摘要:目的 探討由PICC門診??谱o士對置管維護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置管術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PICC導管的使用時間。方法建立PICC導管維護患者的檔案,介紹PICC導管維護流程,做好PICC置管期間的日常生活指導和PICC并發(fā)癥的觀察及預防。根據(jù)導管自我護理知識量表結果,針對性的對問題為導向進行健康教育。結果 PICC導管維護相關知識知曉率達10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逐漸下降。結論 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對導管維護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減少了留置PICC導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一種從周圍靜脈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深靜脈置管技術。PICC以操作方法簡單、創(chuàng)傷小、穿刺成功率高、帶管時間長、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為了方便患者及做好患者在院外PICC置管的維護,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起開設了PICC導管維護門診,由取得PICC置管證書的??谱o士負責。2012年1月~2013年1月進行PICC導管維護達1萬4千余人次,通過做好PICC導管維護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1臨床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門診PICC導管維護1萬4千余人次。其中男716例,女693例,年齡10~89歲,置管時間3~328d。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僅需針對患者本人,還應包括患者家屬,這樣不僅能夠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而且可以讓患者從心理上感覺自己不是孤獨一人應對疾病,有利于導管的家庭維護效果。大部分患者較為依賴醫(yī)院,擔心出院后無法自行護理導管[1],心理負擔比較重,這就需要對其進行PICC置管的知識介紹,認識到PICC置管并不可怕,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從而減輕其心理負擔。
2.1建立PICC導管維護患者的檔案對每位PICC置管患者進行登記,并發(fā)放一本護理卡片,要求每次門診做維護時隨身帶來,方便置管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和處理結果的記載。護理卡片內容主要包括:醫(yī)院名稱、聯(lián)系人、電話、PICC門診時間。患者信息部分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診斷、科室、過敏史、血液常規(guī)檢查、PICC用途、患者簽署PICC置管同意書、穿刺者、是否用麻醉藥、時間、具體名稱、PICC放置位置、血管、導管型號、導管頭端位置、置入長度、外露長度、封管有無阻力、輸液是否通暢等相關信息。每次維護均要記錄并記錄。并且護理手冊內配有PICC導管插圖、簡要說明、維護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患者無論回本院或者到外地醫(yī)院維護都能向相關護理人員提供完整的資料,方便對照與記錄,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2.2對首次維護的患者介紹PICC導管維護流程,向患者及家屬介紹PICC導管維護的重要性,告知PICC導管維護的流程為換藥-沖管-封管,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要求其做到置管期間常規(guī)換藥1次/w,不得擅自撕下貼膜,保持局部干燥,如貼膜有卷曲、松動、潮濕或滲血應及時到醫(yī)院換藥。
2.3做好PICC置管期間的日常生活指導。
2.3.1為了安全有效的保留導管,保證治療需要,長期而細致的管道日常維護至關重要。導管留置期間,不影響穿刺手臂的正?;顒?,可以做一般家務如煮飯、洗碗、掃地等,患肢負重以不超過一個熱水瓶的重量為準。但要避免置管側手臂提重物或作引體向上、上舉啞鈴等持重鍛煉,不可以游泳。攜帶PICC導管可以進行淋浴,但應避免盆浴。使用視頻向患者和家屬演示沐浴時如何用保鮮膜保護貼膜,沐浴前用保鮮膜包裹穿刺點上下至少10cm纏繞2圈,沐浴后盡快用干毛巾擦干局部,同時檢查貼膜,若不慎潮濕應及時更換[2]。
2.3.2置管側手臂避免測血壓及靜脈穿刺,衣服袖口不宜太緊,在輸液及睡眠時避免長時間壓迫置管側肢體,致血流緩慢,而發(fā)生靜脈血栓[3]穿衣時先穿患側衣袖再穿健側衣袖,脫衣時反之。取洗凈的長筒絲襪一段套在上肢,利用其光滑性以利于穿脫衣服。肘關節(jié)避免強烈運動。輔助檢查如CT檢查注射顯影劑時切勿從PICC管注入,防止因高壓靜脈注射而導致PICC管斷。
2.3.3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自我觀察。PICC是一項介入性操作,若維護不當,常會引起并發(fā)癥及意外情況。根據(jù)國內外報道PICC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5%~60.5%[4,5],如穿刺點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等。告知患者,如遇到以下情況,須立即告知護士。穿刺點、手臂出現(xiàn)紅、腫、熱、痛、活動障礙,說明穿刺點有感染或靜脈炎發(fā)生。導管漏水、脫出、折斷,表示導管受到損傷。輸液時聽見嗖嗖聲,說明可能有導管移位;輸液速度緩慢,說明導管不暢[6]。出現(xiàn)以上問題均需及時與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并即時處理。
2.4對于首次健康教育后仍有疑問的置管患者,我們自行設計PICC自我護理相關知識調查表,進行自我護理相關知識調查,包括正常換藥間隔時間、穿刺局部及外露導管的觀察與保護、可否用置管側手臂提舉重物、正確的沐浴方法、導管斷裂的處理等。根據(jù)調查結果,以問題為基礎,對不同患者給予一對一視頻演示,講解并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
2.5采取多種形式的宣教定期舉辦講座或者請PICC置管時間長的患者介紹成功經驗,現(xiàn)身說教,相互交流,消除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積極主動配合PICC導管的維護。對外公開PICC導管維護門診護士聯(lián)系電話,方便患者溝通和聯(lián)絡。
3結果
進行PICC門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導管維護依從性提高,說明門診健康教育切實有效。PICC導管作為一種異物置入靜脈,護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導管放置時間的長短、堵管發(fā)生和感染等其它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門診PICC導管維護患者中,PICC導管維護相關知識知曉率達100%。外周靜脈炎發(fā)生率顯著降低,由開展PICC門診之前的14%下降到2013年初的4%;化療藥物外滲情況得到良好的控制,門診輸液安全性得以提高。2012年初PICC門診感染率為17%,通過護理人員操作流程及技能的培訓,嚴格無菌操作,2013年初感染率下降到3%。PICC治療患者中無1例發(fā)生導管移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全面細致的健康教育,使其更多地了解疾病的知識、PICC置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應對等,有效緩解患者對PICC置管的緊張感,提高患者置管術后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減少了PICC置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PICC導管的使用期,從而保證了治療順利完成。在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知識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明顯提高,使其更加關心自己的健康,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改善病情。
參考文獻:
[1]劉一玲,經升琴.PICC置管后居家護理的研究[J].甘肅中醫(yī),2005,18(12):40.
[2]徐雯.健康教育在門診PICC置管維護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09(35):86-87.
[3]刁永書,李虹,許輝瓊,等.腫瘤患者PICC致靜脈血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B):4.
[4]張柳柳,吳春麗,鄭曉莉.PICC置管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臨床護理雜志,2007,6(6):23-24.
[5]任國琴,俞萍.PICC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4):112-113.
[6]包滿珍,邰安婷.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3,(16):58-60.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