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行文化以其趣味性、娛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迅速得到傳播并深入到當代大學校園,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適應時代發(fā)展,實現(xiàn)流行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以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一個十分緊迫而又非常重大的理論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
關鍵詞:流行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9-00-02
當前,流行文化的傳播和滲透對人青年大學生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流行文化的廣泛傳播和強大影響力勢必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chǎn)生影響。分析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沖突與契合,有助于科學認識流行文化,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一、流行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沖突與契合
(一)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沖突
1、流行文化的反傳統(tǒng)文化心理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理念之間的矛盾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過程中也同樣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新時期以來,各種文化思潮一擁而入,助長了隱匿在他們骨子里的叛逆特性,他們總想擺脫傳統(tǒng)文化藩籬的束縛,而流行文化的出現(xiàn)正好順應了他們的這一心理需求。但是,一些如“誠信缺失”、“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思想的流行很容易消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幾十年來所形成的優(yōu)秀育人傳統(tǒng),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被顛覆,這會給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
2、流行文化的多元性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統(tǒng)一性之間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傳播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上層建筑現(xiàn)象,既取決于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又服務于政治經(jīng)濟,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性質(zhì)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在教育目標、教育內(nèi)容還是在教育主渠道上都體現(xiàn)出高度的統(tǒng)一性。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的經(jīng)濟體制和社會結構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流行文化應運而生,在流行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開始發(fā)生改變,這種變化了的外部環(huán)境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變得更高。如何讓青年大學生們在整個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仍能保持住強烈的政治信仰,是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該要關注的事情。
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灌輸性與流行文化自發(fā)性之間的矛盾
灌輸理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一貫堅持的方法。當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既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又不能脫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不可能在大學生中自發(fā)的產(chǎn)生,必須堅持“理論灌輸”,但這些經(jīng)典理論對受教育的青年大學生來說,常常帶有強制性的性質(zhì),這樣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和抵觸情緒。而流行文化迎合大眾,追求時尚,特別注重對大眾低層次欲望和官能的滿足,是一種抹平了精神深度的物質(zhì)文化。在流行文化這種自發(fā)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作用對大學生來說已慢慢的被消解,這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發(fā)揮。
(二)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著很多共通之處。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都會發(fā)生變化。同樣流行文化通過媒體的傳播超越了地區(qū)、國界,跨越時空,極大地改變著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在共通的基礎上也有相互促進的一面,這正是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流行文化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帶有單一性、命令式、強壓性等特征,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違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沿用以前的“灌輸式”模式,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變得枯燥和無味。而流行文化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又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容易與大眾進行互動與溝通,使得原本神秘灰色的理論變成普通人們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東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流行文化為載體,通過流行文化活潑生動的形式向大學生們講解黨的政策以及法律和法規(guī),讓大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宣揚的主流價值觀。
2、通過流行文化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流行文化通過現(xiàn)代傳媒廣泛傳播的文化形式,運用多種現(xiàn)代化手段,以快樂為原則,滿足了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娛樂需要。同時,流行文化不僅花樣不斷翻新,內(nèi)容更迭迅速,青年人參與創(chuàng)新的機會層出不窮。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決不能再走固步自封的老路,一定要引入開放互動的新理念。我們過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開放和互動兩個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趣味性,進而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針對這樣的情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流行文化的形式,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受教育者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面對流行文化的影響和沖擊,在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必須著眼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構建。流行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須符合人本性、科學性和優(yōu)效性的基本要求。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應研究流行文化的傳播規(guī)律,吸取和借鑒其流行和傳播的經(jīng)驗。當然,不是說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趨同于流行文化的感性、膚淺的內(nèi)容,而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關心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出發(fā)達到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關注和尊重大學生們的精神需求,從高位回歸生活,關切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迷茫,為他們健康精神品質(zhì)的發(fā)展提供保障和引導,才能博得他們的認可和歡迎。
2、依托理性認知與引導:加強針對大學生的流行文化引導與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動接觸流行文化,分析流行文化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探討流行文化產(chǎn)生影響的機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教育活動中積極開展與流行文化有關的教育活動,尤其要加強關于流行文化的法制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既反對無視流行文化的積極因素,毫無根據(jù)地批判流行文化所包含的個體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價值傾向,也反對不加引導的做法,一味地迎合大學生們的流行文化需要,使其沉浸在流行文化所帶來的快感之中。通過教育和引導,促使大學生們在流行文化的洪流中理性認識流行文化與自身成才發(fā)展的關系,辯證地批判流行文化。
3、實現(xiàn)先進文化的引領:提升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精神內(nèi)涵
流行文化以其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了大學生們的注意力。高校里的各種文化活動同樣滲透著流行文化的因素和形式,而如何提升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精神品質(zhì)和教育意義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充分利用流行文化的鮮活形式,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同時,堅持以主導價值觀和主流文化作為各種文化活動的精神內(nèi)涵,抵制流行文化中低俗和反主流的負面因素。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滿足大學生們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提升高校校園流行文化的層次和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陳果.大學生流行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前沿,2007,(4)
[2]戴勇行,李榕.流行文化對高校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J].時代教育,2008,(7)
[3]饒偉芳.流行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3)
[4]顧洪英.流行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會科學家,2008,(11)
本論文為2013—2014年大連市社科聯(lián)一般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