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玉(勝利油田有限公司臨盤采油廠 山東 臨邑)
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投入開發(fā)至目前一直采用一套層系開發(fā),經過三十余年開發(fā),套管腐蝕老化嚴重,報廢井多,原井網(wǎng)注采不完善,層間動用差異較大,井網(wǎng)完善工作迫在眉睫。
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構造上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帶西部臨邑大斷層的上升盤,整體上是受臨邑斷裂體系控制的自西北向東南逐級下掉的階梯狀構造,內部又被多條四、五級斷層分隔,形成多個復雜斷塊。盤一斷塊區(qū)共計7個含油斷塊,整體上南高北低,地層北傾,傾角3-6度,構造最高點位于北部盤1-斜48塊南部。
油層埋深1650-1930米,為一套深水環(huán)境濁積相沉積,儲層物性較好,孔隙度20.1-31.2%,平均孔隙度27.5%,滲透率61.5-534×10-3um2,平均194×10-3um2。屬于中孔中滲儲層。
地層原油黏度35mPa·s,密度0.88g/cm3,地面原油粘度172.5mPa·s,地面原油密度0.926g/cm3,飽和壓力7.1MPa,地飽壓差10.6MPa,含硫0.38%。地層水礦化度28636-42174mg/l,氯離子含量17039-25315mg/l,水型CaCl2。據(jù)該塊試油試采測試資料,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原始地層壓力為17.7MPa,壓力系數(shù)1.01。地層溫度79oC,地溫梯度3.5oC/100米,屬常溫常壓系統(tǒng)。
綜上所述,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為受構造控制的中孔中滲常溫常壓斷塊層狀油藏。
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1976年12月投入開發(fā),1987年12月開始注水。其開發(fā)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試采試注階段、整體開發(fā)階段、零散調整階段。
試采試注階段(1976.12-1989.6):該階段主要以落實構造、儲量為主,未建立完善注采井網(wǎng),由于長期依靠天然能量不足,產量遞減較快。整體開發(fā)階段(1989.7-2002.4):該階段進行了平面注采完善,階段初期整體保持著較高的采油速度,階段后期由于含水升高、套壞關井等原因,產能逐步下滑。零散調整階段(2002.5-目前):由于斷塊開發(fā)時間長,油水井套損嚴重,通過下層系井上返,老井轉注、報廢井側鉆及打更新井等手段對損失井網(wǎng)進行零星完善,單元效果不斷變差的狀況難以仍根本改變。
目前共有油井26口,開24口,單元日液水平463.2t/d,單元日油水平42.2t/d,單井日油能力1.8t/d,含水90.9%,平均動液面898m。累積產油74.3×104t,累積產水187.4×104m3;總注水井17口,開9口,單元日注水平587m3,單井日注能力65.2m3,累積注水249.1×104m3,月注采比1.1,累積注采比0.9。單元采油速度0.3%,采出程度17%,標定采收率21.2%,處于低速低效開發(fā)階段。
盤一斷塊區(qū)沙三中地質儲量436×104t、采出程度17%,由于注采狀況、井網(wǎng)狀況原因,各斷塊采出程度不一,其中盤1-32塊和盤1-30塊采出程度較高,分別為26.7%和27.3%,其他斷塊采出程度普遍較低。水驅控制程度46.7%,水驅動用程度41.7%,亟需增添注水井點,完善注采。
根據(jù)盤80-3井沙三中巖心相對滲透率試驗數(shù)據(jù)資料,應用流管法繪制出采出程度與含水關系曲線。計算含水98.5%時的單元理論最終采收率為39.5%,可采儲量172×104t。但應用遞減法計算目前井網(wǎng)采收率僅21.2%,單元采收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1.構造高部位及微構造高點剩余油富集。從今年新完鉆的盤1-斜301井測井資料看,盤1-30塊高部位各層基本未水淹,剩余油富集。
2.斷層夾角處剩余油富集。注采相對較完善的盤1-21、盤1-30、盤1-32等斷塊目前已進入高含水階段,斷塊腰部及沿注采主流線一帶已基本水淹,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斷塊夾角處。
3.注采欠完善,無井控制區(qū)域剩余油富集
調整原則:(1)立足于一套層系開發(fā),平面完善注采。盤一斷塊區(qū)縱向上油層較集中且層間物性差異較小,因此立足于一套層系平面完善。(2)主力斷塊厚層應用水平井單獨開發(fā)。主力斷塊儲量豐度高,Ⅰ類儲層和Ⅱ類儲層相比,在儲層物性、厚度、含油邊界剩余油分布范圍存在差異,且Ⅰ類儲層有一定儲量規(guī)模,因此應用水平井進行開發(fā)。(3)充分利用老井完善,對跨層系合采合注井,通過措施進行層系歸位。
方案設計總井60口,新鉆28口,利用老井32口。其中油井40口,新鉆18口(水平井8口),利用老井22口;注水井20口,新鉆10口,老井轉注2口。平均單井控制儲量7.2萬噸,油水井數(shù)比2:1,調整后井網(wǎng)密度30.8口/km2。
采收率由21.2%上升到33.6%,采收率可提高12.4個百分點,增加可采儲量54.1×104t。
經過調整采收率由21.2%上升到33.6%,采收率可提高12.4個百分點,增加可采儲量54.1萬噸。調整后單元日油能力147.8t/d,日注能力1000m3/d,年增油能力3.36×104t,采油速度提高0.77個百分點,綜合含水降低11.4個百分點,15年后累產油增加39.5×104t。
[1]秦政.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 9 8 5.
[2]才汝成,李陽,孫煥泉編著,油氣藏工程方法與應用,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