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雅
摘 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商務)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要求實現(xiàn)雙語教學,但在實際中由于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專業(yè)知識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對雙語教學的模式做合理的設計。為了找到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商務)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的教學體系和課程設計,本文從現(xiàn)實入手,在分析國內現(xiàn)狀的基礎上,在課程設計上提出了建議,以期改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出更實用的人才。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國際貿易實務 雙語教學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Undergraduate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HUANG Huiy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0)
Abstract Applied English professional colleges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required to achieve bilingual education, but in practice, due to the actual level of English among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 is a big gap, so to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make reasonable design. To find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design for Applied English majors (business) colleges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ilingu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realit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status quo, based on curriculum design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develop more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ilingu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1 國際貿易實務的課程性質以及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校國際貿易專業(yè)、商務英語專業(yè)等涉及經濟的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許多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yè)也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等貿易類課程。此課程是一門專業(yè)性、實踐性比較強的綜合課程,它以國際貿易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流程為主線,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國際貿易涉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講授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和政策、國際貿易相關法律、保險和運輸、商品檢驗以及仲裁等諸多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教育學生綜合分析與處理外貿業(yè)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畢業(yè)后能盡快成為社會需求的既能熟練掌握外語知識又能從事對外經貿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在實踐中有很多院校把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理論引入了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教學實踐中。
雙語教學的基本含義就是用兩種語言(母語和一門外語)進行學科教學,國際貿易業(yè)務本身具有跨國境性質,學生工作中的客戶也都為外國客戶,所接觸的文件和合同也都以英文為主要語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職場上對能熟練掌握英語又較精通國際貿易知識的人才的需求會持續(xù)增加,所以研究和開展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貿易實踐操作能力,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具有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
2 目前我國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問題
2.1 目前我國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的主要模式
在21世紀初全國高校就紛紛開始嘗試運用雙語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但對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其一,認為雙語教學是外語教學的一種延伸,主要目標是提高外語教學效益;其二,認為雙語教學應該是語言教育和知識文化并重,而不僅僅是外語語言的教育;其三,認為雙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國際貿易學科知識的傳授和獲得,而并非外語水平的強化和提高。在三種不同觀點的指導下,產生出了以下三種現(xiàn)在我國本科院校雙語教學的主要模式:第一種全外語型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師用英文授課,學生以英文接受所學知識,即便使用漢語也是以英語為主、漢語補充,這種對教師和學生的外語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第二種混合型即教師用英文和漢語交錯講授,采取漢英整合、不分主次的授課模式。第三種半外語型即采取以漢語為主、英語滲透的授課模式,保證知識的傳授能夠準確和到位。三種觀點和模式各有道理并各有適用范圍。
2.2 目前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實中,受師資狀況、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可獲得性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雙語教學的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材的選擇比較困難。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材的如果要選用全英文教材,有兩種途徑:一個是直接從外國引進的原版全英教材。這些教材的編寫方式和系統(tǒng)不適合中國學生使用,其內容也與中國的實際國情不符合,因此很難采用。另外一個途徑是使用國內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所編著的全英文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周瑞琪教授主編的《國際貿易實務》(英文版)。但是由于我校學生英語程度及專業(yè)英語水平普遍不高,純英文版的教材和書籍令學生學習起來不能全部吸收,課堂所花在講解語言上的時間很多。這就需要中英文對照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材,就目前已有的教材來看,很多教材的內容還需要充實,編排也還需要完善。endprint
其次,學生學習的困難,教學效果不明顯。即便是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其英語水平高于一般專業(yè)學生,但跟經濟類專業(yè)的學生相比,其國際貿易方面的知識以及前期課程都相對來說比較少,再加上該課程的信息量大實踐性強,造成學生學習比較困難。英語術語看不懂,英語教材看不懂,即便看懂了也難以運用解決問題。所以造成雙語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如果中文講解都不能理解的話雙語教學就成了擺設。如果學生部理解并運用而僅僅是記住了幾個英語術語的話也就喪失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意義。
最后,教師講授也困難。雙語課程對上課的老師也是個大挑戰(zhàn),如何讓學生既能感受到雙語的運用,又能實實在在地掌握國家貿易的專業(yè)知識。如果采用全英文授課,學生聽不懂會抱怨,全部中文授課不符合雙語的要求,中英結合的話究竟哪一部分應該用英語哪一部分用漢語。教師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當用英語講解學生不能理解時,是該放下英語問題先解決學生專業(yè)知識掌握問題,還是該嚴格遵守雙語教學所規(guī)定的英文授課比例。
3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學的原則及混合型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
3.1 英語專業(yè)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的原則
