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
[摘 要]佟國維是清代著名官員,他為人謙和,為官優(yōu)秀,為清王朝立下很多戰(zhàn)績,可謂是一個文武兼?zhèn)涞某甲印1疚脑噺钠涑錾砻T、為官生涯、失志晚年三方面系統(tǒng)地敘述佟國維的生平事跡,以求對其有翔實而全面的認識。
[關(guān)鍵詞]佟國維;佟佳氏;遼東氏族
佟國維,滿洲鑲黃旗,遼東佟佳氏。遼東佟氏為名門望族,人才輩出,明清之際有多位佟氏子弟為朝廷戍守邊疆和馳騁戰(zhàn)場,如歸順努爾哈赤第一人的佟養(yǎng)性,以身殉國的佟養(yǎng)正,英勇善戰(zhàn)的佟圖賴等,都為清政府立下汗馬功勞。史學界關(guān)于佟氏子弟的著作很多,但大多數(shù)都是以整個佟氏家族為研究對象,例如傅波的《滿族佟佳氏研究》、周文娟的《明清之際遼東佟氏家族研究》,或者只關(guān)注某些功名卓著的佟氏人物,如侯壽昌的《淺論佟養(yǎng)性》、佟永功的《關(guān)于佟養(yǎng)性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等,很少關(guān)注文武兼?zhèn)淝乙沧龀龊艽筘暙I的佟國維,所以該文將系統(tǒng)梳理佟國維的一生,望能更加翔實的認識佟國維。
一、出生名門
佟國維可謂是出生在一個輩出巨富和將才的名門世家。在明代佟氏常被稱為“商賈巨富”和“勛閥世家”,如佟達禮、佟敬等優(yōu)秀軍事將領(lǐng),號稱“佟百萬”的塔木巴彥等。明清之際“大兵征明,克撫順城,養(yǎng)正同弟養(yǎng)性及族眾來歸”(1),壯大了八旗軍隊,為后金政權(quán)的鞏固做出重要貢獻。佟養(yǎng)正即佟國維的祖父,因功被授以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佟國維的父親佟圖賴更是佟氏家族中的佼佼者,一生征戰(zhàn)沙場為清王朝效力,立下赫赫戰(zhàn)功,清史稿評價其“戮力佐創(chuàng)業(yè),績亦偉矣!”(2),因此并被封為一等公。佟氏不僅為清王朝立下眾多戰(zhàn)功,而且和愛新覺羅家族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姻親關(guān)系。努爾哈赤曾娶一佟佳氏女子為元妃,即佟佳·哈哈納扎青。順治帝也娶了佟佳氏的女子,即孝莊康皇后,也就是玄燁的生母,這樣佟國維也就是康熙皇帝的舅舅,佟氏也成為了康熙皇帝的曾祖父家,所以說佟國維出生名門貴族一點也不夸張。
身出佟氏給予了佟國維很多良好的先天條件和優(yōu)勢。首先,名門望族可以使佟國維從小就享受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和教育資源,佟國維閑暇時喜歡給別人講學,《嘯亭雜錄》記載“暇時惟延學士講文藝以為樂”(3),佟國維還擅長經(jīng)術(shù),對《易經(jīng)》鉆研頗深,著有《公易》一書,并精于騎射,這些都和富足的家世分不開。其次,名門望族使佟國維從小就在佟氏先輩的英勇事跡中長大,特別是親眼見證父親的眾多戰(zhàn)績,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讓其樹立報效清朝的決心和信念。再次,名門望族為佟國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背景,佟氏子弟的名稱就可讓人對其恭敬有禮,英勇善戰(zhàn)的父親也會傳授其很多為官道理和作戰(zhàn)技巧。出身佟氏給了佟國維一個耀眼的光環(huán),也給了佟國維一個進入上層社會的臺階,更給了他聰慧才智和英勇善戰(zhàn)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帶著這些恩賜,佟國維開始了他的為官生涯。
二、為官生涯
順治十七年(1660),佟國維任一等侍衛(wèi)。康熙九年(1670),任內(nèi)閣大臣??滴跏辏?673),吳三桂起兵反叛清朝,次年,在京城為質(zhì)子的吳應熊也企圖謀亂,并以紅帽為號,此事被佟國維發(fā)現(xiàn)并帶兵平息,避免了事態(tài)的擴大,立下功勞。《清史列傳》記載:“十二年冬,逆藩吳三桂反,其子吳應熊居京師。明年春,逆黨謀為不軌,以紅帽為號。國維發(fā)其事,豐命率侍衛(wèi)三十人至大佛寺,擒縛十數(shù)人,械送刑部,鞫實伏法”(4)。康熙二十一年(1682),佟國維被授予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之職。在其任內(nèi)大臣期間,康熙皇帝對其很是信任,多次命其傳諭,“命內(nèi)大臣佟國維等、傳諭曰、內(nèi)閣及部院各衙門諸臣”(5)、“又命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舅舅佟國維、公倭赫等、傳諭總管游牧參領(lǐng)品級阿耀”(6)。并多次令佟國維行禮,“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夏。四月。癸卯朔。享太廟。遣內(nèi)大臣舅舅佟國維行禮”(7),康熙二十八年“丁丑。孟春。享太廟。遣內(nèi)大臣舅舅佟國維行禮”(8),在清圣祖實錄中多次能看到“遣內(nèi)大臣舅舅佟國維行禮”的字樣,可見皇帝對其的倚信??滴醵荒辏?682),佟國維還被任命為議政大臣,雖然議政大臣的權(quán)利在康熙親政后幾乎就是名存實亡,但也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康熙二十八年(1689),佟圖賴因推孝懿仁皇后恩,被封一等公。孝懿仁皇后是佟國維的女兒,“康熙十六年,為貴妃。二十年,進皇貴妃。二十八年七月,病篤,冊為皇后。翼日甲辰,崩。謚曰孝懿皇后。是冬,葬仁孝、孝昭兩后之次”(9),可見康熙皇帝對佟國維的女兒很喜愛,這也使佟國維的地位有所提升。
