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瑋 楊驁麒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論語》概念隱喻研究
陳家瑋 楊驁麒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是名垂千古的經典著作。文章試圖將概念隱喻理論與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論語》相結合,對《論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歸納、分類、分析。通過對《論語》中概念隱喻的分析研究,歸納總結一些關于孔子《論語》一書的隱喻特點。
《論語》;概念隱喻;“人”隱喻
(一)源域是物體的概念隱喻
1.子曰:“君子不器?!保ā墩撜Z·為政》)
目標域:君子;源域:器皿
“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樣自限其用?!?/p>
在這個概念隱喻中,源域器皿各有其用、單一的用法得到了認定和凸顯,從而可以知道,君子應該全面發(fā)展,德才兼?zhèn)?,無所不施。進一步推導可以推出“人是物體”這一概念隱喻。
2.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痹唬骸昂纹饕??”曰:“胡璉也?!薄墩撜Z·公治長》
目標域:子貢;源域:胡璉
這個概念隱喻都是以器皿映射人。胡璉是古代祭祀時用來盛黍稷的器物,在宗廟祭器中算是最貴重的。由此可知,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子貢雖然不是全才,也是可以重用的專才。
(二)源域是動物的概念隱喻
1.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辛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
目標域:仲弓;源域:犁牛之子
“仲弓是犁牛之子”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犁牛,即為耕牛。辛且角,赤色的毛和周正的角。犁牛之子,意為不論出身,真才實學才是重要的。仲弓的父親地位低賤,而仲弓卻被孔子視為“可使南面”,不僅強調仲弓有治才,更強調其道德。
2.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目標域:人;源域:虎兕龜玉
在這個概念隱喻中,虎兕映射季氏,龜玉映射臣子。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對孔子說: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于是孔子說了這句話,講出了對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不滿。
(三)源域是植物的概念隱喻
1.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薄墩撜Z·子罕》
目標域:人;源域:松柏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人類是松柏。松柏,經得住風霜嚴寒,落葉晚,新舊交替無間斷??鬃右运砂刂蟮虻钠焚|映射君子應該具有的品質,君子應該松柏一樣,屹立于寒風而不倒。
2.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論語·陽貨》
目標域:孔子;源域:匏瓜
在這個概念隱喻中,孔子以匏瓜自比,表明自己不是系而不食的匏瓜,表示孔子急于用世,借家臣的叛亂,反對大夫專權,抑私門以張公室,恢復“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以便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達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并不是想跟叛亂者同流合污。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目標域:信;源域:輗,軏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輗:大車轅端與橫木連接的關鍵。軏:小車轅端與橫木連接的關鍵。人對應大車、小車,人的信用對應大車的輗、小車的軏。由此可以推出映射:沒有信用的人就像大車沒有安裝轅端連接橫木的輗,就像小車沒有安裝轅端連接橫木的軏。輗、軏是連接轅端與橫木的關鍵。因此,人的信用是為人處世、與人交往的重要品德。
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墩撜Z·顏淵》
目標域:德;源域:風、草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以風映射君子,草映射小人,而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之間的關系是通過風和草之間的作用體現(xiàn)的,這一過程同樣運用了自然界的現(xiàn)象,通過自然界的物質現(xiàn)象來說明目標域的特點。
1.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論語·泰伯》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動作的施動者仍然是人,但是這個概念隱喻隱藏了目標域,“人”在為人處世中需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這里對自然界的認知模式被理想化為在自然界中的各種危險和障礙,從而對應地映射人生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2.出門如見大賓,使命如承大祭?!墩撜Z·顏淵》
源域:見大賓、承大祭
目標域:出門、使命
在這一概念隱喻中,孔子用這兩句話說明了什么是仁。用見大賓、承大祭分別映射出門、使命,出門在外要像接見貴賓一樣敬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當大的祭典一樣小心。
對《論語》中隱喻更深層次的理解,除了要借助語言學理論外,還必須借助于文化背景知識,這為我們重新解讀《論語》中概念隱喻提供了新的視角。
[1]張沛.隱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徐慈華.漢語隱喻的語用綜觀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H030
A
1005-5312(2014)32-0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