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本鎮(zhèn)農村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及各種乳腺及宮頸病變尤其是乳腺癌和宮頸癌的患病情況,為今后的婦女病防治重點及周期性篩查方案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35~59歲婦女為篩查對象,遵照全面動員,自愿參與的原則,乳腺癌篩查做常規(guī)視診、手診和選擇性彩超檢查、鉬靶-X線檢查和病理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宮頸癌篩查以婦科檢查、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及陰道鏡檢查和病理檢查相結合;采用統(tǒng)一診斷標準,統(tǒng)一問卷。結果查出乳腺增生癥227例,患病率為7.53%,乳腺纖維瘤12例;患病率為0.40%,乳腺癌2例,患病率為0.06%。檢出子宮肌瘤27例,患病率為0.90%,宮頸癌1例,患病率為0.03%,宮頸癌前病變41例,患病率1.36%,其中CIN Ⅰ8例,患病率為0.27%,CIN Ⅱ13例,患病率為0.43%,CIN Ⅲ20例,患病率為0.66%。結論通過組織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的初篩工作, 能夠及早發(fā)現、及早診斷出對廣大婦女生命健康威脅較為嚴重的宮頸癌,乳腺癌及其癌前病變,以期得到早期正規(guī)及時的治療,從而降低了因病致死率,提升了生存健康率, 并且普及了預防宮頸癌、乳腺癌知識,提高了廣大婦女自我保健意識,使廣大的農村婦女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兩癌篩查;乳腺癌;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磨頭鎮(zhèn)35~59歲已婚農村的婦女為篩查目標人群,通過廣泛宣傳及動員,實行婦女自愿參加兩癌篩查的原則,對照江蘇省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實施方案進行的常規(guī)篩查
1.2方法 填寫全市統(tǒng)一的兩癌篩查登記表,檢查前每位適齡婦女填寫知情同意書和宮頸癌、乳腺癌知識問卷,檢查醫(yī)師填寫個案登記表,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詳細詢問并記錄月經史、婚育史、避孕情況以及與婦科疾病有關的癥狀表現等。再予以常規(guī)婦科體檢、白帶檢查、宮頸刮片、乳腺超聲檢查、乳腺鉬鈀攝片等。
1.2.1乳腺癌的篩查方法 對參加檢查的婦女乳腺由專業(yè)的外科醫(yī)師進行初步的視診和觸診,對于乳腺癌這部分的高危人群(即年齡達到或>50歲和曾有過乳腺癌家族史的)及外科手診結果初步陽性或可疑者進一步行乳腺彩超檢查,經過乳腺彩超檢查發(fā)現可疑或為陽性者再進一步行鉬靶-X線檢查。
1.2.2宮頸癌篩查方法 對參加檢查的婦女先行常規(guī)的婦科檢查,取出宮頸陰道分泌物進行常規(guī)檢驗,宮頸脫落細胞進行巴氏涂片,對于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巴氏分級標準為巴氏ⅡB級以上者,或肉眼觀察提示宮頸異常者如宮頸靡爛嚴重者、宮頸腫塊、可疑的宮頸浸潤癌者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在陰道鏡下取出活組織并進行病理學檢查。
1.3兩癌篩查流程 宣傳組織動員-憑免費券及身份證進行電腦登記-進行宣教-問卷調查-篩查登記-開展篩查-篩查結果反饋-篩查異常結果轉診-篩查可疑病例的診斷治療-信息管理-質量控制。
1.4診斷標準 乳腺疾病的診斷標準依據《外科學》,婦科疾病的診斷標準依據《婦產科學》[1]。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應查人數為3000例,實查3014例,檢查率100.4%,知識知曉2790例,知曉率92.56%,婦科疾病總患病率1376例,45.65%, 患病率前三位疾病是宮頸疾病550例,(18.25%),生殖道感染547例(18.15%),乳腺疾病241例(8%),見表1。
2.2乳腺疾病檢查情況,見表2。
2.3陰道鏡檢查及病理檢查 對于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巴氏分級標準為巴氏ⅡB級以上者,或肉眼觀察提示宮頸異常者如宮頸潰瘍、腫塊、或可疑宮頸浸潤癌者進行陰道鏡檢查301例,陰道鏡下取標本取活檢進行病理檢查152例,查出宮頸癌1例,患病率為0.03%,CIN Ⅰ(宮頸上皮內瘤變輕度)8例,患病率為0.27%,CIN Ⅱ(宮頸上皮內瘤變中度)13例,患病率為0.43%,CIN Ⅲ(宮頸上皮內瘤變重度)20例,患病率為0.66%。
3討論
3.1此次慢性宮頸炎患病是處于首位的疾病,宮頸疾病高發(fā)可能與人們性道德觀念的改變、多次人流、不潔性生活、多個性伴侶、初次性行為年齡的提前、男性的包皮垢有及人乳頭瘤樣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有及巨細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有資料顯示,宮頸糜爛者宮頸癌發(fā)病率較無宮頸糜爛者高5~10倍[2],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是威脅婦女健康的第二大惡性腫瘤。