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印度洋與中國安全有重大關聯(lián)

    2014-11-10 18:27:56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4年19期
    關鍵詞:大西南緬甸毛澤東

    敘利亞在歷史上是歐亞兩大陸對沖的第一道關口,可以說它既是歐亞大陸力量變局的第一個旋轉(zhuǎn)門,也是歐亞力量交鋒的晴雨表。敘利亞至伊朗一線的地區(qū)安全與中國的西陲安全息息相關。緬甸具有無可替代的聯(lián)通中國與印度洋的特殊的戰(zhàn)略通道作用,云南特有的地緣位勢使其成為中國經(jīng)過緬甸進入印度洋的最主要的門戶。在中國印度洋戰(zhàn)略中,云南具有不可替代的“橋頭堡”地位。

    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帶是中國西南安全的戰(zhàn)略屏障

    印度洋北岸和中國有什么關聯(lián)呢?如果特別注意一下立體地圖上的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這條山帶,就會看到這條山帶對中國西南安全是一條巨大戰(zhàn)略屏障。這是由世界最高山脊連接成線且難以逾越的山帶,因其特殊的地理形勢,它幾乎成了古今侵略者的死亡地帶。古代的希臘人、羅馬人,近代的法國人(拿破侖)、英國人和現(xiàn)代的蘇聯(lián)人、美國人都沒有征服這道山帶,再先進的科技在這里都不起作用。這個屏障給中亞地區(qū)和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也給中國大西南帶來優(yōu)質(zhì)且低成本的安全環(huán)境。由于這個屏障的存在,當年亞歷山大打到印度就停了下來;蒙古人算是猛一些,1259年蒙哥大汗親自率領四萬軍隊越過這道屏障進入中國四川,但最終還是困死在重慶釣魚城下;①1914年,占領印度的英國人曾打到拉薩,最終還是抗不住地高天寒而南撤。

    凡事都要兩面看,保護中國的屏障同樣也是限制中國的屏障。連通中國西域與中亞繼而西方的絲綢之路被今人賦予了過多寓意,其實這條路最初的開通是為了中原政權的安全需要。漢朝時,為了聯(lián)合西域部族合擊匈奴、而不主要是為了商業(yè)的目的,張騫冒死率人西進開發(fā)出這條道路。同理,我們今天的絲綢之路建設也不會只是一個田園牧歌的進程。當前,我們有些研究提議以修建整合亞洲大陸鐵路的方式推進中國西進的“新絲綢之路帶”,這想法非常好但也很浪漫。回想一下當年俄國人在中國境內(nèi)修的那條中東鐵路,開始說是共同抗日的需要,后來竟演化為兩國的宿怨,這種怨氣一直影響到20世紀50年代;相反,幾乎是同期開工的在俄國境內(nèi)修建的橫貫東西的那條近萬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②迄今卻一路暢通。設身處地,今后我們在其他國家境內(nèi)修建道路,難道不會再碰到同樣的尷尬嗎?沒有歷史經(jīng)驗支持的建議,提出來還是要謹慎些。目前,我們在一些東南亞國家修的鐵路已經(jīng)出現(xiàn)類似問題。一個國家在別國領地上修鐵路而不加以控制,這是說不通的;而控制就要有矛盾,矛盾大了就難以避免沖突。以前,我們知道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今后,我們也要知道商業(yè)尤其是國家間的重大商業(yè)經(jīng)貿(mào)往來也是政治的延續(xù)??梢?,通心要先于通路,通心要有持久的耐心,在心未通而又力所不及之處,路不可過于深入,重資產(chǎn)投資還得做相應收縮。

    世界視野中的“絲綢之路”

    連接中國與中亞的絲綢之路,關乎中國西陲安全,而在向當?shù)厝嗣駥W習的過程中,加強與中亞國家的交往才是化解中國西陲安全風險的政策基線。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lián)通、貿(mào)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戰(zhàn)略倡議;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fā)表重要演講時明確提出,中國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lián)互通建設,愿同東盟國家發(fā)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都說明中國與中亞國家交往遠不只是一個物流過程,更多地應是交心的過程。通關貴在通人,通人貴在通心。如無這些,僅有武帝的“武功”而沒有武帝的“文治”,絲綢之路就不會有后來的延續(xù)。習近平主席“一路一帶”構(gòu)想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已經(jīng)不能僅從經(jīng)濟發(fā)展的思路來理解,而應當從“環(huán)球同此涼熱”——即世界共同發(fā)展、共同富裕的共產(chǎn)黨人的大情懷來理解。

