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幼兒分享意識和行為的研究

      2014-12-18 01:43:48賀靜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4年9期
      關鍵詞:玩具意識情感

      賀靜

      雖然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放寬了生育政策,但這么多年嚴格實施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大部分家庭中獨生子女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些孩子是家庭中眾多人關懷、照顧的唯一對象,優(yōu)越的社會條件,特殊的家庭地位,交往范圍小,人際關系少等等因素,使他們形成了任性、執(zhí)拗、自私、孤僻、獨占心強、合作意識差等性格。到了學前階段,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的他們,由于各種資源的有限,經(jīng)常發(fā)生為了同一件玩具發(fā)生爭吵甚至打斗等行為,嚴重缺乏謙讓、分享意識,這些自我中心的行為,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分享行為就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同時也被我們視為一種傳統(tǒng)的美德,在幼兒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積極的意義。

      一、初步認識分享

      要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行為,首先要讓孩子懂得分享行為的有用之處,幫助孩子提高認識,分清是非,要達到這一目的,向孩子講明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枯燥的大道理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免疫力,只有采取幼兒易于接受的方法才能達到效果。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啟發(fā)孩子明白道理,把正確的價值觀念融合在直觀和形象的方法中表述出來,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共鳴。如在欣賞故事《金色的房子》時,先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再幫助幼兒分析角色間發(fā)生的故事,通過提問讓幼兒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分享行為,感受分享能給他人帶去快樂的心情,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分享意識。平時的課程安排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情感課程,通過運用兒歌、故事中的人物、動物的行為讓幼兒辨別其正確性,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感,激發(fā)幼兒的分享意愿。

      二、樹立良好榜樣

      幼兒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老師及父母就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我們的日常行為、言行舉止都對幼兒的發(fā)展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說,教師與家長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抓住一切有利機會做好榜樣。而影響幼兒分享品質的養(yǎng)成不只是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兒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它無時無刻不在發(fā)揮著教育的功能,家園要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為幼兒吸收分享精神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當然,除了老師及父母應樹立榜樣,同伴之間也是學習的榜樣,平時老師就要做有心人,在活動時可以引導那些分享意識強的幼兒與分享意識弱的幼兒共同游戲,并且要對分享意識強的幼兒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在同伴中樹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正確引導幼兒學習和模仿。

      三、創(chuàng)造分享機會

      孩子的分享行為還需經(jīng)常得以練習才能鞏固,我們有必要利用幼兒園中的一切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分享的機會。如舉辦“生日會”時,教師可以先請大家為小壽星唱生日歌,說一句祝福的話,再鼓勵小壽星請好朋友一起吹蠟燭,教師為他們拍照留念,抓住分享快樂的瞬間,最后請小壽星為大家分發(fā)生日蛋糕,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分享帶來的快樂。教師還可以有計劃地設立“分享會”、“分享日”、“分享區(qū)”等,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寵物以及食品在“分享會”或“分享日”中帶來與別人分享,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在“分享區(qū)”向他人展示,創(chuàng)造多種分享的機會。

      這些機會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行為,還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家長和教師應及時稱贊孩子的分享舉動,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體驗,促使孩子分享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激發(fā)分享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玩玩具,發(fā)現(xiàn)少了幾樣;看看書,發(fā)現(xiàn)少了幾本……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們是如何解決的呢?相信在沒有引導的前提下,大多數(shù)幼兒會為了能占有玩具或圖書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幼兒只會用眼神或語言求助于教師的協(xié)調,少有幼兒會與同伴協(xié)商。這時,作為幼兒模仿對象的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是為最好的教育方法。老師不妨以一個玩伴的身份向幼兒協(xié)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先看,等會兒給我看,好嗎?”對于稍大一些的幼兒則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也可利用移情的手段,讓幼兒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從而逐步形成自身積極的、正確的內心體驗。

      五、體驗分享樂趣

      當孩子獲得了分享認知,產(chǎn)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立即擺脫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為呢?由于幼兒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進行,極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所以表現(xiàn)出的分享行為極不穩(wěn)定。如當著老師的面能與同伴分享玩具,老師一走,立刻搶回獨占,即一種假分享行為。因此,我們更應盡量多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由交往的機會,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啟發(fā)他們相互交流、磋商、協(xié)調,適當培養(yǎng)孩子進行合作,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要求他們應該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們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形成換位意識,從而克服自我中心,形成與人合作、共享的品質。其次,我們可在集體活動中充分利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分享的快樂。再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識地將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一起快樂,一起憂傷,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分享,他們慢慢地也會把家中所發(fā)生的一些高興的、傷心的事甚至把晚上做的夢講給大家聽,讓大家共同體驗他當時的情緒。