雙語教學的首要原則應該是科學性原則;“雙語”只能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即當漢語以外的某種語言(英語)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與漢語同時成為交流語言時,才能稱之為雙語。在課堂上教師應在學生能夠理解的情況下使用第二種語言(英語),同時允許學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使用第二種語言(英語),這是雙語教學的關鍵點,也符合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調整英語的攝入比例和復雜性,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全盤用英語講解而不顧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其次,雙語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則;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分清主次,即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到底是教授貿易知識還是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雙語教學不應該是英語課和語言課,英語只能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雙語教學的目標還是讓學生掌握該課程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不是英語語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在理解和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熟悉專業(yè)英語。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業(yè)務流程較為專業(yè)和復雜,該課程主要目標是教會學生貿易的過程和操作,主要關注點應該在商務知識而非英語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貿易知識為主鍛煉英語能力為輔的原則,而不是追求英語比重最大化。
最后,該課程的雙語教學應遵循實用性原則,即授課過程中使用的英文概念和表達應該是國際商務群體所使用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英語,而不能是對中文教材等簡單的漢譯英的翻譯和解釋。應盡可能多地利用國際貿易業(yè)務中主要公約和慣例的英文原文和國際商會的出版物,方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熟悉業(yè)務的專業(yè)人士。
3.2 應用型本科混合型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
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而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與其他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專業(yè)的學生相比,在英語的學習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所積累的貿易知識相對較少,所以可以采取混合型雙語教學模式,即英文和漢語交錯講授、漢英整合的教學模式。
3.2.1 教材的選擇
鑒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良好的英語基本功和標準化規(guī)范化英語的要求,嚴格地講,英語專業(yè)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學要求用國外相同學科的原版教材,但教材的編寫方式和系統(tǒng)中國的學生部適應。所以更推薦國內一些學者根據(jù)中國的實際情況編寫的英文版教材,國內最早出現(xiàn)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類教材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貿易實務英語》,之后各出版社出版的各類教材日益增多。其中,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帥建林編著的《國際貿易實務(英文版)》是很多高校的選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鑒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的差異,為了更好地學好貿易知識,一本同步的中文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3.2.2 循序漸進進行雙語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在理解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熟悉專業(yè)英語。英語專業(yè)(商務)的學生盡管英語功底比較扎實,但是,前期所學英語與國際貿易中需要的英語方向有偏差,貿易中專業(yè)術語很多,有些專業(yè)術語表達的意思不同于英語單詞的常用意思,比如draft,acceptance,negotiation等,如果在學生不能理解貿易術語解釋的情況下使用大量英語直接進行講授,勢必就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上課時應該交替使用中英兩種語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學會如何用英語來表達貿易中相應的中文內容,在學習的初期,適當減小英語運用比例,講課前先把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術語、單詞和句子一一列舉出來,加深學生對術語的理解與掌握,剛開始授課時只用英語講解一些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概念、專業(yè)術語、常用詞匯等,盡可能地保證大部分的學生能聽得懂教學中所用的第二語言、理解老師所傳授的貿易專業(yè)知識。在學生貿易類專業(yè)英語的詞匯量日益增加且學生逐漸適應后,逐漸增加使用英語的頻度,一些較為容易和淺顯的內容,用第二語言(英文)講解,而一些較復雜的內容以英文形式的幻燈片展示出來,教師輔以中文講解,讓學生仔細閱讀并正確理解。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后所花時間會更多,要結合中文教材預習下節(jié)課內容,重點記憶英文專業(yè)術語,逐漸增加專業(yè)英語的詞匯量,上課時在不影響交流的情況下交替使用中英文,遇到重點難點用中文解釋。并以此為基礎,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習慣閱讀英語專業(yè)文章和報刊,才能逐漸形成雙語思維,才有可能同時學會用(下轉第114頁)(上接第112頁)母語和英語來思考、交流以及解答問題。
3.2.3 主要教學方法的運用
首先是案例教學法;案例中描述或展示的都是實際操作中的真實案例和情景,案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很多疑難問題,因此也存在多個分析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案例教學可以通過個人思考—課堂發(fā)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總結歸納這一流程來進行,以達到對課程內容的消化理解和提升。其次是互動教學法;組織學生課上小組活動,通過提問、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教與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該課程的興趣以及所學專業(yè)知識的運用能力。再次是多媒體教學;由于該課程的涵蓋內容廣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補充大量的書本沒有的知識,并圖文并茂地講解專業(yè)知識,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貿易過程。多媒體的運用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需要補充和更新的內容,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最后是軟件模擬教學;由于貿易實務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軟件模擬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更好地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理論,而且也可以為學生將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貿易實務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任何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首先要求在課程設置上符合雙語教學的要求,因為雙語教學的開展首先必須有良好的語言基礎以及一定程度的專業(yè)知識,否則將難以進行。我們絕不能簡單地認為雙語教學就是強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必須認識到雙語教學是和“育人為本”的出發(fā)點密切聯(lián)系的,嚴格地說,雙語教學模式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國際型人才。盡管在現(xiàn)實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面臨著很多困難與問題,但作為一種提高學生競爭能力、適應市場需求以及培養(yǎng)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這種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英語專業(y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模式、內容、手段等工作應在不斷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探索雙語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旭東.高校國際貿易專業(yè)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與模式選擇[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4).
[2] 陳原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思考[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6).
[3] 李紅英.我國高等學校課程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蘭州大學,2006.
[4] 謝桂梅.普通高等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國際貿易實務》雙語課程體系建設與模式選擇[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