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衛(wèi)紅 閔家順
(廣東省廣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廣東廣州 510540)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直接途徑,也是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有效途徑,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閱讀策略;培養(yǎng)語感;特別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清楚闡述高中英語閱讀的14 項基本技能。然而,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雖然教師在英語閱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卻較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導致英語閱讀教學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閱讀技能掌握不足,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中心意思概括、猜測詞義、理解作者觀點和寫作意圖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困難。
布魯納等人在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基礎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法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知識建構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學方法[1]。閱讀教學中,構建閱讀支架,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材料的篇章結構,進而圍繞閱讀支架進一步理解閱讀材料的核心內(nèi)容和關鍵信息,感知和理解閱讀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的意義,明確閱讀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閱讀支架可以幫助學生在完成材料閱讀后,通過信息搜索、分析、綜合、推斷等思維活動,抓取閱讀材料的細節(jié)信息,提高閱讀答題的正確率。同時,對閱讀支架的持續(xù)使用也可以促使學習者逐步熟悉并掌握閱讀技能技巧,盡快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新課標要求。
圖示教學法是直觀性教學的一種方法,它是指通過簡要的符號、濃縮的文字、線條(箭頭)等構成特有的圖文式樣開展教學的方法,圖示教學法有很多優(yōu)勢,有利于知識系統(tǒng)化,有利于形象記憶,也有利于強化知識,促進聯(lián)想,傳播信息等。圖示支架有利于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現(xiàn)閱讀教學支架,促進學習者對閱讀支架的理解,加速學習者將相關支架建構到自己的知識結構進程。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是閱讀理論發(fā)展的新階段,在外語閱讀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
對閱讀教學和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讀者先前獲得的知識叫做讀者的背景知識,先前獲得的知識結構叫做圖式[2],圖式是一種把信息系統(tǒng)地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認知結構[3]。我們的知識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不斷重新組織的結構,在信息的認知加工過程中重新結合到已有的圖式中去。[4]根據(jù)這一理論,閱讀文章中的信息不是零散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學習者在閱讀時需運用自身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根據(jù)閱讀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構建閱讀文章的認知網(wǎng)絡,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原有的認知,并調(diào)動學生盡力獲取閱讀材料的新信息,建立自己的圖式。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左右腦分工理論[5]表明:人的大腦的兩個半球分工不同。右半腦又可以稱作“創(chuàng)造腦”或“藝術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xié)調(diào)、視知覺、美術、音樂節(jié)奏、想象、靈感、頓悟等;左半腦又叫“學術腦”或“語言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演繹推理、抽象思維、數(shù)學運算、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右腦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特點,左腦思維方式具有連續(xù)性、延續(xù)性和分析性特點。也就是說,左腦善于分析、抽象計算和求同,而右腦則傾向于綜合、想象、虛構,左腦和右腦互補,共同完成信息加工處理。
閱讀圖示支架是以圖的方式呈現(xiàn)的閱讀支架,其核心理念是充分利用學習者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全面調(diào)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shù)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fā),從而極大地挖掘人的記憶、創(chuàng)造、語言等各方面的能力。高中生生理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步發(fā)展和完善,同時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已具有充分的假設性、預計性及內(nèi)省性,同時其形式邏輯思維處于優(yōu)勢,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fā)展,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進入成熟期。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擺脫了零散、片斷的現(xiàn)象,日益成為有系統(tǒng)的、完整的概念體系,邏輯推理能力在高二后達到比較完善的水平[6]。根據(jù)高中生智力發(fā)展的特性,在閱讀教學中,老師應充分挖掘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及想象能力,借助圖示支架促進學生對文章篇章結構的理解和剖析,加速閱讀技能的習得。
閱讀圖示支架的主要特點有:一是有圖形感,閱讀支架中的內(nèi)容不只有文字,還會有線條、箭頭、圖例、圖表、圖畫等多種圖解方式;二是有助于幫助學習者完成對某一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或閱讀技能的習得。圖示閱讀支架的制作者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或者由教師給予閱讀支架的基本框架,然后讓學生進行填充,師生共同完成。閱讀支架的構建主要可應用思維可視化的相關技術實現(xiàn),主要包括圖示技術和生成圖示的軟件技術。
就圖示技術而言,有多種方式,如:思維導圖、模型圖、流程圖、概念圖、邏輯分析圖等,其中思維導圖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讓思維自然地在圖上表達出來,使思維可視化,是幫助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模型是對所研究的系統(tǒng)、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流程圖反映的是事物進行中的秩序或順序的布置和安排,概念圖則反應的是知識概念之間的關系。邏輯分析圖是指借助各種分析方法,以圖解的方式呈現(xiàn)分析的問題與相關觀點、論據(jù)或因素之間關聯(lián)的圖示方法,具體地說,有魚骨圖分析法、SWOT 分析法、PEST 分析法、層次分析法、韋恩圖、金字塔圖、PMI 表、象限圖等。
