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提高高血壓患者對疾病康復和日常保健知識的認識和自我護理能力。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壓病出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3例。其中觀察組給予出院指導和電話隨訪健康教育;對照組只做出院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經干預后的依從性、復發(fā)情況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電話隨訪1630次,患者電話咨詢208次,觀察組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的患者達到88.9%,正確用藥、合理飲食、動靜結合的患者分別占到98.4%、92.5%、98.4%,各組數據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的復診率為82.5%,對照組為4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1年內再次住院率為12.7%,對照組為28.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0.01
關鍵詞:高血壓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健康教育
Discussion on Telephone Follow-up on Health Education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CHEN Jin-hua
(Xiangya No.2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wareness of disease recovery and daily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self-care ability. Methods12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scharge poin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ischarge guidanc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make guidance. 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hospital readmission within 1 year after discharge rate is 12.3%, control group is 26.9%,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P<0.01,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regular telephone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rates again, have a good social effect.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charged patients; Telephone follow-up; Health education高血壓病為臨床常見心腦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全球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存在嚴重的三高三低特點,即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療率。高血壓病情嚴重者可引發(fā)嚴重心腦腎并發(fā)癥,進而引發(fā)腦卒中、冠心病等,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呈持續(xù)上升的趨勢。其發(fā)生和發(fā)展涉及社會、文化、習俗、心理、飲食、生活及行為等諸多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壓疾病的發(fā)展除使用藥物以外,還需要靠社會醫(yī)學、心理醫(yī)學和行為醫(yī)學。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和防治高血壓的基礎和前提。通過電話隨訪是對出院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老年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6例高血壓出院患者按就診順序編號1~126號,并在計算機上取隨機數的奇偶數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3例。其中觀察組男35例、女28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8.5±7.8)歲;對照組男37例、女26例,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67.7±8.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高血壓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進行出院指導和定期電話隨訪,對照組只做出院指導。
1.2.1隨訪安排科室挑選德才兼優(yōu)的護師以上擔任責任護士,負責自己所管轄床位患者的電話隨訪工作,護士長監(jiān)督檢查。建立出院患者隨訪登記本和電話隨訪制度,定時隨訪并登記,一般出院后第1w2次,第2w1次,有針對性的給予健康教育。
1.2.2隨訪內容責任護士全面了解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針對性制定隨訪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康復期自我護理,遵醫(yī)囑正確服藥,并發(fā)癥預防,門診復診提示,飲食調理,活動與休息安排,戒煙限酒,情緒控制,睡眠及排便指導。
1.3觀察指標開展電話隨訪1年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統(tǒng)一發(fā)放問卷調查表。調查表內容本科自行設計,包括:是否了解疾病香相關知識、是否正確用藥、能否合理飲食、活動與休息是否恰當、有無復診、1年內有否再次住院,以及患者對于電話隨訪的滿意度情況。兩組共發(fā)出調查表126份,回收123份,觀察組回收63份,對照組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100%和92.5%。其中對照組死亡1例,為心肌梗死患者。
1.4統(tǒng)計分析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σ=0.05,當P<0.05時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觀察組電話隨訪1630次,患者電話咨詢208次,觀察組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的患者達到88.9%,正確用藥、合理飲食、動靜結合的患者分別占到98.4%、92.5%、98.4%,各組數據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見表1。
2.2觀察組的復診率為82.5%,對照組為4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1年內再次住院率為12.7%,對照組為28.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0.01
2.3干預后觀察組對服務滿意的患者占到93.65%,對照組為71.6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患者一經確診后,絕大多數需要終生用藥,藥物選擇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患者的依從性,依從性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療效與預后。根據我國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高血壓控制率僅占到8.3%,其中十分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患者的依從性差。
電話隨訪健康教育是將醫(yī)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有效手段。通過電話隨訪能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狀態(tài)、健康情況等實施指導與監(jiān)控,能及時有效地建立起醫(yī)護相關信息的溝通渠道。開展電話隨訪,快捷,方便,效果顯著,患者及其家屬非常愿意配合。
高血壓病得治療是長期的、終身的過程,大多數文化水平低,居住在鄉(xiāng)鎮(zhèn)及農村的患者,對高血壓病危害性認識不足,或者經濟困難,致使高血壓病患者不能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正是由于我國高血壓病患者的依從性差,導致血壓控制達標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患者不了解疾病狀況與治療方案,多數高血壓患者由于不存在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不重視,并認為吃藥對身體而言副作用大,不利于健康,因不理解高血壓治療的重要性故選擇不依從。臨床研究也證實,患者對藥物的認知程度與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CPAT)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知曉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及不良反應,掌握基本的藥物知識,對于堅持藥物治療、提高患者依從性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通過電話隨訪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正確用藥、合理飲食、恰當地活動與休息,能顯著減少患者的復發(fā)率,提高生活質量,減少門診往返次數,節(jié)省時間。
本研究觀察組經過電話隨訪后,能明顯提高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知程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減少再次住院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傅江媛,李微,陳哲.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兩種方法的對比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志,2004,20(2):56-57.
[2]王碧茹,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作用[J].成都醫(yī)學,2004,30(1):40-42.
[3]何川,燕純伯.2003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國際高血壓聯盟(ISH)關于高血壓防治意見[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4,25(5):401.
[4]李凌,陳慶華.實用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M].鄭州:河南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