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敏,李元松
(1.揚州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2.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 揚州分院,江蘇 揚州 225003)
多晶體金屬的拉伸性能和晶粒尺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通常認為,晶粒尺寸在0.3μm~400μm范圍內都符合Hall—Petch關系,即晶粒尺寸越小,強度越高,馬氏體鋼也不例外[1]。然而,作為超高強度鋼的典型代表,馬氏體時效鋼的強韌性是固溶強化、位錯強化、第二相沉淀強化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其復雜的固溶及時效強化行為勢必對晶粒尺寸與性能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獨特的影響[2]。為此,本文采用正交試驗法探究了固溶溫度、固溶時間、時效溫度和時效時間4個因素在提高18Ni(2 240MPa級)鋼強韌性及細化晶粒中各自所發(fā)揮的作用。
試驗材料為00Ni18Co12Mo5Ti馬氏體時效鋼,其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為:Ni 17.65%,Co 11.21%,Mo 4.72%,Ti 1.39%,C 0.002%,P 0.004%,S 0.003%,Al 0.144%,Mn 0.008%,Si 0.037%,W 0.212%。
材料經(jīng)1 200℃×30min空冷預處理后進行試驗。金相試樣拋光后用15%(質量分數(shù))CrO3水溶液電解腐蝕顯示晶粒,在Leica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金相組織及測定晶粒尺寸。拉伸性能測試在DNS100型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進行,試樣采用直徑d=6mm的標準試樣。沖擊性能測試在NI300F型擺錘式?jīng)_擊試驗機上進行,試樣采用10mm×10mm×55mm的V型缺口標準試樣。未加說明,固溶處理循環(huán)次數(shù)為4次,然后進行時效。
試驗目的:探索00Ni18Co12Mo5Ti馬氏體時效鋼經(jīng)相同條件的預處理后,不同熱處理工藝對其力學性能及微觀組織的影響。
試驗考核指標:抗拉強度、沖擊韌性、晶粒度。
確定因素位級:根據(jù)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及相關專業(yè)知識,確定考察固溶溫度、固溶時間、時效溫度和時效時間4個影響因素,每個因素選取3個位級進行試驗。將選好的因素位級列于表1中。
表1 因素位級表
安排試驗計劃:根據(jù)考察因素為4,每個因素的位級為3,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試驗計劃如表2所示(其中1~9為9組正交試驗,Ⅰ,Ⅱ,Ⅲ為同位級評分和,R為極差)。試驗結果記錄于表2右邊試驗結果的相應各欄內。
試驗指標的評價和試驗結果的分析:由于本試驗的考核指標為多個,因此決定采用排隊綜合評分法。評分的具體辦法如下:先分別測定抗拉強度、沖擊韌性及晶粒度每個單項指標,然后再根據(jù)每項指標的評定結果進行綜合評分,第一名給100分,第二名給95分,依次類推。試驗結果記于表2綜合評分欄中,并以此計算各列同位級評分和Ⅰ,Ⅱ,Ⅲ及極差。
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對原奧氏體晶粒尺寸的影響很大。圖1(a)為第3組試驗的金相照片,由圖可見,試樣經(jīng)4次循環(huán)相變熱處理可獲得均勻細小的等軸晶,平均晶粒直徑僅為Φ7μm。圖1(b)為第9組試驗的金相照片,圖片顯示,長時間的保溫不利于晶粒的細化,即使進行了4次循環(huán)熱處理,晶粒依然粗大,平均晶粒直徑達Φ28.8μm。
表2 試驗計劃表
圖1 18Ni馬氏體時效鋼經(jīng)不同熱處理后的晶粒度金相照片
同位級評分和與各因素之間的關系見圖2。結合表2和圖2可得出下列結論:
(1)從表2直觀分析來看,9個試驗中,以第1號試驗得分最多(為100分),其較優(yōu)組合是A1B1C3D2。
(2)從表2極差R(各列Ⅰ,Ⅱ,Ⅲ三個數(shù)字中最大數(shù)與最小數(shù)之差)分析可知,4個因素的主次順序是:B,C,A,D。
(3)由圖2可知,極差分析的最好條件是A1B1C2D2,該條件是9個試驗中沒有做過的。將其與第1號試驗做對比試驗,試驗所得結果為:沖擊韌性為14.8J/cm2,抗拉強度σb為2 320MPa,可見結果較1號試驗好。
(4)由表2和圖2可看出,固溶溫度具有低比高好的趨勢,固溶時間也有短比長好的趨勢。由于A,B皆為重要因素,因而按照這種趨勢,如果把時效溫度(因素C)和時效時間(因素D)分別固定在480℃和4 h,重新選取A因素和B因素(如A4<860℃,B4<10 min),則有可能找到更好的位級組合:A4B4C2D2。
圖2 因素位級圖
(1)在18Ni馬氏體時效鋼中,隨著固溶溫度的升高,固溶時間的延長,鋼的晶粒粗大,固溶時間對其影響最大。
(2)反復循環(huán)熱處理4次可將平均晶粒直徑細化到Φ7μm左右,抗拉強度提高約100MPa。
(3)18Ni(2 240級)馬氏體時效鋼的最佳固溶溫度應低于860℃,固溶時間應少于10min。
[1]何毅,蘇國躍,曲文生,等.超純凈馬氏體時效鋼的晶粒尺寸及其對拉伸性能的影響[J].金屬學報,2002(1):53-57.
[2]Zhao Z Y.The design of alloy steels[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