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江
摘 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的課堂教學需要一種平等,寬松,和諧和民主的氛圍。個體潛在的動力在于興趣,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之一。所以,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的教育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積極的學習,主動的學習,愉快的學習。在我看來,創(chuàng)造高興、歡快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有效、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趣味英語教學的最主要的問題。運用有效靈活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把玩,學,用結為一體,從而達到激發(fā)孩子從興趣中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072-01
一、歡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是興趣學習的基礎
上課期間的學習氣氛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氣氛。歡快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以達到每個人都可以輕松的學習,歡快的學習。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讓學生慢慢的體會到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好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上課的時候老師應該用盡可能多的風趣幽默的,充滿懸念的,充滿誘惑的,抑揚頓挫的語言,并以豐富的手勢,表情和肢體語言來配合組織課堂教學。只有在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氣氛中,同學們才能懷著歡快輕松的心情進行學習。因此,為了使同學們變興趣為動力,更多地加強同學們學習和使用英語的能力,我們必須使用和發(fā)現更多的手段來創(chuàng)造課堂氣氛,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增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們應拋棄傳統的乏味的教學方法,積極發(fā)掘教材,大膽創(chuàng)新,運用輕松多變的、充滿樂趣的教學方法于教學之中,以此培養(yǎng)同學們的興趣,保持同學們興趣,強化同學們的興趣。
1、使用直觀正確的方法
眾所周知,認識是先從具體再到抽象的,為了讓同學們學生產生濃重的樂趣,在同學們的腦海中形成最直接的印象,須在教學中使用最直接的方法。懸掛圖,簡筆畫,教具等等是最直接的方法。對于教學實物,解釋其特點和使用,讓同學們互相問答,反復練習,掌握英語學習的側重點以達到應該學會的知識。
2、掌握學習語言的必要技巧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方面活動,教師應當注意對教學信息上傳下達的正確性和時效性。如果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對即將要傳遞的教學信息進行重組和創(chuàng)新,把要學習的知識轉變成多層次的,有順序的智慧進行傳遞。在知識的傳授上用直接簡明的語言傳達給同學們,帶動學生戰(zhàn)勝困難,努力思考,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吸納信息,把所學習的知識轉換為自己的智慧。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使用例如幽默,歌曲,游戲,故事,表演,肢體語言,易記口訣等方法或手段。
3、營造情景活動,輕松教學
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建一些日常使用的情景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買東西,問路,撥打電話,醫(yī)院就醫(yī)等日常交際用語。反復的表演就是反復的鞏固。表演幾遍以后,學生們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逐漸的學習和應用了新的句型。這么做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而且還使同學們掌握了實際使用英語和口語的能力,加深了同學們對英語課堂學習的印象。增開第二教學課堂,拓展同學們視野、培養(yǎng)同學們學習的興趣、促進同學們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課外學習實踐過程的時候,本著“實踐動手性、可運行性、趣味性、自主學習性”的基本原則,有計劃,有目標的組織和同學們年齡水平,學習能力水平相仿的英語學習活動。利用教室的空余空間或者黑板的角落組織同學們舉辦英語專欄,英語學習,英語黑板報等等,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英語講故事,英語猜謎,英語笑話以及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形式。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熱情,動員同學們努力準備,積極參加。當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時,同學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被調動起來,就會主動的,充滿興趣的學習。
二、融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興趣學習的動力
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基礎在于形成較好的課堂氣氛和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同學們學習英語興趣的動力所在。教與學是課堂矛盾結合體,老師和同學們如何處理師生關系對同學們學習的知識和老師們完成教學目標是息息相關的。中學年齡段的學生們具有很強的親師性,如果他們從心里對某個科目的老師有好感,便對這位老師所教授的課目有興趣,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門課程。反而言之,如果他們從心里就討厭某一科目的老師,他們也就不想去學習這門科目。這種現象在學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老師們要深入同學們群體中,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從內心關注同學們的愛好興趣和同學們的情緒變化,時時刻刻愛護同學們,關心同學們,尊重同學們,有目標的幫助同學們。
首先,大部分的人普遍存在一種心理需要,即想要得到他人的愛。同學們在家有家人關愛,到學校之后,老師們很自然也是必然的會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人,所以老師們的言行舉止,即使是無意的點頭,或者是一個贊賞的微笑,在同學們的看來都是一種關愛或鼓勵。其次,班級里有優(yōu)秀的同學也有“不優(yōu)秀”的同學,即所謂的差生,也就是成績不好的同學,對于這些同學我們不能冷落他們或者是歧視他們,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機會都是相等的,成績有好有差,但是課堂上不存在有好有,每一個學習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身上都存在著我們發(fā)現或是沒發(fā)現的閃光點。再次,關注同學們在學習上的各種變化,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不管是進步還是表揚。表揚進步的同學繼續(xù)努力,鼓勵退步的同學不要灰心,英語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不可以缺少鼓勵的話語,幫助學生獲得收獲的成就感,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習慣。
總而言之,老師們要善長于“查漏補缺”,即帶動成績好的學生,不放棄成績差的學生。老師在同學們的看來不僅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師長,更是他們無話不談的親密伙伴,亦師亦友的關系是老師們最希望看到的學習過程。
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fā)和增加同學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將課堂教學活躍起來,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學的質量才能提高,才會獲得美好的教學效果,英語的教學才會獲得更加美好的前景。我們的同學們才會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教育學》凱洛夫主編
[2] 李庭薌.《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樂飛燕.《任務型教學的理解與運作》中小學英語的教學與研究(6期).2003.
[4] 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上海外語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