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有網(wǎng)友拍到安徽蚌埠一中掛出“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標語,并把照片發(fā)到了網(wǎng)上。該標語引來無數(shù)網(wǎng)民吐槽,認為蚌埠一中在給自己“貼金”。蚌埠一中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學校初衷并非“貼金”,只是借機宣傳該校優(yōu)秀學生吉娜。(據(jù)2014年10月15日人民網(wǎng))
中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本就很重,每年都在集體圍觀其頒發(fā)情況。雖然去年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但諾貝爾獎的重頭戲乃是物理、化學、醫(yī)學等幾大科學獎項;有限的幾次諾貝爾科學獎華人得主,其國籍均為外國,且其主要受教育階段和科研階段也大都在海外。因此,國人總感覺有些遺憾。此次蚌埠鬧出的“諾貝爾獎女婿”風波,刻意與諾貝爾獎扯上關系,終究是一個虛幻的榮耀,并不能帶來絲毫的社會價值,也無助于提升當?shù)氐慕逃胶涂蒲心芰Α5共蝗缱錾羁谭此迹倪M教育機制和科研機制,自己培養(yǎng)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出來,那才是真正的榮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