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建立慢性抑郁癥SD大鼠模型,觀察抑郁癥模型大鼠不同時間段學習記憶功能。方法 隨機分為慢性抑郁癥模型組,正常對照組,慢性抑郁癥模型組分21d,42d,60 d亞組。觀察大鼠行為學改變,采用避暗試驗方法記錄各組大鼠實驗潛伏期(LT)及來回穿梭次數(shù)(EN)。結果 空白組避暗試驗結果LT為(56.00±2.71)s、EN為(3.29±1.14)次,抑郁癥模型組:模型成功后21d(即模型當天至成功第21d)避暗試驗結果的LT為(47.81±3.31)s、EN為(2.76±0.92)次;慢性抑郁癥模型組42d避暗試驗結果為LT(38.51±1.28)s、EN為(5.15±1.21)次;慢性抑郁癥模型組60d避暗試驗結果(46.73±2.61)s、EN為(2.35±1.01)次,慢性應激性抑郁癥大鼠模型組與對照組比學習記憶能力明顯下降(P<0.05)。結論 慢性抑郁癥模型大鼠在不同時間段學習記憶功能不同,證明慢性抑郁癥模型大鼠學習記憶等認知功能受損。
關鍵詞:慢性應激抑郁癥;學習記憶慢性應激性抑郁癥(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會使人們的思維出現(xiàn)紊亂,因為它引起極端的悲觀態(tài)度,而且這種悲觀態(tài)度往往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導致人們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1]。由于社會壓力的增大,抑郁癥人群數(shù)量增多,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慢性抑郁癥患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學習能力、時間記憶力、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認知功能的下降[2-3]。慢性應激抑郁癥患者在各個不同方面表現(xiàn)認知功能特別是學習記憶方面的功能障礙,經(jīng)典動物模型可以模擬人體機能方面的變化反映。本研究在與建立慢性抑郁癥大鼠模型,檢測大鼠各個時間段學習記憶功能,為臨床治療方向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慢性應激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作6~8w齡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96只,體重(275±15)g均購自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大鼠均采用單籠飼養(yǎng)。避免強烈的外界刺激,如強光以及高聲貝噪音刺激,24h晝夜一次循環(huán)。實驗大鼠適應實驗室環(huán)境7d后對所有大鼠進行篩選,篩選通過條件大鼠要進行嚴格管理,培養(yǎng)統(tǒng)一的生活習性,按照體重比例控制進食量。大鼠按體重由小到大順序排列,編為1~120號,利用國際通用隨機數(shù)字表取得隨機數(shù),隨后再將表中所得出隨機數(shù)從小到大順序依次嚴格安排編序號(按先后順序排列數(shù)字相同,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模型組及空白對照組,n=72只??瞻讓φ战M,在每次刺激實驗組的大鼠時以相同的方法刺激抓取1~2次即可,以排除認為刺激對大鼠的影響。
1.2慢性應急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建立具體應激為:禁食48h,冰水游泳(4℃、5min),禁飲24h,熱水游泳(45℃、10min),直流電擊足底(電流0.5mA、電壓60V,每隔30s刺激1次,刺激5s/次,共30min),夾尾lmin,搖晃( l次/s、持續(xù)15min),行為限制2h,鼠籠傾斜45° 24h、潮濕墊料10h、空瓶放置1h。實驗過程中每種刺激至少給予2次,每天隨機給予1種刺激,每次應激實驗均在遠離飼養(yǎng)間的另一實驗室進行。另大鼠購置后培養(yǎng)適應實驗室環(huán)境過程期間,逐步引導訓練實驗大鼠適應含有蔗糖飲用水,在實驗大鼠籠兩端分別放置2個飲水瓶,第1d,兩瓶內(nèi)均含濃度為1%蔗糖水,而在實驗的隨后的一段時間每籠實驗大鼠一瓶1%蔗糖水,另外一瓶為純凈水。在應激實驗前1d,在應激實驗開始進行后的第22d和灌胃實驗結束后第2d進行動物的基礎糖水、純水消耗性實驗,嚴密計算實驗每只大鼠的總的液體消耗量、糖水消耗量、純水消耗量,最后可以計算大鼠的糖水偏愛(糖水偏愛=糖水消耗/總液體消耗×100%)。液體消耗實驗:正常大鼠沒有快感缺失,喜飲糖水,慢性應激抑郁癥大鼠的癥狀快感缺失,而對于糖水喜好程度明顯降低,而喜飲用糖水比例也較正常大鼠明顯降低,從而判斷大鼠慢性應激抑郁癥模型建立成功。
1.3學習記憶實驗(避暗試驗)采用避暗試驗箱進行行為學測試,軟件分析系統(tǒng)進行學習記憶實驗成績能力測試進行綜合分析[4]。由于大鼠都有喜暗的生活習性及動物本能,試驗時將每只大鼠背部對著試驗箱的暗室的洞口放入試驗箱的明室內(nèi),同時開機系統(tǒng)開始計時,進行學習實驗,由于動物本能反應,大鼠可很快自由進入暗室內(nèi),從放置時間到進入暗室的時間,并記錄,于此同時接通暗室底部銅線電源,采用直流電進行電擊實驗,受到電刺激后大鼠會逃出暗室,研究大鼠記憶功能,記錄大鼠從明室第1次進入暗室的時間即為本次實驗大鼠LT,大鼠受直流電擊后逃避性地跑出實驗暗室,一般情況下以10min內(nèi)大鼠進出明暗室的次數(shù)即為本次實驗的穿梭次數(shù)EN,在此過程中,記錄大鼠在明室內(nèi)和暗室內(nèi)的運動詳細軌跡,通過系統(tǒng)軟件統(tǒng)計其活動時間和活動路線距離總和,結果共同作為記憶成績表現(xiàn)為LT和EN。
1.4統(tǒng)計學處理及分析收集計數(shù)資料及計量資料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避暗試驗所得LT及EN,所得數(shù)據(jù)以(x±s)表示,數(shù)據(jù)采用單因素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用LSD-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慢性應激抑郁癥大鼠制作成功后后大鼠有抑郁癥表現(xiàn),檢測大鼠腦電波可收集典型的腦電波活動模型。模型制作點燃成功率為92.4%。空白組避暗試驗結果LT為(56.00±2.71)s、EN為(3.29±1.14)次,抑郁癥模型組:模型成功后21d(即模型當天至成功第21d)避暗試驗結果的LT為(47.81±3.31)s、EN為(2.76±0.92)次;慢性抑郁癥模型組42d避暗試驗結果為LT(38.51±1.28)s、EN為(5.15±1.21)次;慢性抑郁癥模型組60d避暗試驗結果(46.73±2.61)s、EN為(2.35±1.01)次,慢性應激性抑郁癥大鼠模型組與對照組比學習記憶能力明顯下降(P<0.05)。見表1、圖1。
圖1避暗實驗潛伏期趨勢圖
3討論
