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鵬飛
據(jù)相關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面臨著不少問題,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的藝術教育舉步維艱。調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農村中小學一至五年級開課率徘徊在50%左右,六年級基本不開;初中一、二年級不足40%,初三基本不開;高中則低于20%。據(jù)部分高校對入學新生調查,大多來自農村的學生在中小學沒上過藝術課程,不認識簡譜,不知道美術三元色,藝術素質低下。
“最近10年,全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教師人數(shù)已經(jīng)從2001年的41萬人增長到2011年的57萬人。但是,根據(jù)國家課程計劃規(guī)定課時數(shù)的教學需求,目前中小學這一塊音樂、美術教師的缺額數(shù)還比較大?!苯逃扛辈块L郝平曾發(fā)表署名文章稱,美育仍然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還不能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不能滿足廣大青少年獲得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5年,終于上了第一堂音樂課
在我國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教育的諸方面中,美育則是被選擇性地忽略了。現(xiàn)在的音樂、美術等與美育相關的藝術類的課程,在學校屬于“小三門”,是處于“副科”的尷尬地位。這樣,學科美育自然就得不到應有的關注了。有一點尤其值得重視:現(xiàn)在的教師,自身接受的美育也很有限,對美育的認識也不到位。這樣,自然就很難成為美育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5年了,終于上了第一堂專業(yè)的音樂課。”4月26日,衡陽市衡南縣近尾洲鎮(zhèn)八寶完全小學五年級學生小麗向城里的老師學習吹口琴。這是小麗5年來的第一堂真正意義上的音樂課。這一天,八寶完小全校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孩子,享受到長沙市天心區(qū)青園小學老師送來的音體美專業(yè)課。一個小小口琴竟能吹出動聽樂曲!孩子們如癡如醉地欣賞著音樂老師陳艷的表演。陳艷帶來的音樂課是口琴學習,學著打節(jié)拍、唱簡譜,優(yōu)美的樂曲響在校園。這天,全校98個孩子都擁有了口琴這個小小樂器,也學會了吹口琴。“我知道,最實在的支教就是讓孩子們都能上一節(jié)真正的音體美課。雖然不能徹底改變什么,但也許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藝術種子。”青園小學校長王雅敏說。
今年起,青園小學與八寶完小結對互幫,此次贈送了圖書兩千冊及一批音樂、美術、體育器材,還與八寶完小6個最貧困的孩子結成一對一的幫扶。老師們合計著:“專業(yè)的音體美課實在開不好,那就先開設閱讀課吧。設置一個圖書館,對圖書編號,培養(yǎng)讓孩子們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p>
“我是師范畢業(yè),深知音體美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實在沒辦法?!碑厴I(yè)于師范,從教24年的近尾洲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謝昭學坦言:“老師太少,一個老師包一個年級;年齡老化,八寶完小老師平均年齡50歲;全是語數(shù)老師,無法勝任音體美課的教學。教學基本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原始狀態(tài)。”為提高教學質量,校長沒少想辦法,每期都組織教研活動:聽課、賽課。
藝術課開課率極低
毫無疑問,全國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專職藝術教師數(shù)量短缺和質量不高,是影響藝術課程開設、制約藝術教育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藝術教師總量短缺。根據(jù)《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藝術類課程占總課時的9%至11%;根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高中階段藝術類課程占必修學分總數(shù)的5.2%。而根據(jù)2011年教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全國中小學藝術教師為58萬多人,占中小學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為5.5%。根據(jù)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專家的抽樣調研,被調研地區(qū)專職藝術教師僅占教師總數(shù)的2.4%。這個比例與課程計劃中藝術課程的比例顯然差距甚大。另一方面,藝術教師結構性短缺。除了數(shù)量不足,藝術教師分布也極不平衡,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和縣城重點學校,而在廣大農村和欠發(fā)達地區(qū),兼職藝術教師比例過大,素質也亟待提升。
“大多數(shù)學生非常喜歡上音樂課。但由于音樂課的形式內容過于單調,學生對音樂課由期待轉為失望?!彼囆g學教授馬衛(wèi)星坦言,他們曾于2009年到2010年對黑龍江省部分農村中小學進行過調查,學生渴望新鮮、有活力的音樂課。在調查中,沒有音樂教師的中學占40%,沒有音樂教師的小學占30%,60名小學音樂教師中僅有9名專職音樂教師,占15%。馬衛(wèi)星介紹,在他們所調查的農村學校中,只有3%的音樂教師在參加工作后接受過培訓。但在相同學校的其他主科,23%的教師接受過培訓。教育資金緊缺是影響農村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緊缺的資金只是微量地分配給音樂學科,也是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滯后的重要原因。同時,由于經(jīng)費短缺常導致音樂課程資源不足、教學設備陳舊,教師工資低、待遇差,不能吸引優(yōu)秀人才。揚州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楊殿斛介紹,他們曾對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進行過調查。全州1477所中小學僅有音樂教師555人,幾乎是3所學校才有1位,而且大多集中在縣城及條件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特別是村級小學音樂教師很少。
“領導重視升學考試所涉及的學科,對音樂教育重視不夠,甚至把音樂教育視為負擔。”采訪中,一些音樂教師向記者反映,音樂課時在學校常常被其他課時占用,因為升學率是檢驗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學校要讓學生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到與升學有關的課程上。
目前,全國開辦藝術師范及音樂教育的高校有200余所,在校學生7萬多人。在藝術師范教育規(guī)模擴大的同時,藝術教育師資短缺并無明顯改善,特別是廣大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缺編嚴重。對此,楊殿斛認為,一方面是基層中小學音樂師資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是音樂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找不到工作。由于落后地區(qū)地方財政實力薄弱,教師的工資待遇不高,對畢業(yè)生沒有吸引力。而對地方行政部門來說,多一名教師就要多發(fā)一份工資,從而導致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配備不足。今年1月,教育部發(fā)文,將從2015年起對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測評,還將作為學生中考和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jù)。引進藝術師資是各地農村學校共同的難題。
藝術器械配備匱乏
齊齊哈爾市裝飾希望小學地處偏遠郊區(qū),生源多為附近居住的留守兒童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子女。由于軟硬件設施落后,學校多年來沒怎么開過音樂課,唯一的音樂老師是去年才到學校的。校長王雅杰介紹,全校沒有一件能出聲的樂器,只有一臺能播放歌曲的舊錄音機供孩子們跟著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