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輔助系統(tǒng)能耗的試驗分析
為減少汽車CO2的排放,有必要評估一下輔助系統(tǒng)對能耗的影響。由于鑒定試驗并不能代表真實的能耗和排放,因此,駕駛試驗就變得尤為重要。項目分析了串并聯(lián)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真實行駛工況下的能量需求。試驗時,需考慮到駕駛風格的影響、交通狀況、道路坡度以及駕駛員的舒適度。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創(chuàng)新性包括兩點:①輔助系統(tǒng)消耗及其對總耗能的影響;②在實際行駛工況下進行采集分析。選在羅馬進行試驗,汽車提供兩種駕駛模式,即Eco模式(優(yōu)化電源管理)和Power模式(內燃機頻繁點火)。重點是Eco模式,因其能耗低、排放少。使用一組測量鏈實時采集數(shù)據(jù),包括OBDII(第二代車載診斷系統(tǒng))、硬件、筆記本和軟件。采集的參數(shù)是行駛距離、車速、空氣流量、當量比、轉速、電壓、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從獲得數(shù)據(jù)計算的變量有:燃料消耗,在電驅自主形式下輔助系統(tǒng)的能耗和發(fā)生率。
事實上,在真正市內工況下進行的試驗,能看出汽車在市內試驗和鑒定試驗兩種不同情況下的真實車輛性能有很大不同。實際情況的燃油消耗更多,廢氣排放量更大。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試驗給出了空調系統(tǒng)(A/C)的影響、車內的舒適性水平、平均消耗以及零排放下的自主水平。在Eco模式下,試驗中的平均能耗是:2.6L/100km帶A/C,2.4L/100km不帶A/C。Power模式下:3.4L/100km帶A/C,2.6L/ 100km不帶A/C。因此,可以求出試驗時使用加熱系統(tǒng)占總耗能的比例:在Eco和Power模式下分別維持在8.3%和30.7%左右。然而在制冷情況下的能耗更高,比加熱時增加20%。與沒有輔助系統(tǒng)的車輛相比,在Eco模式下,輔助系統(tǒng)對電動自主水平的影響是:加熱時能耗減少16%,制冷時減少29%。據(jù)此,需更理性地使用輔助系統(tǒng),減少耗能,管理車載能量流。
SantiangeliAdrianoet al.68th Conference of the ItalianThermalMachines EngineeringAssociation, ATI2013.
編譯:倪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