    絲綢之路也是東西方相互影響之路。目前北約東擴已經(jīng)合并了東歐的部分國家,地中海南岸也為歐洲控制,那下一步怎么辦?依據(jù)歷史經(jīng)驗,就是打通敘利亞。敘利亞是歐洲人進入麥金德所說的控制世界的“心臟地帶”的門戶。拿下敘利亞,也就打通了經(jīng)伊朗高原③進入中亞并經(jīng)此即可由帕米爾高原④進入中國新疆的道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羅馬軍團、十字軍和蒙古人的東進和西出,這里都是必經(jīng)要路。法國學者魯保羅認為:“那些不想經(jīng)北部繞過里海的行人,則必須穿越伊朗這一富饒、人口稠密、接近肥沃的新月形地區(qū),這一切都使這條道路變得非常繁忙。如果政治事件有時會使這條道路封閉,那么它也必然會重新開放?!雹?/p>

    從敘利亞沿伊朗高原東進中國的那條路在歷史上是傳統(tǒng)的絲綢之路之一。這條屏障的最西端是敘利亞,這里是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在歷史上也是歐亞兩大陸對沖的第一道關口,也可以說它是歐亞大陸力量變局的第一個旋轉(zhuǎn)門。羅馬人東擴,蒙古人西進,都是到了這個地方受到抵抗并因此固定了東西方的政治格局。由于他們的斗爭關乎漢朝的安全,張騫出使西域時派副手訪問安息帝國,安息國王派了2萬多兵騎迎接,⑥因為他們也需要中國的支持。當時的安息位于今天的伊朗高原,其西端就是今天的敘利亞,位于今天歐洲東擴的前線。今天的北約東擴就是昨天羅馬東擴的重演,在敘利亞激烈抵抗前,今天歐洲的妥協(xié)也是昨天羅馬在此妥協(xié)的再版??梢?,敘利亞至伊朗一線的地區(qū)安全與中國的西陲安全息息相關。1904年,哈·麥金德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書中說:

    這里是早期文明地帶中最脆弱的地點,因為蘇伊士地峽把制海權分成東西兩部分,而從中亞延伸到波斯灣的波斯干旱荒原,使游牧勢力總有機會打到那一片把東面的印度、中國與另一面的地中海世界分隔開來的大洋邊緣。每當巴比倫、敘利亞和埃及綠洲的守備薄弱的時候,草原民族就可以把開闊的伊朗高原和小亞細亞作為前進的據(jù)點,從那里穿過旁遮普而進入印度,經(jīng)過敘利亞而攻入埃及,越過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的斷橋而進入匈牙利,維也納地當歐洲內(nèi)地的入口處,抗阻著從兩方面——直接穿過俄羅斯草原與繞道黑海、里海以南而來的游牧民族的襲擊。⑦

    15年后,哈·麥金德在《民主的理想與現(xiàn)實》一書中以更為簡煉的語言再次重申這樣的觀點說:

    誰占有大馬士革,誰就有旁門通向另一條路——在兩洋之間沿幼發(fā)拉底河谷而下之路。這同一個區(qū)域,既是歷史的發(fā)祥地,又是現(xiàn)代最重要的交通大道的交叉點,不可能完全是一種巧合。⑧

