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偉,呂紅芳,邊宇
(1.星海音樂學院體育部,廣東 廣州 510500;2 許昌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3. 華南理工大學 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1)
美國大學體育的萌生與機制分析及對我國大學體育的啟示
劉艷偉1,呂紅芳2,邊宇3
(1.星海音樂學院體育部,廣東 廣州 510500;2 許昌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3. 華南理工大學 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1)
基于大量一手文獻的翻譯、整理,從公共體育、專業(yè)體育和課外體育三個方面,闡述美國大學體育的創(chuàng)建歷程。在此基礎上,從合理性、合法性層面,揭示美國大學體育構建的內部機制。體育思想的轉變?yōu)槊绹髮W體育的萌生提供了動力來源,并通過合理性、合法性的構建指引、規(guī)約了美國大學體育體系的構建;由此得到的啟示是大學體育改革和發(fā)展必須有先進的體育思想為基礎、以完善的制度為保障。
美國大學體育;萌生;機制
美國大學體育一直是我國體育學習和研究的焦點,諸多學者從不同層面對其發(fā)展歷程及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以期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然而,美國大學體育萌生于何時?誘發(fā)其萌生的動力機制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學者卻鮮有關注。顯然,要學習、借鑒美國大學體育,固然需要現(xiàn)狀調查,但同樣也需要追本溯源的歷史分析,否則就無法看到一個真實的美國大學體育。
在我國已有的相關論著中,暫無有關美國大學體育萌生具體時期的系統(tǒng)性論述,大多學者在介紹包括大學體育在內的美國體育時,均以1900年的美國“新體育(New Physical Education)”運動為開端,如譚華教授的《體育史》[1]和徐元民教授的《體育史》[2]。但筆者認為,拋開美國體育萌生的具體時期不談,就大學體育而言,應將1860年代作為其萌生的具體時期,而非1900年代。
美國大學體育之所以產生于這一時期,主要原因是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在19世紀下半葉出現(xiàn)的非宗教傾向和先進教育思想的傳播。因為在此之前,對學校體育推廣阻礙最多的是清教徒思想對體育鍛煉的反對,以及盛行于18世紀的官能心理學(Faculty psychology)的觀點:“體育所涉及的器官功能、肌肉力量、營養(yǎng)等完全可以交由身體自己發(fā)展?!弊⑨將偃欢?,基于19世紀中葉美國民族主義精神形成、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形成,宗教權利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的地位被顯著弱化,為大學體育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實踐層面的基礎。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觀點則提供了理論方面的引導。如斯賓塞教育學說使人們開始注意到體育鍛煉作為學校體系組成部分的可能性;杰弗遜(Tomas Jefferson)總統(tǒng)認為體育有必要成為國民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
1.1 公共體育的誕生
1861年,馬薩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MA)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大學體育部(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并開設了全美第一個有組織的大學公共體育課程[3]。基于此,美國大學公共體育的組織機構管理、課程設置、教學實施與體質健康測評紛紛被建立起來。
在管理方面,大學開始將體育部作為學校的正式組成部門。例如體育部管理者的薪金開始由學校支付,在此之前主要由學生負擔;學校開始要求學生每周不定時來體育館鍛煉四次,而之前則沒有任何相關要求[4]?!敖刂?915年,高等學校中有252所大學效仿阿姆赫斯特大學體育部、海明威體育館的模式管理大學體育,占當時大學總數(shù)的95%”[5]。
在課程設置方面,阿姆赫斯特大學和哈佛大學創(chuàng)立的體育課程成為全美大學體育課程的模板,使大學體育的課程的推廣速度得到了顯著提升?!?887年,在美國272個主要城市中,把體育列入教學計劃中的學校只有7%,而1890年增至29%,1892年增至54%。[6]”
在教學實施方面,阿姆赫斯特大學的體育課開創(chuàng)了在一節(jié)體育課中安排多個活動內容的教學形式。在此之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體育課程在內容上均由單一的活動內容組成。例如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聘任體育教師的圓山學校(Round Hill School),它的體育課程內容只有德式體操。哈佛大學實施的“七步”教學法被紐約市體育學校、衛(wèi)生研究所寫在教學指南手冊中,建議紐約所有開設體育課的學校仿效。
