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100
摘要:園林景觀從形式上來是由植物、山石、水體這些自然元素共同組合出來的東西,并以此基礎而形成一定的空間氛圍,中國的古人造園講究氛圍和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意境是一種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東西,是屬于東方美學思想體系中所獨有的,它最先是從我國的詩詞與繪畫的中被提煉出來。文學、藝術、繪畫等這些事物本身是有形的、有限的、具體的,而它所生發(fā)出的傳遞給人的美感和帶給人們的想象卻是無窮的和抽象的,所以,意境是客體的形象和主體的情思相互交融,二者之間產生共鳴而發(fā)生的。
關鍵詞:園林空間氛圍;意境;精神情感;文化聯(lián)想
在中國漢語詞典中,意境一詞的釋意為“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擴展開來說就是;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境”是藝術辨證法的基本范疇之一,也是美學中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意境是屬于主觀范疇的“意”與屬于客觀范疇的“境”二者結合的一種藝術境界。這一藝術辨證法范疇內容極為豐富,“意”是情與理的統(tǒng)一,“境”是形與神的統(tǒng)一。在兩個統(tǒng)一過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就形成了“意境”。
不是所有的景觀園林都具備意境,只有好的園林景觀中才能產生出意境,所以中國古人在營建園林時,都把追求意境當做了營建過程中的核心。中國傳統(tǒng)的園林藝術是自然環(huán)境、建筑、詩、畫、楹聯(lián)、雕塑等多種藝術的綜合,中國古典園林中創(chuàng)造意境的手法大約有以下幾種:
1.空間的圍合、滲透、轉換來達到移步換景,人在畫中游的美學感官;從而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構成園林意境。此外,還善于運用障景、框景、借景等方法烘托出或含蓄或深遠或無限的意境。
2、山石、園林建筑及其它園林小品的點綴;古典園林中的建筑、花木、山石、水體的配置皆有講究,不同的環(huán)境配置合適的建筑、花木等造成不同的意境。如樓、閣、塔等往往建于視野遼闊的高處,取登高望遠之意趣;廳、堂等多建在開闊的平地上,配以玉蘭、牡丹、海棠,有平安富貴之含義;而齋、館必在隱蔽幽僻處,輔以蘭竹怪石,有脫塵避世之意韻,當人們要繞過這些怪石、竹林、小徑去尋幽訪圣時,就自然的形成了曲徑通幽的園林感覺
3、園林元素中的個體形態(tài)的考究;同樣的建筑、花木、山石、水體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會有許多局部的變化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以亭為例,山上的亭往往形體輕巧,飛檐高挑,路邊亭又是一種閑適儒雅的風范,一般都建得沉穩(wěn)大方、簡單樸素。另外中國人還有賞石的雅興,喜歡將多個形態(tài)相異的石塊以一定的呼應手法布置在園林的花草之間,讓石頭和花草交相輝映,或者將一塊單個的石頭放置在顯眼的位置,刻意放大它的觀賞性。還有一些造型考究的放置盆景的花盆,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4、象征手法的運用;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多用具有象征意義的山石、動植物,使園林景觀富含深意。如植物的選擇,在我國人民的思想意識中,花草樹木也寄寓著一定的思想內涵。如玉蘭、牡丹、海棠,石榴有平安富貴、多子多福之意,多種在廳堂之前,暗喻家業(yè)永繼、福樂安康;楊柳依依表示對故土的眷戀,常常種在水邊橋頭,供人折柳相贈以示惜別之情;修竹則是文人雅士的理想化身,有虛心有節(jié)之意,更有寧折不彎、高風亮節(jié)之寄托;美化代表傲骨;菊花代表高潔與雅致;松代表蒼勁、竹代表瀟灑、海棠代表嬌艷、楊柳代表多姿、蠟梅代表傲雪、芍藥代表尊貴、牡丹代表富華、蓮荷代表如意、棣棠代表兄弟和睦等。
