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臺灣月亮依舊圓,可是人心卻如月球表面疙疙瘩瘩、千瘡百孔。9月4日爆發(fā)了餿水油(廣義的地溝油)事件,連康師傅集團底下的大品牌味全也高列榜上。去年大統(tǒng)假油事件時,味全魏老板才大喊澄清說:“食品事業(yè)是良心事業(yè)。”馬上破功中標,不到一年竟又連莊中箭落馬。
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危機,政府束手無策,上次發(fā)生植物油假油事件,大家開始改用動物性豬油,不料現(xiàn)在爆發(fā)劣質豬油的餿水油事件,大伙真不知道該吃什么。而豬油在糕餅類使用普遍,多家糕餅老店中標,搞得大家連中秋月餅都不敢吃了。
這回網(wǎng)絡、媒體少了痛斥臺灣商人無良、臺灣政府無能的話,多見的是黑色幽默的自嘲,諸如“兩岸其實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誰”、“兩岸已經(jīng)邁入實質統(tǒng)一”之類,最損人的是“為了打造大陸游客賓至如歸的環(huán)境,臺灣無所不用其極”。最近一則笑話是稱康師傅在大陸做大做強,返鄉(xiāng)卻水土不服成為無良廠商代表,大伙不禁問:“不知道是大陸帶壞了康師傅,還是康師傅本來就黑心才那么成功!”
不少大陸知識分子、中產(chǎn)階級的期待無法滿足之時,華人圈號稱最接近“開放社會”的臺灣社會遂成為他們心中的wonderland。在這幅他們描繪出來的圖像中,臺灣人友好、熱情,同時守法、誠信,夜市好吃,衛(wèi)生又便宜?!芭_灣的想象”成為他們澆自己心中塊壘的“他人之酒”。臺灣老百姓乍聽到這么多溢美之詞還真不習慣,大多羞赧地響應:“我們有那么好嗎?”但聽人夸久也開始沾沾自喜,還對大陸的食安問題指手畫腳,批評大陸社會道德淪喪、人心大壞。
地溝油事件讓臺灣人的自信心徹底崩盤,盡管官員表示沒有明確證據(jù)顯示此案地溝油傷害健康,但一如瑪利·道格拉斯成名作《純潔與危險》所提的“不潔關鍵不在于事實,而在于擺錯地方”。
兩岸成了難兄難弟,最難過的肯定是泄氣的臺灣人,這些年經(jīng)濟成長不如大陸、繁榮不如香港、守法不如新加坡,剩下生活品質可以安慰,現(xiàn)在連這個都沒得夸了。原來民主、開放跟食品安全好像沒什么直接關系,食安危機是飲食全球化時代無法規(guī)避的宿命,你沒看到香港也成為這次地溝油的受害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