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下令遠征噶爾丹,命國維參贊軍務(wù),“與兄都統(tǒng)國綱并率左翼兵進戰(zhàn)”(10)。在烏蘭布通之戰(zhàn)中,佟國綱不幸陣亡,由佟國維率軍將敵軍擊散,取得了烏蘭布通大捷,為國家統(tǒng)一作出重要貢獻,但因未對敵軍窮追即率師歸來而受責罰,“部議當奪官,命罷議政大臣,鐫四級留任”(11)?!叭迥辏瑥纳险鞲翣柕?,出獨石口,以駝運稽遲請罪,上貰之。三十六年,復從上征噶爾丹,噶爾丹竄死。敘功,還所鐫級”?!八氖?,詔賑山東流民之就食京師者,以國維同內(nèi)大臣明珠等監(jiān)賑。尋以年老解任”(12),至此佟國維結(jié)束了他的為官生涯。
佟國維雖出生名門,也是顯赫的外戚,但其為人謙和,并未因特殊身份而囂張跋扈,所以很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在其六十大壽時康熙皇帝曾賦詩贈曰:“領(lǐng)袖高門稱退讓,英華雅望冠椒房。謙和不持勛巨貴,謹恪能承寵眷長。鶴算天增等國老,松年仙授養(yǎng)生方。齊眉共享團圓慶,特賜流霞捧壽殤”(13),從詩可見康熙對其的高度評價。縱觀佟國維的為官生涯很是平坦,也算是風平浪靜,但晚年卻不太順利。
三、失志晚年
康熙晚年,眾皇子為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爭奪,在朝廷中明爭暗斗。康熙四十七年(1708),皇太子允礽被廢,幽禁在咸安宮,郁怒成疾。康熙皇帝命諸大臣共商議皇太子之事,推舉新的人選。于是佟國維上奏:“皇上治事精明,斷無錯誤。此事于圣躬關(guān)系甚大,請度日后若易于措置,祈速賜睿斷。若難于措置,亦祈速賜睿斷。總之,將原定意指熟慮施行為是”(14),佟國維此言是希望皇帝早日定奪皇子之事,但言辭卻有些不當,且此時的佟國維已解任,并力挺八皇子允禩為皇太子,這引起康熙皇帝的極大不滿。不久胤礽被釋放,康熙帝召集諸文武大臣,舉國維前奏語,問:“爾既解任,事與爾無與。乃先眾陳奏,何意?”國維對:“臣雖解任,蒙皇上命為國舅,冀圣躬速愈,故請速定其事”上曰:“將來措置難易,至時自知之。人其可懷私而妄言乎?”次日,復諭曰:“爾每言祝天求佛,愿皇上萬歲。嗣后惟深念朕躬,謂諸皇子皆吾君之子。不有所依附而陷害其余,是即俾朕易于措置也”,從這段對話能感受到康熙對佟國維當時的奏言很是氣憤。
重立允礽為太子后,康熙帝又諭曰:“朕拘執(zhí)皇太子時,并無他意。不知爾肆出大言,激烈陳奏,果何心也?”、“今因爾言,群小復肆為妄語,諸臣俱終日憂慮,若無生路。此事關(guān)系甚重,爾既有此奏,必有確見,其何以令朕及皇太子、諸皇子不致殷憂,眾心亦可定?其明白陳奏”。佟國維知道康熙最討厭皇子和臣子結(jié)黨,也明白了康熙皇帝對他的不滿不會消失,因此引罪請誅戮。上復諭曰:“朕特為安撫群臣,非欲有所誅戮。爾初陳奏,眾方贊爾,謂如此方可謂國家大臣。今爾情狀畢露,人將謂爾為何如人?朕斷不加爾誅戳,爾其無懼,但不可卸責于朕。觀爾言迷妄,其亦為人鎮(zhèn)魘歟?”雖然康熙皇帝并未因此誅殺或懲罰佟國維,但對他的成見是難以消除的,直到離開人世,與康熙皇帝的關(guān)系也未能恢復如初。
康熙五十八年(1719),佟國維卒,賜祭葬,康熙皇帝未對其賜以任何的謚號,直到雍正登基因其子隆科多支持之功,由雍正皇帝贈太傅,謚端純,并由世宗手書“仁孝勤恪”榜,命表于墓道,算是對佟圖維一生的肯定和贊揚。
注釋:
(1)鄂爾泰等.八旗滿洲氏族通譜[M].沈陽:遼沈書社,1989.卷19,第260頁.
(2)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235.
(3)昭梿.嘯亭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7.
(4)王鐘翰.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11,第767頁.
(5)清圣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96.
(6)清圣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121.
(7)清圣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135.
(8)清圣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139.
(9)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214,列傳1.
(10)王鐘翰.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11,第767頁.
(11)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287,列傳74.
(12)王鐘翰.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11,第767頁.
(13)(清)清圣祖撰.圣祖御制文三集[M].清康熙五十年內(nèi)府刻本.
(14)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4.卷287,列傳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