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星際穿越
英文名:Interstellar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 喬納森?諾蘭 / 克里斯托弗?諾蘭
主演: 馬修?麥康納 / 安妮?海瑟薇 / 杰西卡?查斯坦 / 邁克爾?凱恩
類型: 科幻 / 懸疑 / 冒險
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近未來的地球黃沙遍野,小麥、秋葵等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不再像從前那樣仰望星空,放縱想象力和靈感的迸發(fā),而是每日在沙塵暴的肆虐下倒數著所剩不多的光景。在家務農的前NASA宇航員庫珀接連在女兒墨菲的書房發(fā)現(xiàn)奇怪的重力場現(xiàn)象,隨即得知在某個未知區(qū)域內前NASA成員仍秘密進行一個拯救人類的計劃。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現(xiàn)神秘蟲洞,NASA借機將數名宇航員派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在布蘭德教授的勸說下,庫珀忍痛告別了女兒,和其他三名專家搭乘宇宙飛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三顆星球考察。
他們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絕望而孤獨角落,總有一份超越了時空的篤定情懷將他們緊緊相連……
作為一部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天體奇觀的展示便是影片光鮮的外衣。無論是氣體巨人土星美麗的圓環(huán),球狀蟲洞中被引力透鏡扭曲的星云影像,抑或巨大黑洞外旋轉的吸積盤如熠熠發(fā)光的絲帶,以及類地行星上的滔天巨浪和冰云萬里凝,無一不讓人屏息或驚嘆。從本片的設定可以看出試圖成為一部硬科幻經典的決心。并不過分夸張的生態(tài)惡化,距離現(xiàn)在并不遙遠,由于人類衰亡而導致的科技停滯,舍棄了華而不實設計感的宇宙飛船,都十分真實而合乎情理。太空中主動的消音,行星上探測到的水和氨氣結晶,也都符合科學原理。不能夠解釋的部分則統(tǒng)統(tǒng)推給了“他們”——身份不明而掌握著未知力量的地球的援助者。
從洪荒時代起,人類便從未停止過對頭頂星空的眺望。遙遠的群星一直指引并見證著人類文明的成長,拉近著二者之間的距離。影片開端主人公眼前那一片廣袤的翠綠田野,和結尾處飛船所奔向的浩渺繁星之所在,正是代表著人類文明兩極的意象——老去的故土與新的理想鄉(xiāng),文明古老開端的農業(yè)與最先進科技凝結的星際旅行,過去與未來。庫珀的歷險便是從這片田野開始,最終投身太空。他的背后,是無數個在泥濘中也要仰望星辰的少數人;他的所及,是無數先驅智慧與意志拓展的疆界。庫珀的胸腔里,跳動著的是兒女和人類共同的未來。
不知本片是否借助這個愛與守護的主題有所隱喻,卻隱約能從中體會到一點人與地球相似的羈絆。浪跡天涯后落葉歸根,甚至出師未捷的狐死首丘,相比山河破碎下背井離鄉(xiāng),總會多一份歸宿感的慰藉。探索,征服,殖民,四海為家,固然豪氣萬丈,但以目前科技水平看來,踏出家門卻仍尚需時日;而與此同時,人類的家園卻至少已是疾在腠理,不可不醫(yī)。倘若沒有像電影中這般得貴人相助,近距離開個傳送門,附贈科學入門手冊,恐怕最后豪情盡失,惟余悲哀而已。也許,我們早晚要面臨離開,但愿我們能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好,也但愿這個原因不是我們自己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