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珊
終身難忘一位母親,我既不知道她的姓名,也不知道她來自何處,但我真的很想找到她。
這應(yīng)該是1966年“文革”抄家蠱行時。那時,因為“革命不用介紹信”,那些戴著紅衛(wèi)兵袖章的青少年,可以隨便闖進他們認為是地主、反革命或者資本家的家,任意搜抄錢財,被抄的家庭是不敢違抗的,我們家已經(jīng)來了好幾批。
一天晚上,又有人“咚咚”敲門,進來一個衣著簡樸、一副勞動婦女模樣的母親,拉著自己十五六歲的兒子。母親鐵青著臉問兒子:“你確定是這家嗎?”在母親嚴厲的目光逼視下,兒子眼皮也不敢抬,囁嚅著點點頭。母親又說:“把東西交出來還給人家!”兒子從口袋里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里面是我媽媽的部分首飾。
還沒等我們反應(yīng)過來,這位母親當著我們的面給兒子兩個耳光,罵道:“看你下次再敢隨便拿人家的東西!”然后就拖著兒子走了。
過了好久,我們才醒悟過來,這個少年一定是參與抄家的紅衛(wèi)兵,渾水摸魚拿了這點東西,這在當時是見怪不怪的??删吹氖?,這個看似沒有文化、衣著也十分簡樸的母親如此明了是非。她當著我們的面打兒子,除了教誨兒子,也是為了在兒子前表達她做人的氣節(jié)。
4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少年也應(yīng)該即將退休,不知他一路走得可順利,但有這樣一位母親,相信他一定走的是正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