在課程評價方面,希區(qū)柯克開創(chuàng)的人體測量學成為大學體育課實施效果的評價標準。希區(qū)柯克細致的測量每個學生的年齡、體重、身高、手指伸展幅度、胸圍、肺活量和體力測量(以引體向上的次數(shù)來反映),從入學第一天到畢業(yè),所有的學生都有經(jīng)過五次這樣的測量。這些數(shù)據(jù)成為體現(xiàn)體育課程價值與功能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此后沙金特在希區(qū)柯克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體力測量的先河,并受到了希區(qū)柯克的大力支持。
1.2 專業(yè)體育的形成
在組織化大學公共體育課程出現(xiàn)的同年(1861年),美國第一個體育師資培訓機構——體育師范學校(Normal Institute for Physical Education)由路易斯(Dio Lewis)在波士頓創(chuàng)建,標志著美國大學專業(yè)體育的開始。該校也是美國第一所按年級編制的體操師范學校,開設的課程有解剖學、生理學、衛(wèi)生學、體操和口令,每期課程為9周,帶領美國專業(yè)體育走上了以私立師范學校為主的發(fā)展道路,例如在其影響下開辦的代表性學校有威廉·安德森博士于1886年開辦了布魯克林體育師范學校(Brooklyn Normal School for Physical Education)。在這一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體育師資培訓機構是位于麻省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會干事??茖W校(YMCA Training School),它于1887年開設了體育系(department of physical training),沙金特的矯正體育和他改造、發(fā)明的體育器械被這所學校采納。但是,這所學校與當時的其他體育師資培訓機構有明顯的不同:首先,它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其目的是培養(yǎng)基督教干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體育教師;其次,他的主要領導者是“新體育”思想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古利克(Dr. Luther H. Gulick),這使得它的體育理念與當時的其他體育師資機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特征使其成為美國大學體育下一階段發(fā)展的主要發(fā)源地。
1.3 課外體育的建立
組織化、制度化大學體育課程的誕生,自然也促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學課外體育。第一個組織化的課余體育訓練開始于阿姆赫斯特學院,其創(chuàng)始人希區(qū)柯克博士在1881年的校務委員會報告中陳述了開設體育課余訓練的目的與依據(jù):“從阿姆赫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80年的歷史中可以看出,體育已經(jīng)不僅僅是肌肉活動,它不僅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臟器官有益處,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體育活動從緊張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如果去除單調的軍事訓練,按照合理規(guī)則進行的話,那么體育完全就是一種愉快的修養(yǎng)和優(yōu)美的運動[7]”。希區(qū)柯克博士的做法得到了一些東部學校的支持:“這種(希區(qū)柯克)模式在19世紀80年代成為許多大學確立的組成部分[8]”。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沙金特也開設了組織化的課外體育訓練,但其目的是為體育能力特別強和特別弱學生設置特別體育訓練計劃,而非休閑娛樂,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新英格蘭地區(qū)的大學,紛紛效仿的沙金特的做法。
在校際競賽方面,第一個由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組成的體育協(xié)會于1882年在哈佛大學成立,目的是對學生運動員參與比賽的條件、時間和次數(shù)進行約束和限制。該協(xié)會還促成了1883年首屆全美大學校際運動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學校與學生聯(lián)合管理校際競技運動的開始,創(chuàng)建了美國大學校際競技運動管理模式的雛形。由此,籃球、足球等項目逐漸擺脫了“暴力、野蠻”,成為社會和教育機構承認的體育運動形式。
一般意義上,我們認為是思想的引導,規(guī)約著社會實踐的變革,也就是說,是體育思想的轉變引起了大學體育實踐層面的變革。然而,體育思想轉變是通過什么樣的機制引發(fā)了美國大學體育的萌生?馬克思·韋伯的合理性、合法性理論體系為我們提供了探尋答案的路徑。
合理性、合法性概念是由馬克思·韋伯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首次提出,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學術與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等著作均是以合理性概念作為解剖刀對不同研究對象進行解析[9]。就二者的關系而言,合理性關注的是“如何構建一個合理的體系”,合法性是“誰有資格來構建、運行、管理一個體系”?;诖?,我們以合理性、合法性概念作為分析工具,對體育思想轉變與美國大學體育萌生之間的作用機制進行分析。
