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興
我開始欣喜于他們的侃侃而談,開始賞識他們的口若懸河,開始驚異他們的出口成章,開始熱衷于他們的教學相長。從自主的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了課文外的那片廣闊的天地。
教學《草蟲的村落》這篇文章,我本以為黑甲蟲這種動物對孩子們來說應(yīng)該是比較遙遠的,然而,他們卻很感興趣。了解了黑甲蟲們的村子散布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后,他們紛紛發(fā)問:黑甲蟲還有別的住處嗎?黑甲蟲的洞穴是什么樣的?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是在干什么?他們的主要食物是什么?課外資料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或有憑有據(jù)地加以猜測,或借《十萬個為什么》打開疑團,或上網(wǎng)把問號化為句號。那種“課堂中的余音繞梁”令人久久難以忘卻。
就在剛剛結(jié)束的“懷念母親”的探討會上,孩子們的見解也頗具個性??紤]到親身母親——母親十月懷胎生下我們,辛苦地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上學,為了我們,他們再苦、再累也愿意,我們不能辜負父母親對我們的期望,一定要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向我們的父母親匯報,盡孝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考慮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習總書記上任后,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祖國母親是我們的堅強后盾……
“厚積而薄發(fā)”說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受其啟發(f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引導他們加強課外閱讀,拓寬語文知識。據(jù)專家研究表明,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匯量和他們智商成正比。上述研究告訴我們大量閱讀是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新大綱明確提出小學畢業(yè)生(六年制)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但學生僅靠課內(nèi)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大量的課外閱讀,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什么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和經(jīng)驗,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生動、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huán)境,使學生在獲得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興趣和信心的條件,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地課外閱讀強烈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崩蠋熞ぐl(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梢詮膶W生最喜歡的有趣的故事,可選擇適合少年兒童年齡、心理等特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時,故事嘎然而止。此時學生就如看電視劇一樣,到緊要關(guān)頭時,插播廣告,吊一下孩子的胃口中,學生急于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教師相機引導推薦他們自己去看看。此外,還可以利用每第一節(jié)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講故事,學生按座位輪流講,人人必講。學生準備故事必須搜集素材,要去閱讀,這就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二、傳授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一名成功的語文老師一定要注重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①摘抄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引導學生閱讀中遇到優(yōu)美的詞句要積極地進行消化吸收,積累起來,并且在寫作中學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做到靈活運用。例如在學完《可愛的草塘》一課后,引導學生對文中“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fā)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藍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白了?!毕裎闹谐霈F(xiàn)的這樣精彩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品析,引導學生領(lǐng)會句子好體現(xiàn)在哪里,讓學生摘錄下來,在平時的寫作中可以如何靈活運用。②教學生學會“快讀”。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不同,課外閱讀不能像課內(nèi)閱讀那么逐字、逐句去閱讀,因為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是有限的,要教學生學會快速瀏覽文章,如《小學生周報》、課外書等可以采用快速瀏覽法,功課比較時,簡單瀏覽一下,理解大概內(nèi)容,閑時再細細品讀。
三、推薦好書
小學生的自控力還比較低,課內(nèi)文章是經(jīng)專家評審挑選出來的,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文章,但課外閱讀就不同了,作為語文老師要向?qū)W生推薦好書,或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好書,所選課外書內(nèi)容一定要健康、積極向上、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看書往往是出于興趣和好奇心,如果引導不當,學生選擇暴力、戀愛等不健康、墜落的書籍,那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如學完《鹿和狼的故事》,便介紹學生閱讀《蛇與莊稼》;如學完《懷念母親》就推薦《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教完《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就推薦讀《城市之肺》。通過這樣向?qū)W生推薦課外好書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鞏固、拓展了學生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四、增設(shè)圖書角
每學年初新接手一個班級后,增設(shè)圖書角是我的必修課,在教室一角放上一張桌子,課外出由學生自己提供,由教師進行審核通過的才能放進圖書角,推薦一名圖書管理員,做好圖書的借還工作,常言道:“書非借不能讀?!睂W生手里拿著借來的書,讀得特別香,特別認真。這樣一來,把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了。
都說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生從作為例子的教材中能得到一點基礎(chǔ)知識,一種學習方法,一種技巧。而同生活相比,教材也許只是塵中塵,那么就讓我們借著教材讓孩子更多地關(guān)注生活,加強語文實踐?;蛘?wù)撜L云,或笑談商場角逐,或謀劃改造自然的良策,或爭論生物的生息繁衍,讓語文與生活真正融合,還語文課堂那片廣闊的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