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野
鐵嶺市婦嬰醫(yī)院檢驗科,遼寧鐵嶺 112000
在進行尿液潛血的實驗中,一般采用的是干化學法,而干化學法檢測尿液潛血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檢測上還有一定的缺陷[1],而免疫膠體金法的應用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彌補,通過兩者之間的對比來進行差異分析,從而不斷地提升尿液潛血檢測工作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為探討干化學法和免疫膠體金法在尿液潛血檢測中的差異,為尿液潛血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該研究選擇該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治療的252 例腎病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治療的252 例腎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為免疫膠體金法組,對照組為干化學法組,在病患當中有138 例為女性,114 例為男性,年齡1~23 歲,平均年齡(9.12±0.36)歲。
要在早晨進行患者首次中斷尿的取樣,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在兩個小時內進行三種比較重要的檢驗,即膠體金單克隆抗體隱血試驗、紅細胞鏡檢以及干化學檢測。通過嚴密的操作和實驗,得出精確的實驗結果,并進行一定的記錄工作,確保各種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適用性,為之后的尿液潛血分析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
陽性:鏡檢(﹢),免疫膠體金法(﹢),干化學法陰血(﹢);陰性:鏡檢(﹣),免疫膠體金法(﹣),干化學法陰血(﹣);假陽性:鏡檢(﹣),免疫膠體金法(﹣),干化學法陰血(﹢);假陰性:鏡檢(﹢),免疫膠體金法(﹢),干化學法陰血(﹣)。
對實驗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利用SPSS14.0 軟件將此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仔細的統(tǒng)計和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假陰性為0.0%,假陽性為22.22%,觀察組假陽性為0.0%,假陰性為1.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檢測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尿潛血檢驗結果比較[n(%)]
干化學法分析技術是將液體檢測樣品加到特定的干燥試劑條上,通過被測樣品的水分來實現(xiàn)特定的化學反應,再進行以酶為基礎的干化學分析,這就是所謂的干化學法分析技術。其原理是根據(jù)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所含的血紅素具有類似過氧化物酶的作用,通過血紅素催化分解過氧化氫,釋放出新生態(tài)氧,使鄰聯(lián)甲苯胺氧化呈色,從而達到檢測隱血的目的[2]。干化學法分析技術不僅僅被廣泛的應用于定性檢查,而且還可以進行半定量和定量的深入分析,為臨床檢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且干化學法分析技術通常是運用反射光度法或者是差示電極法來進行測量的,具有準確度高和測量速度快的特點,操作簡單易行,不需要進行任何試劑儲備或是試劑配制,而且其中的多層膜會對干擾性的物質進行過濾,產(chǎn)生化學反應的水分來源于標本液體成分,可以有效地提升檢測的靈敏度[3]。但由于尿液中的成份很復雜,常存在一些類似過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質,如肌紅蛋白、某些細菌繁殖代謝產(chǎn)物等因素可造成干化學隱血結果的假陽性,而還原型谷胱苷肽、維生素C 等還原劑存在時,可競爭性抑制反應,導致干化學法隱血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假陰性。干化學法隱血陽性可通過鏡檢紅細胞的存在來證實,但鏡檢未發(fā)現(xiàn)紅細胞的現(xiàn)象在臨床檢驗中也很常見,這既可能是紅細胞溶解導致僅有游離血紅蛋白存在(低滲尿液中紅細胞溶解更為明顯),也可能是干化學法檢測隱血出現(xiàn)了假陽性;干化學法隱血陰性可能是真陰性,但也不能排除由于檢測敏感性不足或維生素C、還原型谷胱苷肽等還原劑存在而導致的假陰性。且干化學法分析技術中在使用差示電極法原理時,其中的多膜片只能使用一次。在該研究中,對照組假陰性為0.0%,假陽性為22.22%,表明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問題。
免疫膠體金法其實是一種新的免疫標記技術法,主要是利用免疫學方法來對尿液潛血給予檢測,能夠有效地利用膠體金來作為示蹤標記物,觀察應用之后的特異性原抗體反應。膠體金標記技術就是蛋白質分子吸附在膠體金顆粒表面的過程,因為紅色的膠體金顆粒遇到相應的抗原或是抗體就會聚集起來,達到一定密度就會呈現(xiàn)出肉眼可見的紅色,所以在尿液潛血的檢測中被推廣利用[4]。
