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崇波 曾科學
(1廣東省東莞南華婦科醫(yī)院 東莞523770;2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 廣州510095)
子宮瘢痕部位妊娠是剖宮產后一種遠期并發(fā)癥,隨著剖宮產率的升高,其發(fā)生率也有升高的趨勢,而對其治療的方法包括保守及手術治療等多種方式,達到早期有效治療及安全治療是必要的前提條件[1]。本文就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2月~2012年4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38例子宮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甲氨蝶呤肌內注射組)和觀察組(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組)各19例。對照組19例患者中,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9.6±4.2)歲;停經時間 39~72 d,平均(43.8±4.9)d;距前次剖宮產時間 8.0~73.5個月,平均(37.3±3.9)個月;包塊直徑 1.8~7.4 cm,平均(4.1±0.7)cm。觀察組19例患者中,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29.8±4.1)歲;停經時間 39~73 d,平均(44.0±4.8)d;距前次剖宮產時間 8.0~74.0個月,平均(37.5±3.8)個月;包塊直徑 1.8~7.5 cm,平均(4.2±0.6)cm。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停經時間、距前次剖宮產時間及包塊直徑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甲氨蝶呤肌內注射進行治療,以甲氨蝶呤1 mg/kg肌內注射,總量不宜超過200 mg。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在超聲引導下以甲氨蝶呤30 mg穿刺注射于孕囊。同時兩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并密切監(jiān)測效果,不滿意者可在間隔1~2周后再次用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β-HCG降至正常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3 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治療2周內β-HCG降至正常,且包塊顯著縮小至1個月消失,同時其他檢查均示正常;有效:患者治療2周~1個月β-HCG降至正常,且包塊顯著縮小,同時其他檢查均示持續(xù)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要求[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中計量資料有年齡、停經時間、距前次剖宮產時間、包塊直徑、β-HCG降至正常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進行t檢驗,其他數(shù)據(jù)均為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軟件包為SPSS16.0,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β-HCG降至正常時間、包塊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β-HCG降至正常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β-HCG降至正常、包塊消失、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者β-HCG降至正常、包塊消失、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S) 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
剖宮產后瘢痕部位妊娠對于患者的不良影響較大,可導致陰道大量流血以及晚期的子宮破裂,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較難處理的異常妊娠,治療本病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類。而對于不同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的綜合評估除包括包塊及β-HCG改善情況外,治療的安全性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3]。而臨床中對于甲氨蝶呤在本病治療中的效果基本得到肯定,但是對于運用不同用藥方法產生效果的差異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4]。
本文就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并將其與采用肌內注射方式進行用藥的患者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升高;同時β-HCG降至正常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說明其效果較佳的同時顯效速度也相對更快;而對其安全性的評估則顯示,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對更低,說明其安全性也值得肯定。分析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綜合優(yōu)勢更為明顯的原因,有研究報道認為,更為有效的針對性用藥、直接作用于病灶等有效地減小了藥物對機體其他部位的不良影響,且局部病灶用藥的方式更有利于藥物發(fā)揮藥效[5~6],因此效果也更佳。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臨床療效好且顯效快,值得臨床應用。
[1]劉晶華,冷維春,張曉紅,等.超聲引導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中藥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6):5 811-5 812
[2]孟曉濤,趙莉萍,陳浩,等.經陰道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與宮頸注射治療未破裂型異位妊娠的對比研究 [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1,19(5):329-332
[3]李芳,黃德益.經陰道超聲引導下甲氨蝶呤穿刺介入與單次肌注治療未破裂異位妊娠的療效比較[J].海峽藥學,2010,22(4):97-99
[4]李仲霞.子宮瘢痕部位妊娠56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16):3 486-3 487
[5]李玲.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25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3):1 695-1 696
[6]謝茹.剖宮產瘢痕妊娠22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