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長期處在門診求醫(yī)、療效不佳、甚至加重的各類病因所致的下尿路癥狀(LUTS)患者內鏡下治療過程中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81例患有尿頻、尿道不適、尿不盡、甚至尿痛等LUTS患者在內鏡治療中的護理資料進行深入分析。結果所有進行內鏡下治療的LUTS患者經對癥治療后,恢復良好。結論科學高效的護理方案及健康宣教工作不僅是確保LUTS患者順利接受內鏡治療的先決條件,而且能夠獲得更高的治療成功率,降低并發(fā)癥和促進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關鍵詞:下尿路癥狀;內鏡;護理;對策
The Car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Treated by Endoscopic Therapy
LU Xu-hong
(Department of Urology in Cancer Hospital of Xuzhou ,Xuzhou 221005,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care measures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t-patient for a long time, but the efficacy was poor.Methods The nursing data of 81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who were suffered from frequent urination, urinary discomfort, urinary endless, dysuria, and treated by endoscopy,was analyzed.ResultsAll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were recovered well after endoscopic treatment.Conclusion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health care programs and advocacy work can ensure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receive endoscopic treatment, and achieve higher treatment success rate,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patient recover faster.
Key words: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Endscopy;nursing; Countermeasure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yoms,LUTS)包括排尿延遲、排尿中斷、尿失禁、尿急、尿頻、夜尿增多等一系列排尿儲尿癥狀[1],臨床上較為多見。我院自2010年3月以來,將一些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并明顯影響其生活質量的LUTS患者收住病房采用內鏡治療等,對其微創(chuàng)治療中的護理資料進行深入分析?,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1例LUTS患者,男性43例,年齡18~76歲,平均47歲;女性38例,年齡19~62歲,平均40歲,所有病例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道不適,尿滴瀝不盡,甚至尿痛,排尿困難等,病程3~11年,且遷延不愈,經過反復求醫(yī)癥狀并無明顯改善,甚至其中部分病例已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等
1.2方法 本組病例全部收住病房,在進行必要的術前準備后,均于手術室腰麻或局麻下采用德國wolf公司生產的F22號75度尿道膀胱鏡,或F22號15度電切鏡行膀胱尿道鏡檢,所有病例均有目的的進行病理活檢,其中72例(88%)在鏡檢的同時發(fā)現明顯的病灶,如前列腺增生等,術中行內鏡下\"電切術\"去除病灶等。
2護理措施
本組病例多為一些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的患者,患者及家屬普遍對微創(chuàng)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惑,因此醫(yī)護人員在治療前后應該全面講解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另外還要告知手術治療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時排除患者負面情緒因素,為其康復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2.1心理指導 本組患者因排尿困難、尿頻、尿溢行動不便易產生自悲、羞澀心里而對手術治療顧慮重重。給予耐心解釋盡早治療的目的、意義和必要性,通過術前耐心詳細地講解手術方式及手術效果,術后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持續(xù)沖洗的方法,讓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消除顧慮,接受各種精心的治療和護理。
2.2術后護理 在內鏡治療手術后,患者需放置導尿管,進行膀胱尿道沖洗等操作,行持續(xù)膀胱沖洗可清除傷口處積血,并要注意保持沖洗管道通暢,防止扭曲、折疊、脫落,不隨意調節(jié)沖洗速度,使之過快致使膀胱生理性收縮頻繁,引起脹痛。另外,大多患者體質差,抵抗力低下,手術時間偏長等也可能導致感染。預防術后感染很重要,如:嚴格執(zhí)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保持導尿管等引流暢通并得到合理放置及固定,合理應用抗生素,定時檢查引流管和進行膀胱沖洗等護理。
2.3出血護理 微創(chuàng)治療LUTS患者后存在出血的可能,情況嚴重甚至會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如手術損傷膀胱粘膜組織、引流管的刺激、存在糖尿病史或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都可能是導致出血的本質原因之一。在手術實施之前必須全面掌握患者疾病史,仔細檢查凝血功能,若存在異常狀態(tài)要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做好相關預防工作。手術后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引流液的顏色,性質,估計出血量,認真作好記錄,如發(fā)現引流液顏色為深紅色,伴有小血塊,經擠壓仍引流不暢時可用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沖洗膀胱,以促通暢并可加快沖洗速度,直至引流液顏色變淺為止。
2.4 健康教育 在內鏡治療中,醫(yī)護人員應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指導患者正確認識LUTS的病因、對生活起居的影響和手術治療的意義,及時指導患者正確應對并發(fā)癥的出現,術后尿失禁常為暫時性的,用細導尿管引流數日后即可恢復。尿失禁未能恢復,要檢查是否與尿道括約肌損傷有關,此時可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肛門括約肌收縮練習。鼓勵患者多飲水,適當活動,多進食高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排便用力而引起繼發(fā)性出血。
3結果
76例(97%)LUTS病例,其中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增生癥)37例,前列腺炎10例,間質性膀胱炎和腺性膀胱炎8例,慢性膀胱炎7例,尿道息肉6例,精阜肥大3例,尿道畸形3例,膀胱尿道憩室2例,結核或其他不明原因病例5例,對其中的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增生),尿道息肉,精阜肥大等,有選擇的在內鏡下施行了\"電切\(zhòng)"等治療,一些較為復雜的病例,如先天性尿路畸形,結核等,根據病情二期行手術治療,經以上綜合護理等措施患者恢復滿意,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
4討論
下尿路癥狀(LUTS)對生活質量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患者自我感覺程度與術中觀察病變程度及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卻大不相同[3-4],這也是LUTS患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組患者病程較長,均經過了反復求醫(yī)問藥的過程,癥狀未得到有效控制。早期應用腔內泌尿外科技術,適時給予健康宣教工作,重視和預防LUTS患者治療中可能產生的并發(fā)癥,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應用抗生素和止血藥物及必要的綜合護理等,可以促進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本組LUTS患者中均經過抗生素或α-受體阻滯劑如\"萘哌地爾\"等的治療,但大部分療效并不明顯,持續(xù)時間也較短,在接受了相應的內鏡等微創(chuàng)治療,如\"電切\(zhòng)"等和如上所述的綜合護理后,才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我們對2010年3月以來住院接受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的81例LUTS患者的護理資料進行深入分析,發(fā)現療效也與主治醫(yī)師具備的理論知識、經驗及操作熟練程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茖W高效的護理方案和健康宣教工作不僅是確保手術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而且能夠促進更高的成功率,降低并發(fā)癥,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宋巖峰,李亞欽,林堅,等.女性下尿路癥狀調查[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26(3):201-204.
[2]勞德瓊.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后低體溫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雜志,2009,7(23):425-426.
[3]張士青,潘惟昕,盛興標,等.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癥狀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7,18(10):624-626.
[4]萬少平,胡禮泉,劉源,等.武漢市2811例男性下尿路癥狀問卷調查[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25(9):585-587.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