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世民
作者系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
首都文史工作要適應新形勢,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工作、與時俱進,努力開創(chuàng)與首都地位相稱的文史工作新局面,譜寫政協文史工作的新篇章。
樹立“首都文史”理念,努力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自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fā)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推動首都文史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政協文史工作具有獨特性。具有統(tǒng)戰(zhàn)特點和“三親”特色的文史工作,唯有政協一家,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政協的文史是征集歷史資料,以親歷為主,親見、親聞也是直接參與其中的見聞而不是道聽途說;政協的文史資料,用具體的人和事見證歷史,不是一般的理論概括,它既真實可信又生動鮮活;政協文史資料,從不同視角看問題、看世界,更具客觀性、民主性和多樣性,這是其他史志所不及的。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作用廣泛。政協文史工作,不僅能夠“存史”、“資政”、“團結”、“育人”,還能服務于國家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政協文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通過組織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的社會各界人士撰寫“三親”史料,可以發(fā)揚民主,增進團結,調動社會積極因素,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量生動、真實的“三親”史料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我國政治社會制度的必然性,不斷實踐政協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史料支持和智力支撐。
文史工作,既是一種物質留存,更是一種精神傳承,是有形與無形的雙重組合。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極大地推動了文化資源的聚集,樹立“首都文史”理念,積極挖掘整理北京的人文歷史。
樹立“首都文史”理念,就是要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繼承和發(fā)揚文史資料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特色,廣泛征集真實記錄和反映北京人文歷史的各類史料,積極參加為首都發(fā)展建言獻策的參政議政活動,承擔起與首都地位相稱的文史工作的責任擔當。
樹立“首都文史”理念,要認清做好“首都文史”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北京的人文歷史積淀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傳承了“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傳統(tǒng)文化精髓,凝結了改革開放以來各個領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新風尚。
樹立首都文史理念,就是要深刻領會文史工作的深刻內涵,跟上時代的步伐和節(jié)奏,以為首都“五位一體”的系統(tǒng)性建設服務為己任,注重挖掘蘊藏在名人偉人、歷史遺存中無形的文化內涵,為“人文北京”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肩負起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實現文化強國過程中的責任擔當。
樹立“首都文史”理念,要妥善處理好各種關系,特別是要把握好眼前與長遠的關系。首都文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不能滿足于眼前任務和短期目標,必須要有長遠眼光。一代人寫一代史,現代人存現代史。文史工作不僅僅局限于過去,還要服務現實、面向未來,在加快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都應該大有作為。首都的文史工作者要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光榮感,樹立知難而進的信心和勇氣,增強搶救意識、陣地意識,與時俱進,多想辦法,謀求首都文史工作新發(fā)展。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文史資料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資料的征集要提倡忠于史實,秉筆直書,不溢美,不貶損;允許眾說并存,尊重歷史見證人從不同側面的表述,對不同觀點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因當前的需要取舍歷史資料,文史資料要對歷史負責,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要盡快把文史資料征集的重心轉到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史料上來,征集對象要向新的社會階層、統(tǒng)戰(zhàn)對象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延伸,積極向當代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征集史料,多視角、多層次真實地反映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新風貌。
注重發(fā)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政協人才濟濟,政協匯聚了各個界別、各個黨派、團體、各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其中多有歷史文化造詣很高、成果卓著的專家學者、文化名人,他們是文史工作的獨特資源和巨大優(yōu)勢。組織政協委員撰寫文史資料,既能體現文史資料鮮明的統(tǒng)戰(zhàn)特點和“三親”特色,又能使委員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要不斷加大對文史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委員為政協留存文史資料的主動意識,調動政協委員參與文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撰寫文史資料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義務。
科學利用社會各界現有成果。利用北京教育資源豐富、大學和研究機構云集的優(yōu)勢,加強縱橫聯系,積極開展協作,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利用社會各界現有的成果,推進文史資料工作走向深化,這既是政協文史工作的好傳統(tǒng),也是需要不斷完善發(fā)揚的好舉措。
要進一步提高對文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應加大對文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特別是要讓新委員了解文史工作是政協的全局性、基礎性、經常性的重要工作,知道撰寫文史資料也是履行委員職責的重要組成部分,撰寫文史資料是每個政協委員的權利和義務。從權利角度來講,政協委員見證了歷史,有對歷史上所發(fā)生問題和事件的話語權,從義務角度來講,政協委員有責任把所經歷的真實的歷史留給后人。
要研究切實有效的政策機制。要按照政協章程,對照《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加強文史資料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對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把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重視、支持和關心文史工作,研究解決文史工作在組織機構、工作人員、資金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建立健全文史資料的征集機制,特別注重建立一支堅強有力的文史資料工作隊伍。
首都文史工作要適應新形勢,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工作、與時俱進,努力開創(chuàng)與首都地位相稱的文史工作新局面,譜寫政協文史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