但宮頸癌又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本次對宮頸二度及以上糜爛或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異常的301例患者在電子陰道鏡下進行活檢152例,確診宮頸癌一例,癌前病變41例,說明對宮頸二度及以上糜爛及宮頸脫落細胞檢查Ⅱb及以上者應及時做電子陰道鏡檢查并進行多點活檢可以早期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及早進行干預以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本次僅一例宮頸癌,患病率0.03%,說明宮頸癌患病率呈下降趨勢,這與政府重視婦女保健工作息息相關,近年來我鎮(zhèn)通過廣泛開展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使宮頸癌前病變得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阻斷了宮頸癌的發(fā)展,使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明顯降低,由此可見婦女病普查已經起到了防癌治癌的作用。另對查出的41例宮頸癌前病變均給予了及時治療和隨訪,進一步降低了本鎮(zhèn)宮頸癌的患病率。
3.2從表1可看出生殖道感染也是本次婦查患病率較高的疾病,其中包括滴蟲、真菌、細菌感染,該疾病是影響婦女生活質量的常見病[3],主要原因與衛(wèi)生條件差,文化素質低,不重視婦女生活衛(wèi)生及經期衛(wèi)生,開始性生活年齡早,保健意識匱乏,用陰道灌洗使陰道酸堿性改變,共用公共浴池、衛(wèi)生生活設施等。滴蟲、細菌性陰道病、霉菌性陰道炎等治療不徹底,二次感染。今后要采取更多的宣傳形式加強經期衛(wèi)生、性生活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讓廣大婦女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婦科疾病患病率。
3.3從表2可看出此次查出的乳腺增生患者較多,總的患病率為16.4%。乳腺疾病是目前在育齡期婦女患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以乳腺增生的發(fā)病最為常見,現在社會上很多的女性曾經受過或正在受到此病的困擾,有的甚至影響到平時的生活及工作。目前醫(yī)學上認乳腺疾病的發(fā)生大多與內分泌激失調及自身的精神狀況有關,其中與下丘腦-垂體-性腺激素調節(jié)紊亂有及大的關系。大部分文獻曾報道乳腺疾病與平時的精神狀況、工作性質、不哺乳、不良的生活習性(煙、酒不良嗜好)、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如高脂類、高膽固醇類、高糖類)等相關,并且又以35~45歲此年齡階段的人數居多,在這個時段的婦女是處于人一生當中的最旺盛時期,且有來自外界或自身各方面的壓力抑或是感情壓力均能造成自身激素不均衡,而導致乳腺病發(fā)病,大量研究表明,乳腺增生連續(xù)漸進的癌變過程導致乳腺癌(約為2%~3%),所以今后要加強乳腺增生的防治工作以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乳腺癌是目前危險婦女健康的重要疾病,發(fā)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居婦女惡性腫瘤首位,以40~60歲、絕經期后的婦女發(fā)病率較高,本次查出的兩例乳腺癌均在此年齡階段。而乳腺癌是少數可以通過篩查而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之一[4],所以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成為控制乳腺癌的重要策略,從表2可以看出乳腺彩超檢查及乳腺鉬靶-X線檢查對初步診斷乳腺疾病均有比較高的陽性診斷率,而且目前醫(yī)院彩超已相對比較普及,鉬靶-X線檢查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檢查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可早期診斷乳腺癌。鑒于乳腺病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對女性危害較大,所以做好普查是早發(fā)現、早預防乳腺癌,提高婦女生活幸福指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今后的婦女保健工作中, 我們婦幼保健人員要加大宣傳\"兩癌\"篩查項目知識,增加群眾知識知曉率,進一步提高群眾保健意識,營造更好的\"兩癌\"篩查氛圍。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培訓,進一步規(guī)范各項操作流程,提高篩查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篩查準確率和減少假陽性率。保健與臨床相結合,減少婦科疾病的患病率,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86.
[2]胡晨,劉秀容,李近瑤.婦女病普查普治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4):1935.
[3]葉美娜.海島地區(qū)婦女生殖道感染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0(1):111.
[4]王春榮.懷柔區(qū)懷柔鎮(zhèn)兩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3):141.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