2.1 大學體育合理性的構建
由合理性概念的界定可知,大學體育體系的合理性主要由理念合理性、內容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和評價合理性四個元素組成。
2.1.1 理念合理性
希區(qū)柯克等人的學說提供了體育的理念合理性:首先,他們提出身體健康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的前提和基礎,而體育鍛煉則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手段,因此學校有責任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途徑;其次,他們證明了體育鍛煉能夠消除學生因為緊張的學習而帶來的心理壓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三,體育鍛煉可以培養(yǎng)人們在運動方面的特殊智力;第四,體育鍛煉可以矯正身體上的缺陷?;谶@些體育理念,希區(qū)柯克等人成功地構建了大學體育理念的合理性。
2.1.2 內容合理性
在19世紀中葉以前,由于體育在理念層面的合理性無法確立,所以內容合理性也就無從談起。而當希區(qū)柯克等學者確立了大學體育理念的合理性,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體育內容的合理性。也就是說,什么樣的體育內容是實現(xiàn)那些體育理念的合理途徑?
在希區(qū)柯克等學者的體育理念中,增進健康是體育最主要的特征,這決定了他們在構建內容合理性的過程中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形式化的個人體育為主,二是對游戲和競技運動等運動的排斥。通過前文的考察可知,事實正是如此:希區(qū)柯克等學者所采用的體育內容多是在德式與瑞典形式化體操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融合和發(fā)展,形成的一系列體操體系,如柔軟體操、輕體操、沙金特體系等。同時,由于游戲和競技運動并不包含維護健康的知識,也很難對其在體質健康促進方面的效果進行客觀的測評,所以他們大多不支持以游戲和競技運動為主的體育內容,路易斯對游戲和競技運動持明確的反對態(tài)度。
2.1.3 形式合理性
在確定了理念合理性和內容合理性之后,隨后的問題就是形式合理性。也就是說,通過什么方式才能把體育的理念與內容正確、有效地傳播給學生?在希區(qū)柯克等學者看來,體育的內容以衛(wèi)生學知識和體育鍛煉的方法技能為主,因此,合理的大學體育形式應該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通過形式化的反復練習,逐漸掌握各種體育鍛煉的知識、方法和技能,進而具備促進個人健康的能力。雖然這種形式極大地抹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形成個人運動體驗的可能,使所有的體育知識都成為一個個刻在教科書上的教條,但從宏觀上看,希區(qū)柯克等學者畢竟為體育理念和內容構建了一套規(guī)范化的傳播體系。
2.1.4 評價合理性
當學者們以體質健康的理念為基礎,構建了大學體育在理念、內容和形式上的合理性之后,最后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健康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什么樣的評價標準才能客觀反映健康的狀態(tài),繼而確定大學體育的實際功效?從前文的考察可知,希區(qū)柯克博士和沙金特博士分別開創(chuàng)了體質測評和體力測評的先河。這種開創(chuàng)性的努力并不是這些學者偶然的興趣,而是完成大學體育合理性構建的最后一個必要條件。從二者創(chuàng)建的測評體系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健康測評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是通過自我測評數(shù)據(jù)的對比,發(fā)現(xiàn)不同體育鍛煉形式對健康的促進效果。例如希區(qū)柯克博士通過對每個學生每年的體質測試,使他們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發(fā)展狀況。二是建立在一個有關體質健康“模型標準”,通過個體實際數(shù)據(jù)和“模型標準”的對比,確定個體的健康程度。例如在1893年的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上,沙金特就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測量數(shù)據(jù),制作、展出了兩個真人大小的美國大學男生、女生的“模型標準”,以此向人們展示他在體質測評方面的工作。
綜上所述,通過對大學體育理念、內容、形式和評價四個方面合理性的構建,以希區(qū)柯克和沙金特為代表的學者在理念層面完成了大學體育體系的構建,回答了有關大學體育體系“如何做”的問題。然而,僅僅解決了“如何做”的問題無法構建完整的大學體育體系,由前文有關合理性、合法性概念的考察可知,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要素,大學體育體系得以運轉。也就是說,希區(qū)柯克等學者在構建美國大學體育體系合理性的同時,還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合法性,解決了“由誰去做”的問題。
2.2 大學體育合法性的構建
在美國大學體育萌生的形成過程中,希區(qū)柯克、沙金特等學者充當了秩序與制度的創(chuàng)建者與維護者。那么,他們是如何為此構建正當性與權威性,繼而使整個體系具備合法性?