五、楹聯(lián)題詠用來點題、深化意境;楹聯(lián)題詠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比比皆是,是我國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它不僅使園林增添了文化意韻、人文色彩,更通過它的表意功能給游人的觀賞以提示,觸發(fā)聯(lián)想,體驗到園林中所蘊涵的無限意境,達到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時代發(fā)展到了今天,傳統(tǒng)園林的形式已經逐漸遠去,但其意蘊和文化一直被人們所傳承,當來自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進入到我國之后,國人在傳統(tǒng)的園林認識基礎之上,又有了“現代景觀”的概念,相對于現在情況而言,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意境”概念,很多能用意境來評判的現代景觀設計,也是加入了中式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在其中,即所謂的現代中式風格的景觀園林設計。那么現在將所有的景觀園林綜合起來談意境的話,其形成因素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自然幽美或封閉幽靜的外在大環(huán)境;一個園林景觀要達到自己獨特的意境,必須要獨立存在于一個環(huán)境當中,這種環(huán)境不能被其他的喧嘩所干擾,安靜是創(chuàng)造意境的前提條件。“自古名山僧占多”,說的便是古代的寺廟選址多處在風景優(yōu)美,條件較好的青山綠水的環(huán)境當中,這樣能很自然的就讓外在的大自然環(huán)境為景觀園林自身的觀賞價值增色不少。
2.造型優(yōu)雅,尺度親切的形式;優(yōu)美的園林意境一定要讓觀賞者心平氣和,而園林造型的優(yōu)雅、尺度的親切是達到這樣一個效果的前提。來自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潮流中,諸如結構主義、波普主義、達達主義等這些在形式顏色上過分夸張的設計風格,很難讓觀賞者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
3.樸素淡雅,以灰白色系為主的色調和自然質感的材料;與上面的造型相類似,在材料質地上應該選用顏色樸素的淡雅的、以灰白色系為主的材料。如皖南的安徽民居,它的建筑外觀只由白墻青瓦所構成,因此安徽民居的色調,只有白色和深灰色,再加上遠處青墨色的山巒作為背景,一幅淡雅純粹的皖南民居山水畫自然畫就形成了。
4.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納入必不可少;不管是傳統(tǒng)的園林還是現代風格的景觀,其在表達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這一方面都不應該缺失,傳統(tǒng)的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洗滌人的內心,因此在景觀園林的營造中,加入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能引起人們精神上的思考,能讓景觀園林的形式、人的內心狀態(tài)及傳統(tǒng)的具有膾炙人口意義的文化典故這三者結合起來,達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人心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共鳴的狀態(tài)。
5.傳統(tǒng)園林中經常用到的各種植物,和自然山石等小情趣的點綴必不可少;傳統(tǒng)園林中經常用到的各種植物,如槐樹、海棠、玉蘭、石榴、梅、蘭、竹、菊等,這些植物很容易形成淡雅高潔、雅致清新、沉靜絢麗的環(huán)境風貌。植物本身就代表了自然、生命、和其它的人賦予的正面意義,在任何時代它都可以被不同形式的景觀園林來廣泛的應用。
6.氣象萬千的自然因素;大自然當中的氣象因素本身就形態(tài)萬千、變化莫測,它和園林景觀結合在一起,能對景觀園林環(huán)境本身的氛圍與意境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比如雨打芭蕉的蕭瑟夜晚、穿過樹林縫隙的一縷縷晨光、打在幽靜的池塘水面上的絲絲細雨、被秋風吹下,飄落在空中的片片黃葉、銀裝素裹,滿目雪白的山野孤亭等,這些都是在大自然的氣象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出現美麗景色。特別是由寒氣和水氣所形成的云霧效果,任何一個園林景觀身材其中的話,都能讓人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有那么一些“意境”的存在。因此一個好的景觀園林作品,搭配上一個適合它的氣象條件,才能徹底的將它的意境展示出來。
結束語
若要從意境的角度來評判出景觀園林的好壞等級的話,可以這樣來劃分、三等的園林有花有草,造園的元素一應俱全,是園林元素的單純堆砌,讓人感受不到任何的園林藝術性或園林空間的氛圍,二等的園林給人感覺親切自然、舒適美觀、有著強烈的視覺觀賞性與較為能感染人的空間氛圍,一等的園林,人們身在其中,忘乎了所以、忽視了主體和客體的存在,身心早已被陶醉,感受到的只是高尚的園林意境。意境是景觀園林營建中高級別的產物,它應該是我們在營建園林景觀過程中最終極的追求,同時也是人們在室外環(huán)境下休閑放松的環(huán)境要求的終極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