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論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李 巖
在十六屆五中全會當中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意義非常重大,是為了實現(xiàn)全國小康社會而推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實踐,分別有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農村農民精神文明發(fā)展,農村社會文化發(fā)展等一系列實踐。
農村 建設 新文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實踐項目,并且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項目列在“十一五”的規(guī)劃當中,可見這個提議的重要性,充分并且有利地說明“三農”在黨和全國的工作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長時間發(fā)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可以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資金,而且可以有效地,迅速地,及時地推動全國小康社會的迅速發(fā)展。
新農村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提高收入。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且發(fā)展經濟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提高農村人民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準,使大家非常熟練地掌握經濟變化的情況和如何增加收入、增長經濟水平的方法。這就說明需要文化工作者發(fā)揮普及文化知識的作用,在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中,把握良好的一點,把群眾文化、農村建設和務農的知識相互結合,通過組織座談、講座、培訓班和打印好學習資料等一系列方法,傳授給農民一些務農技巧和民間工藝。
配合黨中央的中心工作進行大量宣傳活動,營造濃郁的氣氛,是新農村新文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新農村建設文化的服務中,重點就是通過工作人員把工作的重點通過開展群眾們喜愛的和大多了解的活動,達到改善群眾生活,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同時也為新農村新文化建設營造了聲勢和氣氛的目的,這樣既可以和群眾搞好關系,也有利于迅速展開新農村新文化的建設工作。充分發(fā)揮文化的滲透力強的優(yōu)勢,通過板報、電視、文化宣傳片、報紙,還有廣播的大力宣傳,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當?shù)氐男罗r村新文化建設的力度,加大當?shù)氐慕ㄔO工作的建設,引導當?shù)氐霓r民積極參加到新農村新文化的建設當中,使當?shù)氐慕ㄔO工作有效并且迅速發(fā)展,為新農村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使當?shù)匦挛幕ㄔO者的工作順利進行。
目前的現(xiàn)實生活中,在大部分的農村生活里,一些農村的生活陋習依舊存在,例如迷信,封建主義,賭博,重男輕女等一系列習慣都死灰復燃,而且還帶動當?shù)氐脑S多年輕人也染上這類的壞習慣,這與我們的新農村新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拓展新文化的建設功能,提升豐富能力,為農村生活增添色彩,使農村生活文化娛樂項目健康向上,有效地占領農村的文化地位非常重要。通過長期不斷地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大量舉行文化演出,極具興奮的比賽項目,一系列務農知識的競賽項目,大量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務農知識講座,讓大部分的農民群眾在文化的不斷熏陶下,改掉一些封建迷信、賭博、重男輕女思想的壞毛病,引導農民群眾們相信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新事新辦,積極倡導團結友愛,勤儉節(jié)約,勤儉致家,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的社會公德。
新農村新文化建設中所要求的農民生活富裕,不單單指農村的物質生活條件富裕,而是在解決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的同時,在農忙之余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大部分人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因此,保障廣大農民群眾享受文化的權利,讓大部分農民不出家門便可以享受豐富的文化教育,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知識和產品更新迅速的現(xiàn)在,不能讓廣大的農民群眾陷入精神文化空缺的困頓中,是每一個文化宣傳工作者的重點工作。要明確建立規(guī)章制度,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提供體制上的保障,加大建設的資金投入,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保障,要逐漸突出文化工作的重點,建立起農民文化工作的保障機制,就蓮部而言,要通過實施浙江省“東海明珠”文化工程,麗水市文化“仙花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讓農民隨時隨地享受文化的熏陶,享受到文化的服務,真正使用到文化產品,文化產品可以惠及到廣大人民群眾。
“文化源自心靈,又直指心靈”,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凝聚力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靈魂。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經濟全球化,迅速加快新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國現(xiàn)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段歷史的客觀趨勢。大力發(fā)展新農村新文化的群眾文化建設,有效地及時地推動了經濟文化的建設,并且有利的發(fā)展這一多樣性,靈活性,針對性,統(tǒng)一性的新農村文化群眾項目,有利地推動了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文化的和諧社會。所以在中國現(xiàn)階段的建設當中,群眾文化建設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梁傳誠:歐光艷: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相互影響[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作者單位:雙遼市圖書館)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