免疫膠體金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可操作性,膠體金顆粒對于蛋白質分子的吸附主要是依據(jù)PH 值,如果膠體金的PH 值比蛋白質分子的等電點低,就會在聚集的同時不具備結合的能力,此外膠體金顆粒的離子強度、蛋白質分子量等也會影響到兩者的結合[5]。但是這種技術的標記物制作簡單,不需要使用一些放射性的同位素,也不需要熒光顯微鏡,使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應用廣泛,不僅適用于液相免疫測定,而且更適用于固相免疫分析、流式細胞術等領域[2]。在該研究中,觀察組假陽性為0.0%,假陰性為1.20%,表明該方法檢測尿液潛血不會具有假陽性問題,可有效解決干化學法所導致的假炎性問題。但是免疫膠體金技術也存在著不足,在檢測的過程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漏洞,它檢測的靈敏度以及可重復性也有待提升,并且膠體金顆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其為依托的免疫膠體金技術也是存在局限的,例如清潔度要求高、膠體金溶液穩(wěn)定差、膠體金顆粒大、滲透能力大等都會影響到檢測的結果。
在進行尿液潛血檢測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觀察和實驗,確保檢測的結果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提升醫(yī)療檢測的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檢驗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鏡檢紅細胞呈陰性,但尿液潛血檢測結果是呈陽性,就應該考慮是不是患者的泌尿道劃傷或者在血管的內外存在著溶血的現(xiàn)象,一般要對患者進行復診,但是復診會增加病患的醫(yī)療負擔,并且很容易引發(fā)醫(yī)患糾紛[6],因此,必須使用先進的檢測技術進行高效檢測,而干化學法和免疫膠體金法在尿液潛血檢測中的應用使得檢測的結果有了很大的保障。
對于檢測的結果分析主要是通過干化學法尿液分析儀,利用這種自動化的儀器可以對尿液中的一些成分進行檢測,并且使用的標本少,操作簡單快捷,適合進行疾病篩查和臨床疾病的普查,但是必須要控制好尿液放置的時間、陽光的照射以及藥物性等,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操作,避免不利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使用該儀器可以把催化之后的氧化氫當作電子受體,從而實現(xiàn)色源的氧化呈色,以達到便于分析檢測結果的目的[7]。
在患者的尿液中存在著有機紅蛋白,并且尿液中的雜質具有過氧化酶相似的活性,尿液樣本中的56 例在鏡顯中沒有發(fā)現(xiàn)紅細胞,但是免疫膠體金技術檢測的結果為陰性,通過兩種技術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56 例樣本呈假陽性[8]。由此可見,干化學法在進行尿液潛血檢測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可以被運用到臨床篩查中,但是它也存在著缺點,其特異性并不高,很容易在進行結果檢測時出現(xiàn)一定的誤差,對患者的病情造成誤診,增加診斷費用,引發(fā)醫(yī)患糾紛。
同時,在該實驗當中,有156 例尿液樣本經(jīng)過免疫膠體金法進行檢測全部呈陽性,它的檢測效率比干化學法檢測的效率要高,優(yōu)化率為73.83%,并且兩者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但是有3 例樣本在高倍顯微鏡下呈陽性,而免疫膠體金法檢測的結果卻是陰性,出現(xiàn)這種狀況是因為樣本尿液的紅細胞含量低,超出了其檢測的范圍,使得檢測的結果出現(xiàn)了誤差。
通過此次試驗結果的分析可以明確的指示,免疫膠體金法在靈敏度上要比干化學法弱,而在特異度方面要比干化學法強,因此,在進行對病患的尿液潛血檢測的過程中,要將兩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確保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提升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1]田利榮,孫恒壽,張慶賢,等.尿液干化學法和鏡檢法檢測尿液紅細胞結果與性別因素的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0):261-262.
[2]徐新,羅春麗,蒲軍,等.干化學法尿隱血檢測的可靠性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18):1802-1804.
[3]楊宗樹,張蕾.兩種方法檢驗尿潛血陽性的準確度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2,33(29):6301.
[4]郭寶麗.干化學法尿潛血異常結果分析[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1,22(4):100.
[5]張翠玲,王貞,白洪濤,等.一種鑒別尿潛血假陽性的方法[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3(1):94-95.
[6]王樹林.單純干化學法檢測尿液潛血假陽性鑒別與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45(4):483-484.
[7]孔京慧,宋銀森.干化學法、免疫膠體金法在兒童尿液潛血檢測方面特異性的差異[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2 下旬刊):993-993.
[8]聶宗杰.不同檢驗方法對尿潛血陽性的準確度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8):184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