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和檢驗單瞼的臨床分型在臨床重瞼手術中的意義。方法術前采用形態(tài)觀察和術中手術解剖觀察兩種方法,將單瞼可以分為單薄型、皮膚松弛型、皮下組織過多型、眼輪匝肌肥厚型、眶內脂肪疝出型和混合型等六種臨床類型,以此為根據(jù)選擇重瞼手術方式。結果經1600例重瞼手術驗證,除1例因埋線法3個月后重瞼消失重新實施手術外,其余受術者本人、醫(yī)師及旁人均表示滿意。結論單瞼的臨床分型對重瞼手術方式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單瞼的臨床分型;重瞼手術;臨床應用1臨床資料
1600例均為女性,年齡16~58歲,平均年齡29.5歲。其中753例為一側單瞼,一側為重瞼,共計3147只上瞼單瞼。術前受術者站立,兩眼平視前方,按照臨床望、觸、動、量程序,進行詳細的全面檢查。望:觀察上瞼的外觀形態(tài),厚薄松弛,皺褶以及整體美感。觸:以指腹感覺上瞼厚薄、虛實,檢查皮膚彈性。動:觀察上瞼自然平視、睜眼及閉眼情況。量:量動時的瞼距變化及皮瞼松弛程度、各部位的美學比例。對眶隔脂肪疝出型宜進行立、臥位體位改變而觀察眼瞼的厚薄形態(tài)變化。術中在望、觸、動、量獲得患者第一直觀感覺的基礎上,根據(jù)上瞼的解剖學特點,逐層觀察上瞼的解剖特點和相互關系,皮膚的厚薄、彈性、牽張度、舒展度、皮下脂肪的多少、眼輪匝肌的厚薄、眶隔的高低及眶隔脂肪的多少[1-3]。根據(jù)術前術中所見,將單瞼按其臨床特征分為以下六種臨床類型:
1.1單薄型其特點是上瞼皮膚光滑平整、細嫩、細胞含水量充足飽滿,無任何皺褶,薄而富有彈性,舒展性非常好。切開上瞼時皮膚嫩薄極易切開,皮下組織極少,幾乎無任何肉眼可見的脂肪組織,眼輪匝肌薄而清晰可見,肌纖維均勻纖細。
1.2皮膚松弛型其特點是上瞼皮膚相對干燥,含水量不足,眼瞼及周圍可見細小的皺褶和魚尾紋,上瞼皮膚松弛,下垂,移動度較大,重者可將瞼緣和角膜上緣遮蓋,皮膚彈性較差,給人一種睡意朦朧的感覺。切開上瞼時皮膚硬度較強且不易固定,切口容易偏離設計方向,皮下組織疏松、切口的皮膚極易提起,容易與眼輪匝肌纖維相分離。
1.3皮下組織過多型上瞼皮膚光滑豐滿、甚至發(fā)亮、可無皺褶,皮膚薄,彈性好,觸感柔軟而形態(tài)微顯浮腫或臃腫。切開上瞼時皮下組織飽滿、有明顯肉眼可見的脂肪組織。
1.4眼輪匝肌肥厚型上瞼外觀厚實或略顯臃腫、厚重,眼睛開合有力,感覺遲略顯鈍,觸之厚實。部分患者下眼瞼可見明顯隆起的肌纖維條,瞇眼微笑時更加明顯。切開上瞼皮下和皮下組織后可見眼輪匝肌明顯肥厚,肌纖維較粗。
1.5混合型:主要多見皮膚松弛型與眶內脂肪疝出型混合在一起。特點是兩者或以上的綜合。
2方法
在上述單瞼的臨床分型的基礎上,我們以解剖為基礎,以單瞼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相應的采取了以下六種手術方式:
2.1縫扎法適用于單薄型和較輕的皮下組織過多型。一般認為該法有術后重瞼容易消失的不足。根據(jù)我們的經驗認為重瞼消失的原因是:①皮膚縫線切口太深,即切開真皮層到皮下,以到縫線沒有縫住皮膚而是縫住皮下組織,起不到重瞼縫合的作用。因此我們一般不做皮膚縫線切口而以縫針自原針孔斜行刺入,以保證縫線將真皮層確實縫住。②瞼板縫線不確實,或者根本沒有縫住瞼板。因此除非術者技術非常熟練,一般應在手術時用眼球保護板置入眼球與瞼板內壁間,這樣既可大膽向瞼板縫針,又可防止誤傷眼球。