生成圖示的軟件也非常多,各有特點,較常用的制作思維導圖的軟件有:Mindmannager、inspiration、iMindmap。其中Mindmannager 功能強大,能制作宣傳海報,建立外部鏈接,插入筆記且可以輸出為動畫、網(wǎng)頁、圖片、電子燈片等多種格式;inspiration 操作簡單易用,自帶圖庫豐富,具有外部鏈接,且能插入筆記,同時也可輸出為圖片、文檔等格式;iMindmap 則工作界面人性化,繪制效果接近手繪效果,非常漂亮。常用的制作邏輯分析的圖有:億圖圖示專家、綠環(huán)魚骨圖繪制大師、office 套裝。其中億圖圖示專家是一款綜合矢量繪制軟件,新穎小巧,功能強大,可以很方便的繪制各種專業(yè)的流程圖,如閱讀教學中的韋恩圖、組織結構圖、魚骨圖、金字塔圖等,但其試用版功能有限,且常常會出現(xiàn)水印效果。綠環(huán)魚骨圖繪制大師操作簡單,適于將造成某項結果的眾多原因以系統(tǒng)的方式進行圖解,但繪制的圖形樣式單一。office 套裝適于制度組織結構,反映知識之間的組織層次。
繪制圖示閱讀支架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1)確定圖示閱讀支架繪制的教學目標
高中英語新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以下要求:要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能從一般文字材料中獲取主要信息,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根據(jù)閱讀目的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能根據(jù)上下文線索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閱讀材料以及不同教學的目標,確定閱讀支架的教學目標是繪制圖示閱讀支架的首要工作。
(2)選擇圖示方式和可視化工具
根據(jù)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選擇相應的圖示方法,如利用思維導圖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利用魚骨圖通過文中的結果進行推理,利用組織結構圖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利用因素分析圖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然后結合圖示方式需求及教師的個體愛好,選擇合適的可視化工具。
(3)借助可視化工具分步繪制圖示閱讀支架
不同的可視化工具在繪制圖示中步驟有所不同,如:利用Mindmanager 軟件構建高中思維導圖支架時,需要首先在文件中央確定英語閱讀的中心主題,然后依次確定二級主題、三級主題的內(nèi)容,最后繪制各主題信息之間的關聯(lián)。圖1 是利用可視化軟件Mindmanager 制作的掃讀閱讀圖示支架。再如,利用綠環(huán)魚骨圖繪制大師繪制閱讀支架時,需要在英語閱讀文章中尋找一個總觀點,再由總觀點展開不同的支持理由。各理由的魚骨分支下面需要寫上該理由的相關論據(jù),這一步需要由閱讀者搜索英語閱讀文章中的相關內(nèi)容,并進行詳細的分析、猜測和推斷,最后用概括性的語言完善魚骨圖的各個小分支。圖2 是利用綠環(huán)魚骨圖繪制大師繪制的觀點論據(jù)魚骨形圖示閱讀支架案例。
圖1 掃讀閱讀支架范例
圖2 觀點論據(jù)魚骨形圖示閱讀支架范例
閱讀圖示支架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包括課前模板制作、課中內(nèi)容填充和課后復習完善三個階段(如圖3 所示),課前,教師根據(jù)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和閱讀教學目標要求,構建相應的閱讀支架模板,學生運用該閱讀支架以個人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完善閱讀支架的內(nèi)容;課中,教師根據(jù)閱讀支架講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個人或小組修改閱讀支架中的內(nèi)容,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課后,學生根據(jù)閱讀支架提供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復習,以記憶重點內(nèi)容,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圖3 閱讀支架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流程
本文以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7 第一單元課文“Marty's Story”為例,闡釋閱讀圖示支架的應用。圖示制作工具選取inspiration。課前,教師為學生構建了版圖示支架模板(如圖4 示),要求學生就Warming Up、About The Text、About The Question、Retell the story 和Difficult Points 五個部分進行思考,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課文預習時填充內(nèi)容,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在上課過程中,老師提供相應的勵志諺語和殘疾名人,讓學習者補充到Warming Up中,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段落的中心意思,接著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行細節(jié)的閱讀,進一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整體全面理解文章之后,推斷出文章寫作的類型和作者的寫作態(tài)度,填寫about the text 部分。并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進行回答,訓練學生用正確的句子造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自主返回原文進行搜索分析,解決問題。課后要求學生利用圖示支架進行復習總結,補充內(nèi)容,完成retell the story 環(huán)節(jié),回顧difficult 部分的內(nèi)容。借助圖4 支架,學習者對課文反復閱讀,認真領會,充分使用略讀(Skimming)、掃讀(Scanning)和細讀(Detailed reading)等閱讀技能的過程,最終形成完整的閱讀支架,達成閱讀教學目標。
圖4 課文Marty's Story 的閱讀支架
閱讀圖示支架在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旨在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實現(xiàn)新課標中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提供圖示支架的目的是為了最終學生能拋開支架,開展有效閱讀。如何構建閱讀支架并發(fā)揮其教學作用,需教師今后更為系統(tǒng)而深入地研究。本文權作拋磚引玉。
[1]呂 芳,趙雪愛.大學英語泛讀課支架式教學模式探索[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27(1).
[2]Carrel,P.L.,&Joan C.Eisterhold.Schem 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pgy[A].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P.L.Carrell et al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73-92.
[3]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UP,1983.[2]Graves,M.F.,&Graves,B.B.Scaffolding reading experiences:Design for student success (2nd ed.).Norwood,MA:Christopher-Gordon,2003.
[4]姚喜明,潘攀.英語閱讀理論研究的發(fā)展[J].外語教學,2004,(1) :72-75.
[5]斯佩里.左右腦分工理論[OL].http://baike.baidu.com/view/690635.html.2012-01-15.
[6]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