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一斤米的價值
一個青年向一位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贊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的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眼中,它不過能做兩三碗大米飯;在農(nóng)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在賣粽子的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干,賣5元錢;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p>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p>
青年豁然開朗。
花在何處不清香
在大山深處有一座寺院。
一天,寺院的禪師在山中散步時看到一株野菊花的顏色非常絢麗,就將它移栽到寺中的庭院里種下。
庭院里,秋高氣爽之時,菊花怒放,一簇又一簇,迎著秋陽而立,五顏六色,煞是熱鬧,涼風(fēng)拂面,暗香縈身,觀之讓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
離寺院不遠(yuǎn)的山下有個村莊,村民上山砍柴時被花香所吸引,進入庭院里看了花之后紛紛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山下的村民都爭相來寺院里賞花,于是有人請求禪師贈送一兩株,以便移栽到自家的院子里,禪師一一應(yīng)允。
要求的人多了,寺院里的花就漸漸地少了,到了最后,一株都沒有剩下。
秋日黃昏下,弟子們看著寂寥雜亂的庭院,痛惜地對禪師說:“本來是滿院清香,因為您的大方,現(xiàn)在空空如也?!?/p>
禪師卻笑著回答說:“哪里會空呢?要知道幾年之后,山下將是滿村菊香??!”
事難兩全
“在沙灘上,為什么跑不快呢?”弟子問。
“為什么在沙灘上跑,摔倒了,卻摔不傷呢?”大師反問。
“因為有沙子的保護,軟綿的沙子,起到了緩沖的作用。”弟子說。
“現(xiàn)在你該知道在沙灘上為什么跑不快的道理了吧?”大師說,“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既跑得快,又沒有摔傷的危險?天下的好事,那些驕人的成績和讓人羨慕的光環(huán),都是伴隨著風(fēng)險和隱患的啊!”
遇到困難,要低頭看
皇帝要從兩名優(yōu)秀的武將之間選拔一位當(dāng)大將軍,他指著皇宮旁的懸崖,出了一道題:
誰能從底下爬上來,返回皇宮,誰就能擔(dān)任大將軍。
于是,一行人來到懸崖下,那懸崖高聳陡峭,寸草不生,遍布碎石。
第一名武將利落地躍上懸崖,只往上登了幾步,馬上就滑了下來。他不死心,更用力地往上攀,但一腳踩空,整個人就滾了下來,摔得鼻青臉腫。
第二名武將緩緩地往懸崖上爬,很快也變得氣喘吁吁。這時,他低頭往下看了看,像在思索著什么。接著,他竟爬下懸崖,拍拍身上的塵土,頭也不回地走了。
旁觀的人都非常詫異,不知他為何放棄了挑戰(zhàn),只有皇帝靜默不語。
最后,皇帝帶著眾人走大路回到了建于懸崖上的皇宮里。
過了一會兒,只見第二名武將哼著小曲,輕輕松松地出現(xiàn)在皇宮前。
皇帝問:“你是怎么上來的?”
武將說:“我剛剛站在懸崖腳下,看到底下有一條蜿蜒的小溪,恰好是從皇宮的方向流下來的,于是我便沿著溪谷,一路走了上來?!?/p>
圍觀的文武百官都準(zhǔn)備看好戲,認(rèn)為皇帝一定會重重懲罰這名武將。
不料,皇帝卻開口說:“遇到困難時低頭看,就能發(fā)現(xiàn)另一條往上爬的道路。能前進,也能后退,才是理想的大將軍人選??!”
勇于探索
樹上有個誘人的蘋果,因為太高,我踮起腳都夠不到,只好搬來梯子,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蘋果脫枝而落,摔在地上成了一團泥。
生活中充斥著這種無奈——眼看到手,卻又失去了。但卻不算白費力氣,至少,我知道這個蘋果不屬于我。這時,如果從梯子上下來再去摘另一個還不算晚。
因此,生命中每一次探索,從本質(zhì)上說,都是成功。
放 棄
我們夏天吃水果,一次會買很多回家。由于天氣熱,有的水果很容易壞,我們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先吃壞的再吃好的。結(jié)果等到我們把壞的吃完了,好的也變壞了。在我看來,這不是一種節(jié)儉的行為,這是一種貪婪和奢望。
有時候,如果我們只抓住自己的東西不放,就很難接受別人的東西。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貪,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棄,結(jié)果到頭來什么也得不到。
放棄不是失敗,是智慧;放棄不是削減,是升華。
橘子一樣的人生
羅林卡恩教授拿來兩個橘子,一個橘子大而酸,一個橘子小而甜。他把橘子分給了兩個孩子。
結(jié)果,第一個小孩抱怨酸,十分不高興;而第二個小孩卻歡呼雀躍。教授向兩個小孩詢問緣由,第二個小孩笑著說:“我的橘子雖小,但它是甜的?!?/p>
隨后,羅林卡恩把分給兩個小孩的橘子調(diào)換了一下。結(jié)果第一個小孩仍舊苦著臉,抱怨橘子太小了。而第二個小孩還是異常興奮,再次問為啥,他笑得更歡,說:“我的橘子現(xiàn)在不甜了,變酸了,但它卻比原來的那個大得多了。”
生活中,十之八九的人都如第一個小孩,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因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會絕對完美。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這就要看你如何對待自己手中的橘子。像第二個小孩,拿到酸的慶幸其大,拿到小的則感謝其甜,就不失為一種很值得借鑒的智慧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