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胸腔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觀察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對我院接收治療的36例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兩組,每組有18例患者。對照組抽液后不注射尿激酶治療,實驗組抽液后注射尿激酶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有12例治療效果較好,患者治療后基本痊愈;4例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治療總有效率95%,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對我院治療滿意度達到95%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加強胸腔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觀察與護理,做好管道及皮膚護理,可預防感染,減少并發(fā)癥,縮短治愈時間。
關鍵詞:結核性胸膜炎;置管;注射尿激酶;觀察護理結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對結核菌毒素高度變態(tài)反應所致的滲出性炎癥,早期胸膜充血、腫脹,白細胞浸潤,滲出液中含有纖維蛋白。如治療不及時,就會形成纖維凝塊、積液包裹、胸膜粘連、肥厚、肉芽腫等。80%結核性胸膜炎壁層胸膜有典型的結核病理改變[1]。為了探討胸腔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觀察護理方法和效果。對我院2011~2013接收治療的36例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1~2013接收治療的36例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兩組,每組有18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齡18~78歲,平均41歲,病程7~45 d,平均30 d,均為中等量以上胸腔積液伴胸膜粘連者,有發(fā)熱、畏寒、盜汗、乏力等結核癥狀,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難等局部癥狀,實驗室檢查符合結核性胸膜炎特征。其中胸膜肥厚包裹9例。兩組患者年齡、入院時間等資料經(jīng)分析指標間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來我院后,為了進一步對患者確診,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細致的檢查,對于不能確診的患者可以進行輔助檢查,如:心肺功能、體溫等。對照組抽液后不注射尿激酶治療,實驗組抽液后注射尿激酶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患者采用2HRSZ/4HRS方案抗結核治療,并在住院期間給地塞米松10 mg/d,常規(guī)胸腔穿刺引流,并在每次穿刺結束時注入尿激酶10萬U直到經(jīng)B超檢查胸水消失為止[2]。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中,對患者檢查過程中搜集和記錄的數(shù)據(jù),醫(yī)護人員利用SPSS16.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然后再對這些數(shù)據(jù)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具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中,實驗組有12例治療效果較好,患者治療后基本痊愈;4例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治療總有效率95%,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對我院治療滿意度達到95%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結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粘連、包裹性積液以及胸膜血管栓塞。呂志力等研究證實結果顯示,胸腔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腔積液,能增加胸腔積液引流量,并減少胸膜粘連、肥厚、包裹,防止氣管移位、胸廓變形及肺功能減退;留置導管質地柔軟、組織相容性好、刺激小。采用靜脈置管技術定期引流胸腔積液,既達到控制胸腔積液目的,又避免了常規(guī)胸腔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痛苦,亦可根據(jù)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加強管道護理,穿刺點無菌保護,以及對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提高了療效,預防并發(fā)癥。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了住院費用,提前康復出院,大大提高了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3]。
3.1護理 為了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醫(yī)護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其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3.1.1置管方法 在B超指引定位下選擇穿刺點,選用單腔靜脈導管。常規(guī)消毒手術野,鋪無菌巾,在無菌操作下行胸腔穿刺,用可分離的一次性穿刺針穿入,進胸腔后退出針芯,見胸水流出,然后將中心靜脈管送入胸腔,置入導引鋼絲,應用皮膚擴張器,擴張皮膚、皮下組織后,置入靜脈留置導管適當深度,退出導引鋼絲,縫合靜脈留置管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外面用留置針敷貼保護固定。導管末端接無菌引流袋,用別針固定于患者的衣服上,患者可以下床隨意活動[1]。
3.1.2置管前護理心理護理 置管是小手術,患者會非常緊張、恐懼,害怕疼痛、傷殘,擔心面臨生命威脅,心理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因此要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并舉出類似手術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畏懼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術前指導:給患者講解胸腔置管的大致過程、術中要求及術后注意事項。
3.1.3術中護理消毒和局部麻醉后護理 術中護理消毒和局部麻醉后,再次告知患者手術期間不要大聲說話、隨意變動體位和劇烈咳嗽,以免造成穿刺針移位,誤傷相鄰器官等危險,如難免咳嗽時要示意,以便醫(yī)生將穿刺針及時退出胸膜腔。首次胸水引流不超過1000 mL,避免胸壓驟減胸腔大量充血引起患者虛脫。穿刺引流過程中,如患者面色蒼白、異常出汗,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立即停止操作[4]。
3.1.4術后護理 患者手術后,醫(yī)護人員在患者床尾標示\"防導管脫落\",嚴格交接班。保持引流裝置低于胸膜腔,以免液體倒流致感染;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管道扭曲、反折、堵塞等,告知患者不可隨意夾管;提醒患者穿脫衣服、翻身、睡覺等活動時注意不要將導管拽出。如意外造成導管脫落,應立即告知醫(yī)生[5]。
3.2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
3.2.1預防感染 由于置管時較長及反復抽水注藥,患者有潛在感染的危險。注藥時注意不要外滲,以防藥物刺激損傷皮膚及傷口周圍組織;穿刺處更換保護膜2~3次/w,更換肝素帽2次/w,同時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點,觀察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疼痛。囑患者勿淋浴,每次熱水擦浴時保持穿刺處干燥,如局部有滲血、滲液、潮濕應及時更換敷貼,防止感染[6]。
3.2.2導管堵塞 因胸腔積液中胸水細胞及纖維蛋白含量豐富,很容易堵塞留置導管,可用生理鹽水10~20 mL脈沖式?jīng)_洗導管,排除堵塞;引流或灌注藥前后,用生理鹽水20 mL沖洗導管,完畢,夾閉導管,用肝素帽封管,防止導管堵塞。
綜上所述,結核性胸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醫(yī)護人員應加強胸腔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觀察與護理,做好管道及皮膚護理,可預防感染,減少并發(fā)癥,縮短治愈時間。
參考文獻:
[1]王麗,張曉華.深靜脈置管術在肺癌胸腔積液引流中應用[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1,15(3):221-222.
[2]楊衛(wèi)江,夏迎雪,馬敏,等.不同劑量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腔積液30例觀察[J].地方病通報,2007,(05).
[3]呂志力,彭濤,葉誠.結核性胸膜炎胸內(nèi)注射尿激酶治療臨床分析[J].醫(yī)藥產(chǎn)業(yè)資訊,2007,36:33-34
[4]單長波,范建新.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粘連肥厚原因及防治對策[J].臨床肺科雜志,2006,11(3):356-357.
[5]劉靜,王小玲,高紅霞,等.尿激酶胸腔內(nèi)注射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32例[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2):204.
[6]覃佳成.胸腔細管引流并尿激酶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32例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8):864.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