2.2單純切開法一般用于單薄及皮下組織過多型。只需常規(guī)沿重瞼設計線切開,縫合即可。較嚴重的皮下組織過多型在應用此法時可適當剔除部分皮下組織。
2.3皮膚切除法主要適用皮膚松弛型。術前測出皮膚多余量,并劃線標明,以便手術時適當切除多余的部分。注意皮膚不宜切除過多,以免造成瞼外翻。
2.4、眼輪匝肌修薄法該法主要針對眼輪匝肌肥厚型而設計,手術除按常規(guī)切除一條眼輪匝肌外,還需將未切除的眼輪匝肌表層剔除一部分,使之變薄而符合重瞼美容的要求。但注意不能剔除過多,以免術后發(fā)生閉眼障礙。
2.5眶內脂肪切除法對眶內脂肪疝出型,必須剪開眼眶,剪除多余的眶內脂肪。除此以外還應適當上提眼隔,以免術后再度疝出。
2.6混合法即根據(jù)上瞼混合類型,選擇以上混合術式:如眶內脂肪疝出型一般伴有皮膚松弛,則應將眶內脂肪切除法和皮膚切除法合用,才能取得最佳重瞼效果。
3結果
1600例均經手術行重瞼術,除1例因埋線法3個月后重瞼消失重新實施手術外,其余受術者本人、醫(yī)師及旁人均表示滿意,見圖1。
圖1 手術前后對比
4討論
4.1重瞼成形術是最常見的美容手術之一,國內外學者在手術方法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創(chuàng)造了許多令人滿意的術式。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使所有的受術者都取得滿意的效果。
4.2上瞼的解剖結構細微而復雜,其臨床表現(xiàn)隨患者的年齡、體型、家族的差異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臨床特點,任何單一的術式難以適應細致而復雜的上瞼結構。
4.3上瞼的外表形態(tài)與解剖結構存在明顯關系,單瞼的臨床分型是從單瞼的外觀形態(tài)入手,通過長期細致的手術解剖觀察和手術實踐總結,形成了相應的六種重瞼手術方法,為施術者術前客觀地分析受術者的上瞼條件,了解單瞼的外觀形態(tài)表現(xiàn)與解剖的關系,恰當?shù)剡x擇重瞼手術方式提供了參考標準,避免施術者千遍一律地不加分析地對所有受術者都采用同一方法進行重瞼術。從而提高重瞼美容的成功率和滿意率。
4.4眼睛居于五官之首,具有非常重要美學功能和意義,重瞼手術要求\"錦上添花\",只有術前準確地判斷單瞼的類型,才能合理地選擇手術方式,做到\"對癥下刀\",使重瞼高低得當,厚薄適宜,形態(tài)自然,外觀優(yōu)美,從而實現(xiàn)\"錦上添花\"的目標[4,5]。
參考文獻:
[1]陳繼松.單瞼的臨床分型及其特點[J].醫(yī)學信息雜志,2013,17(2):86-88.
[2]高景恒.美容外科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24-249.
[3]程健,許鳳芝.東方人重瞼與非重瞼上瞼微結構解剖[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1,12(2):86-88.
[4]陳劍名,楊鎮(zhèn)生.切開法重瞼成形術及有關技術探討[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4,15(1):7-8.
[5]戚可名,薛富善.整形外科特色治療技術[M].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362-367.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