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銀斌
親歷韓國議會外交與地方外交
——專訪韓國京畿道知事南景弼
柯銀斌
近年來,中韓關系保持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在官方交往和民間交流等各個層面都取得較大進展。中韓關系被認為“處于近年來最好的時期”。中韓關系發(fā)展的背后,有韓國知華派的努力。京畿道知事南景弼就是韓國政界中有代表性的一位知華派人士。南景弼任韓國國會議員近20年,在議會外交領域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而今,他又出任韓國地方行政長官,在地方外交領域有其獨特的思考。本刊對南景弼知事進行了專訪,希望其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對我們的公共外交研究與實踐有所裨益。
柯銀斌:南景弼知事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本刊的專訪。從1996年5月至2014年5月,您曾擔任過第15屆至第19屆共五屆韓國國會議員,有著豐富的議會外交經(jīng)驗。先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韓國國會的對外交往情況。
南景弼:韓國國會現(xiàn)在有四個議員外交交流協(xié)會、108個議員親善協(xié)會、一個韓中議會定期交流體制。
議員外交交流協(xié)會是通過與周邊主要國家議會的相互交流與活動,實現(xiàn)韓國利益最大化,對主要議題進行迅速商議的機構。與一般的親善團體相比,議員外交交流協(xié)會是高層次的專業(yè)議會外交團體,目前與美國、中國、俄羅斯、EU等國家與地區(qū)的議會建立了議員外交協(xié)議會。
議員親善協(xié)會是通過韓國國會議員與對象國議會議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活動,為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促進兩國相互了解、加強合作的外交團體。目前,韓國國會與亞太地區(qū)20個國家、中東11個國家、美洲21個國家、非洲15個國家、歐洲41個國家,全世界共108個國家簽訂了此合作條約。
除了上述的定期交流體制以外,國會下屬的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履行官方的外交、統(tǒng)一相關國會決定機能。本人于2011年歷任過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委員長,并負責過韓美FTA批準項目。
柯銀斌:近年來,中韓關系保持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在官方交往和民間交流等各個層面都取得很大進展。中韓關系被認為“處于近年來最好的時期”。請您介紹韓國國會與中國的交往交流情況。
南景弼:韓中之間的議會交往首先通過韓中議會定期交流體制進行。韓中議會定期交流體制為韓中關系發(fā)展發(fā)揮積極作用。它是為了保持與發(fā)展韓國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而建立起來的長期交流機制,通過韓中議會之間的合作議定書實施兩國議會交流。
韓中議會定期交流體制由46名韓國國會議員組成。2006年1月,韓中兩國簽訂了議會合作議定書,之后又舉辦了韓中議員外交協(xié)議會等多樣的交流活動。近期,還舉行了韓中議員圍棋比賽,并邀請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共青團干部前來訪問,這些活動促進了雙方的交流,加深了相互理解。
柯銀斌:在以上的議會外交工作中,您有哪些切身體會?有哪些成功經(jīng)驗可供我們讀者分享?
南景弼:本人擔任國會議員時,一直從事正式與非正式的海外交流。在正式交流方面,本人擔任國會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委員長、韓德議員親善協(xié)會會長、IEF組織委員會共同委員長等職務,以這些身份開展了豐富的外交活動。與此同時,本人也積極開展許多非正式外交活動,其原因在于本人認為外交不能完全依靠理性判斷。外交的立足點是各種層面的關系網(wǎng),而不是自身的利益。一些舉措雖然是感性的、非理性的,但也可以帶來豐碩的外交成果。以歐洲為例,享有“歐洲之父”美譽的讓·莫奈就是其代表人物。他大部分時間奔走于政治舞臺的背后,但他通過非正式的外交渠道,在歐洲共同體的形成過程中發(fā)揮了深遠的影響。這與目前的中國與韓國的情況很相似。韓中兩國關系現(xiàn)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這基于兩國的利益的同時,又歸因于兩國領導人感性層面的友誼。因此,與利益相比,我們有必要關注國際上的“relationship”,本人也將繼續(xù)秉持以“relationship”為中心的外交理念。
柯銀斌:當前,“城市外交”在中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中韓地方交流繁盛。2014年7月,您當選為韓國京畿道道知事。作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您對京畿道未來的地方政府外交、城市外交有怎樣的戰(zhàn)略構想?
南景弼:一直以來,京畿道都是通過正式外交渠道實施經(jīng)濟與人員交流。但最近,需要聯(lián)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的呼聲日益高漲。換句話說,就是地方政府層面的公共外交越來越受到重視與關注,地方政府開展城市外交時需要依重民間組織的力量。當前,東亞地區(qū)在全球格局中處于重要地位,多個大國的利益在此重疊,韓國能夠在這個地區(qū)生存、發(fā)展,依靠的戰(zhàn)略就是公共外交。我們希望建立一個京畿道地方政府指導,民間組織來執(zhí)行的機制。通過堅實的正式、非正式外交渠道,為提升京畿道各領域的競爭力并讓其走出國門、通往世界盡全力。
在外交對象國中,我們最關注的是中國。因為我本人對中國非常重視。擔任國會議員時期開始,就跟中國進行了多層次的交流。特別是以兩國政治人士之間“國際交流聯(lián)盟”為契機,本人與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進行過會面,并與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有著多年的個人交情。以這種人員交流為基礎,我們希望日后京畿道與中國多個地方政府成為更好的合作伙伴。
南景弼:韓國京畿道知事。
柯銀斌:本刊編輯部副主任,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兼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