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窗靈鼠齋
樂得做胖子
◎ 半窗靈鼠齋
35歲后,我成了個小胖子。有時候我會納悶,是什么東西造就了我今天龐大的身軀?
如果要列一張單子,那罪魁禍首可不止一個。不過年紀漸長,很多尤物只能看看、想想,不能常吃了,例如正當好時候的螃蟹太過油膩,對胰腺壓力很大,另外想到此輩被活活蒸熟,實在有些不落忍。對有些食物,則是因為腸胃弱,或者為了預防某些慢性病起見,我和一些尤物也越來越疏遠,例如特別甜的水果冷飲。
只是,有那么一樣東西,我一直不舍得放棄,只要有機會,總是要點來嘗嘗。對啦!這就是我“冒著生命危險”一直堅持去港式茶餐廳的原因——菠蘿油。就是這個很甜很油膩,被香港人定為“十大不良零食之首”的小圓熱面包。
菠蘿油其實分兩大部分,菠蘿包和油,做法和吃法,都有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感覺。菠蘿包是尋常軟面包,上面厚敷一層加蛋油酥面,烤脆了,沿正中剖開,可以添加餡;油是一塊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咸黃油。服務員將冰油往菠蘿包里一夾后,便要飛跑著端上來。此時,面包是熱的,外面硬脆緊實,稍稍咬一口,滿口都是面包松軟香甜的內瓤,再嚼,冰涼鮮咸的冷黃油便會融化。這口味的豐富異樣,只有泡芙和摻著海鹽的牛奶巧克力能夠比擬,那可是一段無法閃躲、迅猛匆忙、冰火兩重天的激情。
只要我去港式茶餐廳,無論品質好壞,必然點一份菠蘿油。近來,我對它漸漸失望,因為面包如果做得不好、不專業(yè),其他調料再怎么出彩,也不會很地道,而國內餐廳往往就是輸在此類起跑線上。不過,某天路過一家有名的茶餐廳,雖然是在一頓飽飯之后吃到他家的菠蘿油,也還是吃得很歡暢。因為他們不僅材料很好,在端上來的黃油底下,還仔仔細細地墊了兩塊冰。
(摘自《今日中國·中文版》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