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娟
機械通氣下?lián)Q血療法治療極危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分析
周炎娟
目的 探討機械通氣下?lián)Q血療法治療極危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15例需要在機械通氣環(huán)境下進行換血治療的比較危急的高膽紅素血癥的足月新生兒, 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 實行換血手術, 仔細觀察患兒換血前后的凝血功能、膽紅素、血鈣、血氣以及血小板等指標, 并注意觀察機械通氣環(huán)境之下進行換血的效果及其產生的不良反應。結果 本組研究中, 新生兒無一例死亡, 換出膽紅素的概率大約為49.6%, 出現(xiàn)的最為明顯的現(xiàn)象是血小板低下以及不良反應82%, 統(tǒng)計換血前后膽紅素的含量,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碳酸氫根離子、血鈣離子、活化部分、pH值、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活酶在進行換血前后,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機械通氣下?lián)Q血療法治療極危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療效確切, 不良反應小, 值得臨床學者進一步研究。
機械通氣換血治療;極度危急;臨床
最快捷治療極度危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方法就是進行換血治療, 只有進行換血才能對于血液中致敏的紅細胞、游離膽紅素、抗體, 對溶血發(fā)生的減輕, 以及預防和減輕黃疸有重大的作用[1]。作者在此對本院新生兒科治療的15例比較危重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進行治療的資料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中進行研究的對象是從 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進行換血手術的新生兒。對于2.5 kg以上的新生兒, 并且患有高膽紅素血癥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換血治療的患者進行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新生兒科15例需要在機械通氣環(huán)境下進行換血治療的比較危急的高膽紅素血癥的足月的新生兒, 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在其生命體征達到了平穩(wěn)的狀態(tài)之后, 再對外周動靜脈實行換血手術, 對于換血前后的凝血功能、膽紅素、血鈣、血氣以及血小板等指標進行監(jiān)測、比較和分析, 對于機械通氣環(huán)境之下進行換血的效果及其產生的不良反應保持觀察。
1.3 機械通氣下?lián)Q血療法
1.3.1 血源的選擇 不明原因的高膽以及ABO 溶血紅細胞的洗滌選用O型以及AB型的血漿, Rh 溶血的選擇應當采用和母親相同的Rh 血型, 然而ABO型血型的選擇應當同新生兒相似。對于發(fā)生休克或者是肢體發(fā)生浮腫的情況應當對于血漿的配比比例應當適當?shù)奶岣? 但是對于肺出血或者是發(fā)生貧血的患者需要對于紅細胞的比例應當適當?shù)奶岣摺?/p>
1.3.2 換血的過程 對于呼吸機的參數(shù)要進行適當?shù)恼{整從而保證血氧保持穩(wěn)定, 在改善血氣之后再進行換血, 最少要進行2~3條外周靜脈的開通, 將患兒放在輻射臺之上, 對于呼吸機的管道進行固定, 密閉式的呼吸管需要接通, 盡量使吸痰時氣到內的壓力趨于平靜, 在進行換血之前必須要清理干凈呼吸道內部的痰液等異物, 保證其清潔性。如果患兒有抽搐或者是煩躁的現(xiàn)象應當給其服用1.9~4.1 μg/(kg·min)咪達唑侖保持其鎮(zhèn)靜, 采用外周動靜脈雙泵進行同步的換血,總換血的時間大約為2 h。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出現(xiàn)的情況 15例患者當中男8例, 女7例, 胎齡38~43周, 日齡4~11 d, 入院時體重2.5~3.8 kg, 其中有2例Rh不合溶血的患者, ABO不合溶血的患者有3例,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隔缺乏5 例, 不明原因2例, 合并感染9例(敗血癥1例, 臍炎2例, 臍炎合并肺炎2例, 臍炎合并敗血癥1例, 肺炎2例, 腸道感染1例)。需要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換血的基礎性疾病分別是:中樞性呼吸衰竭4例, 合并性的休克4例, 嚴重抽搐4例, 并發(fā)肺出血3例。
2.2 進行換血治療后的結果 通過機械通氣環(huán)境進行換血治療的15例患兒當中無死亡病例發(fā)生, 僅有4例患兒出現(xiàn)少量的肺出血, 其余的11例患兒都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出血現(xiàn)象。對于換血前后膽紅素的含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換出膽紅素的概率大約為49.6%, 患兒的癥狀明顯改善。
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療極度危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方法就是進行換血治療[2]。即使是出現(xiàn)了肌張力快速提高、呼吸困難甚至是暫停的, 在急性膽紅素腦病痙攣期, 如果實行換血治療的話, 仍然可能使得神經系統(tǒng)受到的損傷得到逆轉。但是在這個階段的患兒的病情大多數(shù)情況已經比較的危急, 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抑制與衰竭就需要通過機械進行通氣治療, 通過機械輔助盡可能的使得胸腔的負壓減少, 使得心臟充盈以及靜脈的回流得到減少, 從而降低心臟的輸出量以及使得血壓得到降低[3]。通過研究表明, 在機械通氣環(huán)境下進行換血治療的臨床分析能夠看出, 膽紅素的換出率達到了49.6%, 并且僅需要進行一次換血, 不需要進行二次換血, 效果顯著, 因此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綜上所述, 新生兒需要通過機械通氣進行換血治療的比較危重的患者, 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 生命體征比較平穩(wěn)之后再緊急進行換血治療相對比較安全, 對于膽紅素的換出效果比較好, 并且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的概率也比較小, 對于神經系統(tǒng)遠期的情況需要進一步進行觀察。
[1] 宴長紅, 江英, 何玲.應用輸液泵全自動控制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度黃疸的臨床觀察.江西醫(yī)學院學報, 2009, 49(5): 68-70.
[2] 邵肖梅 , 葉鴻瑁, 丘小汕 , 等.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 2011:298.
[3] 徐瑞峰, 吳珠明, 高紅霞, 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33例臨床分析.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1, 26(6): 392-395.
2014-07-31]
450053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