腦功能障礙特別是認知功能障礙是目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治愈康復回歸社會生活的主要阻礙因素之一[5],尤為重要,目前國內(nèi)外多方研究已經(jīng)得到證實,即使通過多種手段臨床治療預后良好或無明顯神經(jīng)功能障礙如運動語言等的慢性應激性抑郁癥患者,基本大部分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文字或非文字學習記憶功能,不同程度認知管理能力及其他認知如思維、學習等區(qū)域功能不同程度缺失[6]。
選擇適當?shù)哪P褪怯行а芯恳钟舭Y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的捷徑。目前已有多種抑郁癥模型,但尚無一種動物模型能完全模擬人類抑郁癥的所有臨床、病理、生理學特征[7]。慢性應激性抑郁模型,具有慢性、自發(fā)性、可復發(fā)性的特點,是一種目前極佳的抑郁癥模型。能基本反映人能抑郁癥基本特征。
慢性應激性抑郁癥\"(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會使人們的思維出現(xiàn)紊亂,因為它引起極端的悲觀態(tài)度,而且這種悲觀態(tài)度往往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導致人們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8]。由于社會壓力的增大,抑郁癥人群數(shù)量增多,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慢性抑郁癥患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學習能力、時間記憶力、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認知功能的下降[9]。
本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應激抑郁癥大鼠制作成功后后大鼠有抑郁癥表現(xiàn),檢測大鼠腦電波可收集典型的腦電波活動模型。模型制作點燃成功率為92.4%。慢性應激性抑郁癥大鼠模型組與對照組比學習記憶能力明顯下降(P<0.05)。;認知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隨著抑郁癥的時間延長,抑郁癥引起腦功能損害越明顯,特別是認知功能損害更加明顯,且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部分認知功能損害是由于顱內(nèi)壓力增大,導致腦功能異常引起,屬于可逆性損害,隨著時間遷延,導致部分認知功能損害為不可逆性損害,為永久性腦功能損害,表現(xiàn)在認知功能這一塊為更加明顯突出。對于抑郁癥認知功能損害研究,主要表現(xiàn)為癡呆,而癡呆表現(xiàn)歸為皮質(zhì)下性,包括意識執(zhí)行思維困難、思維能力明顯緩慢、注意力高度不集中、情感淡漠或漠視外界事物、精神運動速度不積極或精神行為能力的不自主性等[8]。關于抑郁癥有研究進一步表明存在明顯額葉部分主要功能執(zhí)行功能減弱和注意力、行為力、精神思維能力的缺損,這也是是認知功能及學習記憶損害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Williams MT, Braun AA, Amos-Kroohs R, et al. Kaolin-induced ventriculomegaly at weaning produces long-term learning, memory, and motor deficits in rats [J]. Int J Dev Neurosci,2014:S0736-5748.
[2]Aoki Y, Kazui H, Tanaka T, et al. EEG and Neuronal Activity Topography analysis can predict effectiveness of shunt operation in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patients [J]. Neuroimage Clin,2013,3: 522-530.
[3]Kuruppu DK, Matthews BR. Young-onset dementia. Semin Neurol [J]. 2013, 33(4): 365-385.
[4]Paranathala MP, Sitsapesan H, Green AL, et al.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an importa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J].Br J Hosp Med (Lond) ,2013,74(10): 564-570.
[5]Shortman RI, Lowis SP, Penn A, et al.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brain tumors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diagnosis compared to healthy matched controls [J]. Pediatr Blood Cancer,2014,61(3): 464-472.
[6]Mattei TA, Salma A, Lin JJ. Spontaneous bowel perforation from distal catheter leading to meningitis: a rare but frequently overlooked complication of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s [J]. Pediatr Neurol,2013,48(6): 477-478.
[7]Garzon M, García-Fructuoso G, Guillén A, et al. Brain stem tum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ingle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J]. Childs Nerv Syst,2013,29(8): 1321-1331.
[8]Berntson GG. The insula and evaluative processes [J]. Psychol Sci, 2011,22(1): 80-86.
[9]Saxena N, Kaul SC, Wadhwa R. Protective role of Ashwagandha leaf extract and its component withanone on scopolamine-induced changes in the brain and brain-derived cells [J]. PLos One,2011,6(11):e27265.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