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黃麗
摘 要:通過論述理化檢測方法、色譜法、光譜法、介電譜法、電子鼻和電子舌等的原理及其在山茶油鑒偽中的應用情況,對比分析了這些檢測方法的優(yōu)劣,評價了檢測效果,并展望了化學計量法結合儀器分析的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山茶油;摻假檢測;純油樣;化學計量法
中圖分類號:TS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1-0009-02
山茶油是我國特有的油料,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用植物油脂,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一直作為皇家宮廷御膳的專用油,具有“長壽油”“油中之王”等美譽。本文根據(jù)各種山茶油的真?zhèn)舞b別方法,闡述了山茶油摻假檢測的研究現(xiàn)狀。
1 理化檢測方法
1.1 快速定性檢測
利用油脂與乙酸酐、三氯甲烷、硫酸作用后,加入無水乙醚,等乙醚層呈紅色后,可實現(xiàn)山茶油的快速檢測。
1.2 純度檢測
取1~2 mL油樣注入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樹脂酚二硫化碳飽和溶液,充分搖勻后加入1 mL的濃硝酸,猛烈搖晃。如果有其他植物油摻入,則會短暫呈現(xiàn)紫色或紅色。
1.3 摻有豆油的檢測
取5 mL油樣注入試管中,加入 2 mL的三氯甲烷和3 mL質量分數(shù)為2%的硝酸鉀溶液,猛烈搖晃。如果液體呈檸檬黃色乳濁狀液體,則說明摻有豆油。
1.4 摻有菜籽油的檢測
芥酸為菜籽油和芥子油特有的脂肪酸,利用芥酸的金屬鹽與一般飽和脂肪酸金屬鹽性質相近的特點,可將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分離,并測定其碘值,進而粗略判定菜籽油的摻假含量。但此方法的操作煩瑣、靈敏度低、準確度低。
1.5 摻有棉籽油的檢測
取5 mL油樣注入試管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的硫磺粉二硫化碳溶液,油溶解后再加入一兩滴吡啶(或戊醇),將試管置于飽和食鹽水中緩慢加熱,待液體沸騰40 min后取出觀察。如果液體呈紅色或桔紅色,則摻有棉籽油。此法的檢出限為0.2%.
1.6 摻有棕櫚油的檢測
棕櫚油的冷凝溫度約為22 ℃,山茶油在0 ℃仍呈透明狀。分別取10 mL的待檢油和純山茶油置于冰箱中冷藏,并觀察冷凝速度。如果凝結物比較堅硬且無流動性,則說明油中含有大量的棕櫚油,因為純山茶油是不凝結的。
理化檢測方法簡單易行、易推廣,不需要昂貴的儀器,但對檢驗人員的判斷力和實踐經(jīng)驗有一定的要求,且只能作為摻偽的初步判斷。該方法一般都只檢驗某一種油的特征反應,專一性較強,且只能用于單一摻假物的定性,無法達到定量的目的。
2 色譜法
2.1 氣相色譜法
隨著現(xiàn)代儀器分析方法的發(fā)展,氣相色譜法因具有簡便、快速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已成為目前典型的、應用最廣的儀器分析方法。不同植物油脂脂肪酸的組成和含量不同,摻假后會改變山茶油脂肪酸的組成和含量,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摻假山茶油脂肪酸的構成比,并與對應的純品山茶油脂肪酸的構成比較,可鑒別摻假植物油脂的品種和摻假量。通過優(yōu)化氣相色譜的操作條件,可測定山茶油和不同質量分數(shù)模擬摻偽山茶油脂肪酸的組成,并利用加權向量夾角余弦法擬合真?zhèn)斡偷亩胯b定判斷回歸公式,可實現(xiàn)山茶油的摻偽定量分析。
2.2 氣相-質譜聯(lián)用法
氣相色譜儀能夠檢測出摻假后油樣主要脂肪酸的變化情況,但需要準備對應的脂肪酸標準品,檢測成本較高。因此,可將氣相色譜與質譜儀聯(lián)用,并借助普圖庫檢索各峰的結構名稱定性木器。這樣做無需標樣,且定性鑒定更加簡便、準確。其鑒定依據(jù)與氣相色譜法相同,通過測定摻假后油脂的脂肪酸含量變化趨勢研究、分析茶油的摻假情況。
3 光譜法
3.1 近紅外光譜法
