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培
在尚沒有空調(diào)及電風扇的年代,手搖扇曾是人們在酷暑伏天里最好的納涼祛暑熱的方法。
扇子,古人戲稱為“搖風”,及“涼友”。舊時有首“扇扇有涼風,夜夜拍蚊蟲,人若向我借,要過六月冬”的民謠流傳最廣,也是我年少時的民謠,其充分體現(xiàn)了老百姓對扇子的喜愛。扇子品種眾多,因富貧人家生活條件各異,使用的扇子也不盡相同。那生活較富裕些的人家多用宮扇、絹帛扇、羽毛扇、折扇,較貧苦的百姓家多用極便宜的大芭蕉扇及竹扇。一般的習俗是:文人墨客名伶雅士們愛使用折扇,除為欣賞由名人題詩及繪畫的扇面外,其使用的扇骨亦最有講究,分為象牙、檀香、牛角、竹骨等各品種,那扇骨上還都講究雕刻上吉祥圖案吉祥祝語以及自己的姓名字號。那大家閨秀們多愛手持一把帶有絹畫的宮扇或小巧的香味折扇,宮扇也稱團扇,因其為圓形,有全家團團圓圓的喻義。團扇搖起來較省力氣,也較有“檔次”,團扇最盛行于晚清,慈禧太后最愛用這種團扇,我曾見過有一張團扇掛在慈禧脖子上的照片。
那四合院大雜院里的老人及男女最愛使用名為大芭蕉的大扇子,這種扇子約一尺多見圓,系用蒲葉制成的,有個手持柄,人們徐徐搖起來,又涼爽,又舒適。
炎熱的夏暑天古往今來使用大芭蕉扇等扇子扇風,不僅可清熱祛暑驅(qū)除蚊蠅,更有利于身體健康。經(jīng)常手搖扇子通過活動手臂手腕與肌肉,能夠有效地促進肩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及改善肌肉肌腱等組織的功能,對防治肩周炎有良好的療效;中老年人常搖扇不僅鍛煉了肌肉及骨骼組織,還能有效地增強腦組織的活力,提高大腦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減少腦溢血等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手搖扇子最大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控制風速的快慢和風力的大小,從而能夠避免電扇空調(diào)因風量大,風速猛引起頭痛疲勞失眠等疾病,以及因空調(diào)冷氣襲人對周身關(guān)節(jié)肌肉的傷害。
盛夏酷暑手執(zhí)一把風扇徐徐搖之,“舉處隨時消暑熱,動來常伴有清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