2.2.1 人才合法性
要使一個教育體系具備合法性,首先就要確定這個體系可以培養(yǎng)出人才。那么,就大學體育而言,究竟掌握了哪些專業(yè)知識和專門技能才算是人才?路易斯和沙金特通過他們所創(chuàng)辦的首批體育師資培訓機構,向人們詮釋了“體育人才”的意義,進而為體育體系合法性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根據(jù)路易斯和沙金特師資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可以看出,可能成為體育人才的人,既不是運動健將、也不是具有廣博知識和教學能力的教育家,而是具備生理學、解剖學、衛(wèi)生學等具有明顯醫(yī)學傾向的人。從歷史的角度看,這種體育人才觀顯然是片面的,但對于希區(qū)柯克等人所建立起來的以體質健康為根本的體育體系而言,這種人才觀與其體育理念是完全統(tǒng)一的。在規(guī)范了人才合法性之后,希區(qū)柯克等學者繼而構建了權威合法性。
2.2.2 權威合法性
大學,乃至整個學術界,都是一個需要權威的領域。因為學術制度需要學術權威來制定和維護。權威基于他們令人信服的學術造詣,在獲得一般學者和知識分子賦予的強大學術權力后,肩負起維護、促進甚至改變學術制定與規(guī)范的責任。那么,什么樣的學者才能稱之為權威?這顯然建立在每個時期不同的人才觀上面。因為權威首先應該是人才,然后才能通過不斷的被認可,繼而成為權威。
由上文可知,希區(qū)柯克等學者在確立人才合法性時,規(guī)定了只有熟練掌握了生理學、解剖學和衛(wèi)生學等相關知識和能力的人,才能被看做是人才。也就是說,只有首先成為滿足上述條件的人才,才有可能成為這一時期的體育權威。基于此,從醫(yī)學院畢業(yè)的學生或是從事醫(yī)學領域研究的學者,顯然比其他相關類型的學者更容易成為權威。事實正是如此,在希區(qū)柯克等代表性學者中,幾乎都是從醫(yī)學院畢業(yè)或具有明顯的醫(yī)學研究傾向。例如希區(qū)柯克與沙金特都是醫(yī)學博士,而沙金特在創(chuàng)辦全美第一所體育師資培訓學校時,所聘任的教師幾乎全是當時著名醫(yī)師和醫(yī)學博士:如解剖學的霍肯斯(H. Hoskins)博士,生理學的卡特斯(Josiah Cuttis)博士,衛(wèi)生學的錢寧(Waltar Channing)博士。另外,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畢徹女士會認為醫(yī)學在維護健康方面的能力大于體育,并提出“如果學生身體虛弱的或是在練習中產生任何不良反應,體育教師應立即尋求醫(yī)生的幫助[10]”。在這些理念的影響下,希區(qū)柯克等學者自然成為這一時期的權威,繼而擁有了構建制度合法性的權利。
2.2.3 制度合法性
“制度”只是人類思考與思想的產物,不具備建立和維護任何制度的能力。因此,這里所說的“制度”權利,實質上是指“學術權威”的權利。也就是說,在19世紀50年代以后,學術權威具有法律賦予的制定和維護大學制度的權利,由他們所制定的制度,自然是合法的。事實正是如此:希區(qū)柯克是阿姆赫斯特大學體育部主任,沙金特是哈佛大學體育部主任,路易斯是第一個體育師資培訓機構的開創(chuàng)者和校長。
從上述考察可以看出,希區(qū)柯克等學者通過“人才——權威——制度”的路徑,形成了邏輯上的自治,賦予了自己構建制度合法性的權利,也最終解答了“誰有資格構建、管理體系”以及“人們?yōu)槭裁匆脑擉w系”的問題。
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大學體育萌生的直接動力來源是體育思想的轉變,而體育思想的轉變對美國大學體育萌生的機制是合理性、合法性的構建。希區(qū)柯克、沙金特、路易斯等學者以他們的學說為核心,構建了大學體育體系在理念、內容、形式和評價方面的合理性,提供了大學體育體系萌生的價值基礎;“人才合法性——權威合法性——制度合法性”的路徑,構建了與大學體育體系合理性相統(tǒng)一的合法性,繼而使這個體系得以確立并運轉起來。當然,從歷史的眼光看,這一時期的大學體育忽視甚至否定了體育的教育功能和價值,繼而使整個大學體育體系存在明顯的歷史局限性,而這正是美國體育進入20世紀后首要解決的問題。
綜觀美國大學體育創(chuàng)建歷程,可以得到的啟示是大學體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是必須以先進的體育思想為基礎、以完善的制度為保障。因為如果沒有希區(qū)柯克等人的開創(chuàng)性思想,美國大學體育不可能突破宗教和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藩籬,構建出自身的合理性。同時,如果希區(qū)柯克等人沒有創(chuàng)建出具體的大學公共體育、專業(yè)體育和課外體育實施管理制度,其先進的體育思想也只能停留在理念層面。但反觀我國大學體育研究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有關思想層面的研究多被冠以“務虛、空談”的帽子,而制度層面的探究也常因諸多“紅線”而舉步維艱。因此,如何促進我國本土體育思想的發(fā)展以及大學體育制度層面的改革,將是影響我國大學體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譚華.體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20
