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國良 劉斌
小四輪拖拉機液壓制動裝置是用來控制行駛速度和停車的,其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因此,駕駛員要必須始終關注液壓制動裝置的技術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就應及時檢查排除。以下將小四輪拖拉機液壓制動裝置的常見故障原因及檢修方法做一介紹,供拖拉機駕駛員和維修人員參考。
一、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原因
1.液壓制動無力或疲軟。這是由于制動管路或制動分泵中混入空氣,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液壓油在管路中流通不暢,因而造成制動無力或制動疲軟。
2.液壓制動不能徹底解除。由于總泵推桿的頭部與活塞之間的間隙過大或過小造成制動不能徹底解除。正常情況下,當完全放松制動踏板,制動板、鋁活塞回位后,總泵推桿的頭部與活塞之間的間隙為1~2 mm。如果此間隙過大,會使腳踏板的空行程過長,而不便于操作;如果間隙過小,又會引起推桿頂住活塞,使總泵泵缸的回油孔被橡膠密封皮碗的邊緣蓋住,產生制動不能完全解除的故障。
3.制動不靈活。制動不靈活是由于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調整不當引起的。正常情況下,該間隙應為0.3~0.5 mm。如果間隙過大,制動踏板行程過長,會使制動時間延長,影響制動效果;如果間隙過小,又會使制動溫度升高,引起制動抱軸的故障。
4.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由于小四輪拖拉機配帶掛車運輸貨物時,重心位于掛車部位,剎車時掛車向前的慣性較大,需要的制動力也大。如果調整不當,就會造成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故障。
二、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檢查與診斷
在液壓制動油路沒有漏油現(xiàn)象時,踩踏制動踏板,根據情況來進行診斷。
連踩幾下踏板,若感覺有彈力,則說明油路中有空氣;若踏板踩不動,則說明制動油液中有其它油使總泵皮碗膨脹;若踩下制動踏板后松開時,總泵發(fā)出“撲哧、撲哧”的回聲,則說明總泵皮碗被踏翻或頂桿過長,再就是分泵回位彈簧的彈力不足或回位彈簧已折斷;若連續(xù)踩制動踏板,仍感覺不到有阻力時,則說明總泵缺油。
三、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檢修方法
檢修液壓制動裝置故障時,應先對液壓制動油路進行檢查,在確認沒有漏油現(xiàn)象時,再按以下方法進行檢修。
1.對液壓油管路進行排空處理
先停車熄火,將管路中各部位的接頭擰緊,連續(xù)踩下制動踏板,直到踩不動為止。
此時,管路中的氣體被擠到裝在車輪內的制動分泵中。然后由一人踩住制動踏板,另一人將分泵的放氣螺釘擰松,使殘余氣體由分泵的放氣孔中排出。重復上述動作1~2次,直到殘余氣體全被排凈,然后擰緊放氣螺釘。這樣一個分泵一個分泵進行,直至將氣體全部排出。
2.調整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
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過小,制動鼓溫度升高,易引起制動拖滯、抱死等故障;間隙過大,制動踏板行程過長,駕駛員操作不便,剎車時間延遲,影響制動效果。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應調到0.3~0.5 mm。先將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調為沒有間隙使兩者完全合攏,再向放松方向撥動制動調整螺母,沿其外圓表面撥動7~8個齒即可。調整制動蹄片支點固定的制動器時,可分多次撥動兩個制動蹄片支點的偏心軸,并在調整時進行制動試驗,直至制動效果滿意為止。
3.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調整
對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調整,應邊調整,邊試車。調整的具體方法是:先把主機的制動連桿摘掉,對掛車制動裝置的各個部位進行調整,直至剎車時掛車的車輪與地面出現(xiàn)拖滯印痕為止,然后再把主機的制動連桿與踏板的傳動臂連接好,調整主機制動連桿的連接長度,直到機組制動時,所有的車輪與地面有摩擦痕跡,即為調整合格。
4.制動鼓與制動蹄的修理
若制動鼓失圓,可在車床上車圓。若制動鼓內徑大于制動蹄外徑,可在摩擦片兩面加合適的布墊片;如果制動鼓內徑小于制動蹄外徑,則可對制動鼓適當進行車削加工。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最后必須使制動鼓與制動蹄的接觸面積達到70%以上。
5.快速接頭彈簧壓力的調整
在確認快速接頭沒有裝反而出現(xiàn)自鎖現(xiàn)象時,必須調整兩個頂珠的彈簧壓力,使前方(來油方)頂珠的彈簧壓力小于后方。
6.分泵漏油的排除
如果不是分泵零件損壞造成的漏油,很可能是分泵定位孔中心與制動蹄被頂處的距離過小造成的。當測量此距離小于54 mm時,可用銼刀銼去制動蹄被頂處深2~4 m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