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立
摘要 伴隨著教育信息化及智能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資源備受青睞,本文對微課在高職高專教學中應用的原則及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微課 原則 策略
根據(jù)《首屆全國高職高專微課教學比賽方案》中的解釋,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點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要包含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xiàn)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活動設計。它是一種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與互聯(lián)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旨在實現(xiàn)學習的隨時性和互動性,為新時代的高職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方式。
一、微課在高職高專教學中應用的原則1.吸引原則教師制作的微課要對高職高專學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作為微課開發(fā)者,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應該在微課的易學性和趣味性上多做文章,制作的微課要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特點。微課的選題可以根據(jù)教學實踐工作中發(fā)現(xiàn)學生剛學過不久又忘記的知識點,或者是很多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經常會向教師求教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的微課才能夠吸引學生,真正給學生學習起到幫助的作用。微課經過學生反復觀看,就能發(fā)揮它作為學習資源的效力,使學生學有所得,樂此不疲。2.效用原則在保證“微小”的前提下,微課要讓學生覺得這種學習資源非學有用。微課不能為了趕時髦或者為了嘩眾取寵,光在“表面漂亮”上做文章,它跟時髦的微電影有嚴格的區(qū)別。大多數(shù)微課只需要使用錄屏工具、手機、DV等,由教師自主錄制制作完成,不提倡耗費大成本的人力物力來制作微課作品。筆者建議在每年的高校微課大賽中,要給制作成本相對低廉、由教師個人就可以制作完成的如“PPT+錄屏”等作品也有獲獎的機會,以大賽推動廣大教師制作微課作品的熱潮,這樣才能制作出滿足廣大學子的迫切需要的微課作品,對于微課的開發(fā)和推廣才有真正意義。效用原則是微課靈魂,背離了這一點,它必將受到廣大師生的擱淺。3.靈活原則在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中,微課可以是在課前、課中或者課后等節(jié)點靈活應用。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課,預先了解授課內容,便于師生在課堂上探討問題,直至學習者掌握該知識點或技能。課中教師把微課當作純粹的教學資源,在教學需要時,集中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更加形象和直觀地理解重難點知識。課后教師可以發(fā)放微課,為學生提供可以反復學習的課程視頻,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課堂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就能自主補習,反復學習、直到學會為止。4.反饋原則在開發(fā)、應用與交流共享微課之后,需要對它進行應用評價,為接下來微課程內容的改進提供指導和參考意見。及時的評價與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更優(yōu)秀微課的開發(fā)與共享。廣大師生對微課教學使用情況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反饋意見,可以通過課程網站的相應論壇留言、QQ群的討論、微信微博的留言等方式來實現(xiàn)建言建策,教師在充分吸收大家的建議的基礎上,不斷對微課進行改進更新,促進微課的不斷完善。
二、微課在高職高專教學中應用的策略1.整合微課與現(xiàn)實課堂關系微課在扎根于現(xiàn)實課堂基礎上,可以承擔不同的角色:課程引入、核心概念講述、操作過程的演示、課后的練習等,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應用。與現(xiàn)實課堂的整合時,要注重教學設計,進行學情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等,根據(jù)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制作合適的微課。另外,課后還需要補充相關的輔助教學資源,比如提供訓練所需的各式各樣素材,或者相關的學習軟件下載等,這樣微課就能為完成現(xiàn)實課堂的教學任務起到積極的作用。2.拓展微課教學支持服務渠道微課應該及時放到課程教學網站或者Q群的共享文件夾中,這樣才能承擔起網上輔導的職能,另外還要增強師生之間的在線同步、異步交流工具的使用,比如提供教師QQ號或者微信號碼、建立學習Q群等來方便師生互相交流,讓學生感覺到學習可以無處不在,使得課堂上的正式學習與課外的非正式學習統(tǒng)一、連續(xù)。3.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移動學習的習慣當前隨著手持移動數(shù)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也將會普及化,“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但在我們發(fā)現(xiàn),高職高專學生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終端設備玩游戲、聊天、購物、刷微博、微信等休閑娛樂活動比比皆是,恰恰沒有將其作為一個學習工具來使用,不得不讓人嘆惜。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有義務通過開展各式各樣活動,如主題班會、宣傳板報等,來推動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使用手機等移動移動終端設備來學習的習慣。4.建設系統(tǒng)性微課資源體系微課放到課程網站以后,需要經過教師同行、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實踐和評價,使得它能隨著教學需求與環(huán)境發(fā)展不斷發(fā)展與充實,這樣的學習資源才會充滿生機。課程網站微課學習平臺應該能夠記錄學生的學習足跡,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進而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隨時能讓學生進行測試評價等,這些都應該通過建設系統(tǒng)性微課資源體系網站,通過相應的網站功能模塊來實現(xiàn),比如在課程網站上讓學生能建立用戶信息,保存學生的訪問情況,記錄學生的在線測試成績檔案等;教師對測試的操作演示、講解也及時地放到課程網站上,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資源,以方便學生學習使用。
三、結束語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實踐中功效日漸突顯,如何更好地開發(fā)和使用微課非常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究,隨著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必將有更多更好的微課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xiàn)。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2]李俊.基于移動學習的“微課程”資源建設初探[J].科技視界,2013,(24).
[3]黃建軍,郭紹青.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5):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