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830000;3.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呼吸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目的觀察宣肺化痰顆粒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40例,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予以宣肺化痰顆粒觀察臨床治療效果,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予以模擬劑做為對照,療程均為7d。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7.9%,對照組總有效率79.4%,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宣肺化痰顆粒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的臨床療效,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優(yōu),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廣運用價值。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宣肺化痰顆粒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常見的慢性病、多發(fā)病,其病程纏綿,反復發(fā)作,病情進行性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其活動能力。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是患者治療無效和反復住院的危險因素,急性發(fā)作期過后,雖然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但會經常反復發(fā)作,逐漸產生各種心肺并發(fā)癥,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AECOPD患者的病情,對于治療COPD以及保護肺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雖然AECOPD的西醫(yī)臨床診療目前已較為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如長期大劑量的使用抗菌藥物,可造成機體免疫力的下降,出現(xiàn)耐藥菌甚至嚴重的二重感染,導致臟器功能進一步損害等不良反應[2]。運用中醫(yī)藥干預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有效治療慢阻肺是近年來的臨床研究重點。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加用宣肺化痰顆粒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80例患者均系我院呼吸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全部病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按1:1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69.10±9.95)歲,平均病程(13.44±8.72)年;對照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7.78±9.90)歲,平均病程(12.96±8.8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比較均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分期及分級標準:參照2007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3];②中醫(yī)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中醫(yī)內科學》(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肺脹\"中痰熱郁肺型的辨證標準執(zhí)行[4]。
1.3病例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①符合AECOPD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患者發(fā)病時間在急性加重5d以內者;③患者肺功能等級為I ~III級的患者;④符合中醫(yī)辨證標準,屬痰熱壅肺證的患者;⑤患者年齡在18~75歲者;⑥同意并且能夠接受治療及觀察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2排除標準①合并支氣管擴張、氣胸、肺癌、哮喘、肺結核等其他嚴重肺部疾病導致氣流受限者;②嚴重的全身性疾?。虎酆Y選檢查時ALT或AST>正常值上限1.5倍;④篩選檢查時血清肌酐>正常值上限;⑤篩選檢查時血清尿素氮>9mmol/L;⑥ COPD分級為IV級患者;⑦過敏體質(對2種以上食物或藥物過敏者),或已知研究藥物組成成分過敏者;⑧精神病患者;⑨已經妊娠、試驗期間準備妊娠,正在哺乳的女性;⑩研究醫(yī)生判斷依從性差,不能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完成試驗過程。
1.4治療與觀察指標
1.4.1治療方法
1.4.1.1治療組采用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的《COPD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推薦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給予抗感染、吸氧、祛痰、鎮(zhèn)咳、解痙、平喘等治療,并在此基礎上加用宣肺化痰顆粒12g/袋,1袋/次,3次/d,餐后溫服。
1.4.1.2對照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模擬劑 12g/袋,1袋/次,3次/d,餐后溫服。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7d)。
1.4.2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中醫(yī)癥候評分:根據癥狀的無、輕、中、重分別記0、1、2、3分,舌脈不計分,并計算總積分,治療前后各評定一次。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制定:①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④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AS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進行統(tǒng)計描述。計量資料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統(tǒng)計描述。所有的統(tǒng)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值≤0.05將被認為所檢驗的差別有統(tǒng)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結果顯示,兩組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
在本研究中,由于病情變化、依從性差導致病例脫落8例,經脫落后臨床觀察病例共67例,其中治療組33例,對照組34例。
2.2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評分比較由表2可以看出治療前兩組評分無差異,治療結束后評分均有降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患者短期內咳嗽、咯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粘液膿性,可伴發(fā)熱等炎癥明顯加重的表現(xiàn)[5]。屬于中醫(yī)咳嗽、肺脹 、喘證范疇,其病程遷延日久,病機屬本虛標實之證,感受外邪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誘因。通過大量資料的調查,總結出AECOPD的中醫(yī)證候要素主要有13種,其中根據出現(xiàn)的頻率統(tǒng)計,列于前三位的是痰(71.54%)、熱(53.85%)、血瘀(36.92%)[6,7]。COPD 患者久病肺腎氣陰兩虛,熱由內生,加之脾虛生痰,痰熱相搏,壅結于內,或因脾虛生痰,加之感受外邪,外邪與痰濕相和,郁遏肺氣,郁而化熱,其中最主要的中醫(yī)病機為痰熱郁肺,根據\"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治宜解表清里、清肺化痰,同時兼顧斂汗、固表,以防發(fā)散太過。
宣肺化痰顆粒由《攝生眾妙方》中定喘湯為基礎化裁而來,已用于臨床十余年,且臨床療效顯著,其組方由麻黃、白果、桑白皮、瓜蔞、黃芩等藥物組成,具有宣肺斂氣、化痰平喘,清熱固表之功效。方中麻黃宣肺平喘,白果祛痰止咳,兩藥合用,一散一收,既能止咳定喘,又可使開肺而不耗氣,斂肺而不留邪;桑白皮專清肺火,瓜蔞清熱化痰,枇杷降肺氣而化痰止咳;桔梗辛宣苦泄,性平不燥,方藥清肺火降肺氣,消內蘊之痰熱而除致病之本,同時浮小麥防發(fā)散太過;配以化橘紅、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諸藥相合,宣降肺氣,止咳平喘,清熱化痰。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使用宣肺化痰顆粒配合西醫(yī)常規(guī)基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更好的改善臨床癥狀,相對于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確切,提示宣肺化痰顆粒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方法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本研究只對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中醫(yī)癥候進行了觀察,其作用機理及患者長時間內的復發(fā)情況仍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張紓難,劉劍.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現(xiàn)狀述評[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9-11.
[2]沈寧.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進展[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2,05:29-33.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
[5]于曉敏,張洪,孟凡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11:1814-1816.
[6]王至婉,李建生,王明航,等.基于文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證候要素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關系[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4):325-327.
[7]全貞雪,劉玉超,李宇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醫(yī)診斷及相關辨證論治規(guī)律探討[J].吉林中醫(yī)藥,2012(05):188-189.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