近紅外光譜技術是一種快速、無損、方便、應用廣泛的檢測技術?;瘜W計量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在提取分析信息、光譜預處理和建立模型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近紅外光譜技術與化學計量學的結合在定性判別和定量分析檢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山茶油的檢測提供了新途徑和新方法。近紅外光譜是指物質在波長780~2 526 nm之間吸收的光譜,其測量的是分子中單個化學鍵基頻振動的倍頻和合頻信息,主要是含氫基團X-H(X=C、N、O或S)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有機物都是由化學基團組成的,不同物質的結構和組成不同,其特征振動頻率也不同,產生的近紅外吸收光譜也不同。利用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和光纖漫反射近紅外光譜對茶油中摻入大豆油的摻偽進行了分析,并建立了PLS模型,可預測摻入物的質量分數(shù),取得了較好的測量結果。該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為0.992.
3.2 同步熒光光譜法
熒光光譜利用熒光特征峰位進行分類,當成分發(fā)生變化時,同步熒光特征會發(fā)生移位。因此,同步技術可用于指紋識別,具有譜圖簡單、選擇性較高、光散射干擾較少等特點,尤其適用于多組分混合物的分析。國內學者將此方法與支持向量有機結合,采用山茶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胚芽油等的純油樣與山茶油混合樣進行了熒光光譜采集,從標準歸一化預處理的光譜數(shù)據(jù)中提取了5個主成分,選用徑向基函數(shù)(RBF)作為核函數(shù),并采用了經(jīng)網(wǎng)格搜索和交叉驗證優(yōu)化,最終得到了2個建模。該模型對山茶油訓練集和預測集的判別率均可達到100%.
4 結束語
目前,將儀器分析法與化學計量法有機結合能夠實現(xiàn)山茶油的定性、定量檢測,是未來山茶油快速鑒偽的可行方法。這兩者的結合能夠提高分析速度,一般可在幾分鐘內完成,分析通過收集特征數(shù)據(jù)建立校正模型,可同時鑒定樣品的多個成分和性質,分析效率高。使用光譜、電子鼻和電子舌等設備不需要提前處理樣品,可直接測定,也不需要消耗樣品和試劑,測試費用較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借助光纖使儀器可使檢測人員遠離采樣現(xiàn)場,實現(xiàn)遠距離實時監(jiān)測。雖然化學計量學與儀器分析法的結合有諸多優(yōu)點,但純油樣會受到品種、氣候和加工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因此,需要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數(shù)據(jù)建立定性、定量模型,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具有化學計量專業(yè)知識的人員??偠灾?,更加簡便、快速、準確、靈敏的山茶油摻假現(xiàn)場檢測的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探尋。
參考文獻
[1]陳中海.七種油茶原料特性及加工方式對山茶油品質影響[D].杭州:浙江大學,2012.
[2]王江蓉.毛細管色譜法在甄別摻偽油茶籽油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
[3]王江蓉,周建平,張令夫,等.植物油摻偽檢測方法的應用于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07,32(06):78-81.
[4]嚴曉麗,徐昕.氣相色譜法鑒別摻假山茶油定性及定量研究[J].食品工程,2011(02):47-49.
〔編輯:張思楠〕
Research Status Camellia oil Adulter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Xie Tingting, Huang Li
Abstra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inciples discussed detection methods, chromatography, spectroscopy, dielectric spectroscopy, electronic nose and electronic tongue, etc. Its application in camellia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se detected methods, evaluation of the detected results, and prospects of the stoichiometry of binding instrument analysis of prospects.
Key words: camellia; adulteration detected; pure oil samples; methods stoichio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