[2] 徐元民.體育史[M].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2005(1):187
[3] D B Van Dalen.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al, Philosophical, Comparative [M]. 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Inc, 1971: 376-377
[4] 今村嘉雄[日].歐美體育史[M]. 成都:成都體育學院翻譯小組.1976:88
[5] D B Van Dalen.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Inc, 1971.: 400
[6] 今村嘉雄[日].歐美體育史[M]. 成都:成都體育學院翻譯小組.1976:101
[7] D B Van Dalen. 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 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Inc, 1971: 378
[8] 今村嘉雄[日].歐美體育史[M]. 成都:成都體育學院翻譯小組.1976:131
[9] 陽海音.論馬克思·韋伯的合理性理論[J].世紀橋,2008(10):63
[10]D B Van Dalen.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 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Inc, 1971: 401
Initiation of U.S. College Sports and its Mechanism
LIU Yan-wei; LU Hong-fang;BIAN Yu
(1.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0,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XuChang University, HeNan, Xuchang 461000,Chin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
This thesis explains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sports establishment in United States on the basis of translation and collection of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orts,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Theref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ports establishment in United States can be reveal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The conclusion drew from this thesis is that 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ideology motivates the emergence of university sports in United States. What's more, university sports in United States defin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The inspiration drew from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ports must be based on advanced sports ideology and guaranteed by perfect system.
United States College Sports, initiation, mechanism
2013-10-11
劉艷偉(1979-),女,河南周口人,講師
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
G80
A
1007-323X(2014)01-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