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應用奧氮平與利培酮藥物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診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首發(fā)確診患者,數字表隨機分為A組(奧氮平組)和B組(利培酮組),每組各50例,比較兩組患者藥物治療后的認知功能改善情況。結果A組患者認知功能臨床有效改善率為86.00%與對照組的82.00%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同時A組用藥后嗜睡、頭暈、坐立不安、體重增加不良反應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奧氮平和利培酮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能力的改善都具有積極影響,均具有臨床廣泛應用價值。
關鍵詞: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奧氮平;利培酮;認知功能本文將100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確診患者為本研究對象,數字表隨機分為A、B兩組,分別同時采用兩種藥物治療方案:A組患者采用奧氮平治療方案,B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療方案。觀察應用奧氮平與利培酮藥物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診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首發(fā)確診患者,數字表隨機分為A組(奧氮平組)和B組(利培酮組),每組各50例,A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37.69±9.58)歲;病程6個月~1年,平均病程(1.26±0.41)年;B組男女比例為24:26;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35.26±7.37)歲;病程2~11個月,平均病程(11.97±0.12)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標準;②首次發(fā)?。虎坳栃院完幮园Y狀量表(PANSS)進行評分總分>60分;④本次治療前未接受其他精神病藥物治療;⑤無相關藥物禁忌癥;⑥簽署知情同意書[1]。排除標準:①有服用抗抑郁等影響中樞神經藥物;②腦部疾病及頭部外傷史[2]。
1.3方法A組采用奧氮平治療方案:奧氮平10mg/d(初始劑量),實時觀察患者狀態(tài),根據患者機體對藥物的耐受程度,7d內逐漸增加至20mg/d,最高劑量20mg/d。
B組采用利培酮治療方案:利培酮0.50mg/d(初始劑量),實時觀察患者狀態(tài),根據患者機體對藥物的耐受程度,7d內逐漸增加至4mg/d,最高劑量6mg/d,兩組患者全部不接受其他任何精神藥物合并治療,均治療2個月。
1.4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均采用PANSS評定精神癥狀治療改善情況;根據TESS評定所有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3]。
1.5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處理,一般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認識能力臨床改善情況藥物治療后A組精神分裂患者認知能力治療顯效率86.00%與B組的82.00%,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情況藥物治療后A組精神分裂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情況主要表現在:嗜睡、頭暈、坐立不安、體重增加與B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約85.00%的患者有認知功能障礙,一旦發(fā)生患者思維、情感、行為都出現異常,病情惡化、反復發(fā)作嚴重會導致患者認知能力衰退出現精神殘疾[4]。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奧氮平藥物治療的A組患者認知改善率86.00%,高治療顯效率表明奧氮平是一種有效的抗精神藥物,經多項研究表明奧氮平具有5-HT、多巴胺和膽堿能拮抗作用,與多種受體存在有效親和力容易與受體準確結合,且無骨髓副毒作用無致癌、突變作用、致畸優(yōu)勢,是治療首發(fā)精神病分裂癥患者的可行性藥物,治療有效方案且與國內外多數研究結果一致[5]。同時與應用利培酮藥物治療的B組患者82.00%的認知改善率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兩種藥物治療效果相當。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嗜睡4例占8.00%(4/50),頭暈2例占4.00%(2/50),坐立不安5例占10.00%(5/50),體重增加3例占6.00%(3/50)與B組的不良反應:嗜睡3例占6.00%(3/50),頭暈4例占8.00%(4/50),坐立不安6例占12.00%(6/50),體重增加5例占10.00%(5/50)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奧氮平與利培酮兩種藥物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能力均有一定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對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效果相當。
利培酮能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為88%,與5-羥色胺能的5-HT2受體及多巴胺的D2受體均具有較高的親和力,是強有力的D2拮抗劑。但是奧氮平劑量應用不當容易引起患者機體各種器官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嗜睡、惡心、直立性血壓、代外周水腫、增升催乳素等;利培酮用藥常見不良反應有:頭暈、體位性低血壓、降低血小板,嚴重者導致肝功能異常,加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不必要的機體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6]。所以在藥物具體操作過程中,需嚴格篩查不符合使用此藥物的禁忌癥患者,充分了解每位患者實際精神患病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合理配置藥劑量,盡可能避免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體痛苦及精神傷害。
綜上所述,奧氮平與利培酮針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行養(yǎng)玲.精神分裂癥患者利培酮治療前后認知功能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13(4):198-199.
[2]劉文庭.利培酮與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水平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5(14):106-107.
[3]李瑩.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認知功能影響的觀察[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20(17):120-121.
[4]張加強.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療男性精神分裂癥36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4):484-485.
[5]梁皓明.五石湯聯(lián)合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41例[J].陜西中醫(yī),2012,33(6):675-676.
[6]朱逸溪.奧氮平和利培酮及阿立呱哩對慢性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9(9):1709-171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