      六、建立分享規(guī)則

      為使幼兒的分享行為能夠持續(xù)不斷地進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規(guī)則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平等分享規(guī)則。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因為這一時期的幼兒交友更多地由利益來決定,所以在分享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為。如常聽到:“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帶來的汽車給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給你玩!”之類的話。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老師可和幼兒一起討論:是不是帶來的分享物只給自己的好朋友玩?別人想要玩怎么辦?當別人把自己的玩具給你玩時,你是不是很高興呢?如果別人不給你玩,你是不是很難過?讓幼兒通過情感的換位來體會、感受別人的心理,并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規(guī)則。又如,共同分享規(guī)則。是指在相同的時間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自愿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和協(xié)調融洽地進行分享,最終使彼此的情感都獲得滿足。

      除此之外,還有輪流分享規(guī)則、先賓后主的分享規(guī)則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幫助幼兒解決一些分享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幼兒在玩具數(shù)量少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實現(xiàn)分享,同時為幼兒將來成為守秩序的公民打下了基礎。

      七、強化分享行為

      幼兒的學習和活動都需要強化。斯金納認為:“離開了強化,學習就難以進行,強化在塑造行為和保持行為強度中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庇變旱姆窒硇袨楹推渌袨橐粯?,是可以通過強化而得到有效鞏固的。我們發(fā)現(xiàn),當幼兒由于分享而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和鼓勵之后,他們會逐漸發(fā)展起一種相應的內在自我獎勵傾向。如認為:“給他玩我的小熊,我是個乖孩子。”當他們再與別人分享的時候,自己會認為這樣做是好的,這會使他們持久地表現(xiàn)出類似的行為??梢姡谟變航逃?,成人要注意對幼兒表現(xiàn)出的分享行為進行強化。

      在幼兒教育中,行為強化的手段很多,我們提倡正面的強化,包括口頭語言強化和肢體語言強化。強化物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對于幼兒來講,最好的強化物往往是他們自己挑選的。所以,在具體運用強化策略時,教師、家長要通過觀察、談話等方式去了解適合孩子的強化物和強化手段。同時,在運用強化時,要盡力避免手段單一、對象不具體、過于頻繁和過于急切。否則,幼兒只會去追求具體的強化物,而不去關注學習過程本身,其分享行為就不會有進步和發(fā)展。

      八、訓練分享技能

      知道怎樣與人分享,對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分享行為,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具有分享的意愿,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樣做,也就沒有表現(xiàn)出實際的分享行為。如一個幼兒帶了一輛新的玩具遙控車來園,老師問:“可以把你的新車給小朋友玩嗎?”他回答:“可以。”老師說:“現(xiàn)在給行不行?”“不行。”“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想玩,我不知道該給誰玩?!边€有的幼兒對該類問題的回答是:“我只有兩顆糖,有四個小朋友想吃,我分不開?!彼?,家長和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分享行為時,要注意讓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這樣,他們的實際分享行為應該會得到增強和提高的。

      所謂分享,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僅指能與人共享物質與精神方面的快樂,也指與人分擔憂愁。分享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一種很重要的技能,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互利,這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從幼兒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經(jīng)歷從認知、情感到行為習慣這樣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需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我們只有通過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內容來培養(yǎng)幼兒自發(fā)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給予及被給予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使幼兒形成正確的分享動機、主動的分享行為,促進幼兒社會性的良好發(fā)展。這樣,對于全面提高幼兒素質,將來做有利于社會的人都將具有深遠的意義!

      (江蘇省鎮(zhèn)江新區(qū)社會發(fā)展局教育發(fā)展中心)

      猜你喜歡
      玩具意識情感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平衡玩具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丟失的玩具
      黄冈市| 九龙城区| 高碑店市| 孟村| 呼图壁县| 普兰县| 长汀县| 含山县| 连州市| 育儿| 于田县| 黎城县| 白城市| 兴城市| 闻喜县| 安国市| 东辽县| 泰州市| 于都县| 扬州市| 辛集市| 大理市| 白银市| 镇巴县| 随州市| 新平| 杨浦区| 泊头市| 乃东县| 北川| 成武县| 屯昌县| 武山县| 科技| 当雄县| 潞城市| 盐津县| 渭南市| 滁州市| 桃源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