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多文
(甘肅省永昌縣第四中學 甘肅金昌 737200)
淺談中學大課間體育活動
——以甘肅永昌縣為例
呂多文
(甘肅省永昌縣第四中學 甘肅金昌 737200)
中學大課間體育活動是確保中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的一種有效方式,是在傳統(tǒng)課間操基礎上改進的有效的體育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課間操相比,大課間的體育活動時間長、活動內(nèi)容多不僅能夠調(diào)劑學生緊張的學習,還以其組織形式靈活、練習強度大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明顯的實效。對甘肅永昌縣中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將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好更高效,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大課間體育活動對于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大課間 體育活動
調(diào)研永昌縣所屬中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現(xiàn)狀,了解組織形式、學生參與率、學校重視情況、活動效果、育人育德功能等諸多要素。
2.1 研究對象
甘肅省永昌縣教體局所屬獨立高中、完全中學及九年一貫制初中部學校。
2.2 研究方法
2.2.1 問卷調(diào)查法
設計問卷,檢驗效度信度后對研究對象抽樣發(fā)放,其中學生問卷130份,回收116份,回收率89.2%,有效問卷110份,有效率84.6%。
2.2.2 文獻資料法
圍繞本研究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根據(jù)研究的目的、研究內(nèi)容的需要,在查閱大量體育學科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基礎上,要通過文獻資料、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等途徑收集大量的相關信息,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和方法依據(jù)。
2.2.3 訪談法
采用面談的方式,對永昌縣縣城及周邊10所學校的權威教師進行了交談,全面的了解體育大課間在其他兄弟學校開展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也明確了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3.1 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現(xiàn)狀
伴隨陽光體育的進一步開展,積極推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保障校園全面性體育活動的健康開展,我校確保學生每天1h的鍛煉時間,切實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雖然體育活動時間比以往的課間操時間長,但課間體育活動仍然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廣播體操,只在自由活動時增加了跳繩、羽毛球、踢毽等供學生練習,枯燥單一的活動方式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至于鍛煉強度達不到要求,我縣中學校園內(nèi)體育課間活動效果并不理想。
3.2 影響我校實施體育大課間活動面臨的主要問題
3.2.1 師資力量不足
體育專業(yè)教師人才短缺,其他任課老師輔助能力有限,從而限制了體育活動有序高效的進行。
3.2.2 器材短缺問題
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器材設備比較簡陋,體育器械缺乏器材室統(tǒng)一管理。
3.2.3 創(chuàng)新機制不夠深入
受主客觀要素影響,學校體育類經(jīng)費投入有限。另外,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心理、生理、運動技能方面也存在著差異性,而教師在體育大課間活動設計安排上,并沒有針對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育基礎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場地器材、季節(jié)氣候等情況編排合適的鍛煉項目,活動內(nèi)容單一,缺乏趣味性、娛樂性和競技性。
3.2.4 組織與實施不夠規(guī)范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
近幾年出現(xiàn)的體育大課間活動組織管理仍處在實踐探索階段,作為管理層對如何抓好大課間體育活動理解不夠深刻,因此對鍛煉內(nèi)容、質量、活動模式、組織形式等方面缺乏規(guī)范、科學和有效的監(jiān)管。
3.3 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建議
要探索體育大課間活動改革的前進方向,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的理論、活躍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來引導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項目的完善。學校要將體育大課間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很有必要在學校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大課間活動。
3.3.1 目標要明確
大課間體育活動要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為依據(jù),以“健身強體、育德促智、審美悅心、發(fā)展個性”為宗旨,要以學生群體活動為基礎,落實“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xiàn)“鍛煉的實效性、內(nèi)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樣性、參與的廣泛性、個性的塑造性及活動的趣味性、娛樂性和可選擇性”原則,為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實提高、創(chuàng)新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3.3.2 制度要保證
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以保障學校大課間活動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提升教師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建立評價激勵機制使體育大課間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
3.3.3 形式要多樣
在組織大課間活動中我校是以本年級體育教師為主、其他老師輔助工作,真正能起到年級活動全員老師參與,讓學生能感覺到組織有效方法得當??梢越M織班級間的拔河、接力跑(15人×200 m、15人×400 m、10人×800 m)班級球類(排球、籃球)比賽,接力過障礙、接力拼圖比賽等。組織以年級為單位的隊列隊形訓練、年級廣播操、隊列展示、年級間的各種比賽。輔之與全程錄像,班級間的經(jīng)驗分享等形式,使整個活動更加新穎,學生老師的參與度、重視度更高。讓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少了、統(tǒng)一組織活動參與積極性高了,班級為單位的活動少了,以年級間為單位的班級間競爭多了。這樣使得學生對班集體和年級的凝聚力大大增強了,對集體榮譽感提高了。使學生對大課間活動有了興趣,而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的鍛煉強度和效果都真正達到了標準。
3.3.4 體育教研組和級組的協(xié)作
體育教研組和年級組統(tǒng)籌協(xié)作,是抓好本年級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關鍵。首先前三次大課間安排是有年級組長帶領班主任統(tǒng)一安排的,主要抓好年級組織紀律性,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和集體榮譽感。例如年級間的方陣表演、年級間的拉歌比賽、年級間的站軍姿等等,來提升本年級的學生的紀律作風和集體榮譽感。這對本年級在其它的活動中都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3.5體育教研組的統(tǒng)籌安排
體育教研組組長在大課間中的統(tǒng)籌安排至關重要,首先組長與主管領導和教務處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其次組長對本學期任課年級教師大課間安排要有詳細的計劃書,同時對每個年級教師所上的大課間內(nèi)容要心中有數(shù)??傊褪且y(tǒng)籌安排大課間的教育教學工作,讓工作做得充分具體細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既調(diào)節(jié)了緊張學習,又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
3.3.6機制要健全
要建立以學校主要領導統(tǒng)帥,中層領導分年級管理,本年級任課教師主抓活動方案和實施,班主任協(xié)助管理學生,其他體育教師和體育骨干輔助的有效機制。還應建立讓學生人人參與,層層落實,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
搞好大課間活動的意義深遠,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利用和開發(fā)課外體育資源,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學校管理機制的健全是保障大課間活動的先決條件。
(2)合理安排年級為單位的大課間活動時間是學生參與運動的必要條件。
(3)體育教師組織合理有效的大課間活動是保證學生體育鍛的質量條件。
(4)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組織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大課間活中學生的興趣條件。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R].2008-12-10.
[2]周鳳施.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理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26(6):713-716.
[3]張蕾.關于構建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2):55-58.
[4]黃顯良.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應注意的問題[J].體育教學,2006(5):56.
G633.96
A
2095-2813(2014)10(b)-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