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椿
(江蘇省靖江市土橋初中,江蘇 靖江 214500)
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策略研究
吳洪椿
(江蘇省靖江市土橋初中,江蘇 靖江 214500)
耐久跑項目是中學體育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但由于耐久跑動作單調、枯燥,長時間跑很辛苦,多數學生對長時間單調的運動感到乏味,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導致了學生對耐久跑運動不感興趣。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分析了影響中學生耐久跑教學的因素,提出了在現有的條件下提高學生參與耐久跑教學的對策,以期培養(yǎng)學生對耐久跑的濃厚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1.1 研究對象
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查閱書籍及文獻資料等途徑收集了大量的有關信息,了解當前影響學生耐久跑厭學的因素,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
1.2.2 調查訪談法 通過對本校班主任、任課教師、體育教師以及部分學生面對面的座談和走訪,了解他們對耐久跑的一些看法。
1.2.3 問卷調查法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由學生填寫并回收,共計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5份,回收率98.3%,有效率100%。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收集的耐久跑問卷數據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處理,為研究結果提供有力支持。
2.1 學生耐久跑運動興趣的調查
調查得知,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存在一定的差異,感興趣的占26.8%,不感興趣的占33%,一般感興趣的占40.2%,感興趣人數占的比例很少,怕苦怕累現象較嚴重。尤其是在考試或比賽中,一些經歷或體驗過腹痛滋味和感覺的學生,大多有談 “虎”色變之感。
2.2 不愿參加耐久跑的原因調查
調查得知,2.1%的同學“怕影響學業(yè)”,43.3%的同學“不感興趣”, 39.2%“沒有時間”,“其他原因”的46.4%?,F在的體育設施環(huán)境條件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改善,受校園、社會體育文化的影響,籃球的“NBA”“CBA”,足球的“世界杯”等賽事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競爭劇烈、觀賞性強,他們對足球和籃球的關注程度和熱愛程度遠遠超過體育教師對他們的影響程度,加上耐久跑動作單調、枯燥從某種程度上淡化了耐久跑鍛煉身體的興趣。
2.3 學生參加耐久跑運動量調查
調查得知,53.6%的同學所跑的距離在“800~1 500m”“超過3 000m”的只有2.1%,20.6%的“不跑或其他”。有些同學只是偶然去跑步,在練習中有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節(jié)奏紊亂,胸部發(fā)悶,小腿發(fā)酸、發(fā)軟等癥狀的體驗,造成他們的心理恐俱,對耐久跑不感興趣。
2.4 每周參加耐久跑運動次數調查
調查得知,每周參加耐久跑運動的次數34.1%的同學只有1次。每周2次的有14.4%,每周3次以上的有14.4%,不跑的占37.1%,達到了最大的比例。缺乏競賽活動的誘發(fā),學生不易產生耐久跑運動的學習動機。
2.5 學生對參加耐久跑的反映調查
調查得知,53.6%的同學有些緊張,9.3%的同學很擔心,想逃避。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同學們在耐久跑鍛煉中方法不當,所有在練習、測試中往往出現畏懼心理,多數學生對耐久跑項目不感興趣,并抱有消極的態(tài)度,畏難情緒從根本上動搖了學生參加耐久跑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致使教學雙方不能較好配合,學生練習耐久跑似乎像被迫,從而更助長了耐久跑的畏難情緒。
3.1 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開展耐久跑的教學很困難,主要原因是學生對耐久跑的恐懼心理,這也和學生對耐久跑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關系。所以在教學之初,就應該對學生進行耐久跑理論知識的講解,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知識的灌輸,讓學生了解耐久跑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自覺參加耐久跑。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通過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如讓學生明白只有在耐久跑的練習中,通過克服困難,堅持到底才能達到預定的要求。
3.2 采用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當前的中學生體質較差,每個學生的體質都不一樣,在耐力跑練習中,要通過采用分層教學法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可以將學生按體能分成不同的層次,給每個層次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的制訂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標相結合,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現象發(fā)生。在練習中,教師要注意觀察,通過鼓勵性的評價和組間的流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抓重點,以中間層次為主,促進兩頭。使全班學生在耐力跑練習中出現熱烈競爭的局面,大家你追我趕,力爭上游,這樣的課堂氣氛正是教師所夢寐以求的。
3.3 掌握正確技術,減少體力消耗
要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耐久跑的練習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技術動作也是非常關鍵,在耐久跑的學習中,很多的學生動作出現錯誤,如“后仰跑”“坐著跑”“腳后跟跑”,這些錯誤動作不僅學生跑起來不舒服,而且在跑動過程中會增大體力消耗。所以應在練習中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同時還應該告訴學生耐久跑“極點”出現后的克服辦法,當“極點”出現后,應堅持繼續(xù)跑下去,同時注意加大呼吸深度,尤其是加大呼氣,減少呼吸次數,調整節(jié)奏,堅持繼續(xù)跑下去,難受的感覺就會減輕,讓學生在練習中通過自己的體驗,來正確掌握“極點”出現后的克服辦法。在耐久跑練習中,還應該讓學生明白體力分配的重要性,避免部分學生在耐力跑中開始快跑如飛,后程拖著腿跑的現象,教師通過對學生練習過程的速度監(jiān)控來分配學生的體力,積極鼓勵學生將跑的節(jié)奏與呼吸相配合,來減少體力的消耗。
3.4 加強趣味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耐久跑是一項長時間重復運動的項目,比較枯燥、單調,要想提高耐久跑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就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通過教學方法的變換,來提高耐久跑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中通過長短距離結合的各種跑、將變速跑、追逐跑、游戲跑等跑的形式結合起來,還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將各種跑與游戲結合,將枯燥乏味的耐力跑練習,變成有趣的耐久跑接力比賽。這樣,學生就會在輕松愉悅、不知不覺中完成相應的練習,練習的興趣就會高漲,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在耐力跑教學中,還可以將耐久跑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搭配,規(guī)定在學生完成相應的耐久跑距離后就可以從事喜歡的項目。通過學生喜歡的項目來吸引學生,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進行耐久跑的練習,從而使耐力跑的練習質量得到提高。這樣趣味性的耐久跑教學就會給學生一種新鮮的感覺,使學生覺得老師的“招多”“花樣多”,以多樣化、多變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也就會少了對耐久跑的恐懼心理,就會在平時的練習中自覺主動地進行耐久跑的體育鍛煉。
3.5 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避免運動損傷
耐力跑的練習對于中學生來說,運動量和強度都比較大,而當前的中學生體質較差,每個學生的體質都不一樣。所以在練習耐久跑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部分體質較差、平時不注意鍛煉和患有疾病的學生,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在練習前后和練習中都要注意觀察,通過面部表情和心率的檢測來判斷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負荷是否超標,還可以通過詢問學生,來了解學生的運動量。也可以在練習中告訴學生如何自我衡量運動量的方法,讓學生進行運動檢測,在耐久跑中自我調整運動量,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1] 師明.耐久跑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03(5).
[2] 常志明.談耐久跑訓練興趣培養(yǎng)[J].山東教育,2002(17).
[3] 馬宜敏.影響耐久跑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7).
[4] 趙兵.中學耐久跑的幾種趣味教學法[J].體育教學,2007(2).
G807.3
A
1674-151X(2014)01-095-2
2013-11-22
吳洪椿(1979~),中教一級,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