    印度是北印度洋最重要的國家,但對中國西域安全權重排序上卻不是最重要的國家。常有媒體看著平面地圖說印度對中國有大威脅。如果看看歷史,再看看立體地形圖,就會知道印度沒有大規(guī)模北上強攻的能力,當然中方也沒有大規(guī)模南下并實行控制性占領的能力。這還得歸因于喜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歷數(shù)古代史,印度人什么時候打到過西藏、占領過拉薩?沒有,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從西面順印度河南下進入印度。當然,這也不能說印度人沒有北上的想法,也不是說中原人沒有南下念想,只是說在這一地區(qū)雙方實在沒有實現(xiàn)這種想法的地理條件。1962年底,我軍橫掃盤踞在藏南的印度侵略軍后為什么馬上退回來呢,因為地形不行。喜歡讀三國的毛澤東自然會注意曹操占領漢中后又不得不放棄漢中退回秦嶺的原因:藏南孤懸且直抵印度西北平原,由北而南,攻易守難,且后援難以為繼。如陷南地,無以回旋,極為被動。由南而北,則是攻難守易。毛澤東充分利用藏南地形的這種特點,對入侵者發(fā)起凌厲的攻勢,勢如破竹,速啟速合,沒有留給印軍占其地利以逸待勞的時間。

    上文說敘利亞是歐亞格局的轉(zhuǎn)換門,現(xiàn)在再加一句,敘利亞也是歐亞板塊交鋒的晴雨表。所以,從中國西陲安全的角度看,較之于印度,敘利亞至伊朗高原直至阿富汗一線的國家對于中國西域安全有著更大的地緣政治關聯(lián)。

    緬甸之于中國的地緣政治意義

    在印度洋北岸的東面,對中國安全有重大關聯(lián)的是緬甸。緬甸位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和云南省接界,東部與老撾和泰國毗鄰,仰光瀕臨伊洛瓦底江。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緬甸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huán)繞。北部為高山區(qū),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拷袊吘车拈_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緬甸最高峰。

    伊洛瓦底江是亞洲中南半島的大河之一,也是緬甸的第一大河。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伊洛瓦底江河源有東西兩支,東源恩梅開江(Nmai Hka,中國境內(nèi)稱獨龍江),發(fā)源于中國境內(nèi)察隅縣伯舒拉山南麓,西源邁立開江,發(fā)源于緬甸北部山區(qū)。獨龍江東南流經(jīng)云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西境,然后折轉(zhuǎn)西南,進入緬甸,過賈岡南流,稱恩梅開江。兩江在密支那城以北匯合后始稱伊洛瓦底江,南流后注入印度洋安達曼海。伊洛瓦底江全長2714千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千米。在伊洛瓦底江東面并與其北南平行的還有薩爾溫江(又名丹倫江),為緬甸最長河流。該江源于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稱為那曲。離開源頭后進入云南境內(nèi)改稱怒江,入緬段稱薩爾溫江,或丹倫江。入緬后南下在毛淡棉附近,分西、南兩支入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并在河口處兩支流間形成比盧島。不含中國境內(nèi),河長1660公里,流域面積20.5萬平方公里。

    凡能坐大者,必有外援;凡有外援,必有通道。緬甸之于印度,其通往中國的道路要平緩通順許多,縱貫緬甸北南的伊洛瓦底江——其交通意義相當于貫穿中國東西的長江和貫穿中歐和東歐的多瑙河⑨——更給緬甸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從中國云南昆明經(jīng)保山至瑞麗出境,順瑞麗江可達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并由此直入印度洋。故此,特別是在近代以來東海被困之后,緬甸就成了中國大西南與國際聯(lián)系的重要通道。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看到這一點,他在《亞洲的問題》一文中說:“獲得緬甸使印度得以將邊界向東推延,從而避開喜馬拉雅山脈,打開了向長江上游地區(qū)及中國西部省份施以政治和商業(yè)影響的通道?!雹?/p>

    明代中期,中國東海尚未出現(xiàn)危機,此前西南方向?qū)τ谥性T王朝而言,只是穩(wěn)邊安民的問題,這可從明王朝在西南設立的一系列管理機構(gòu)的命名看出,如“車里軍民宣慰使司”、“緬甸軍民宣慰使司”、“老撾軍民宣慰使司”等。但到明末,東海倭患蜂起,特別是清兵入關后,西南便成了各類反清力量的聚嘯之地,緬甸之于中國的地緣政治的戰(zhàn)略意義也隨之上升,漸成為中國大西南諸力量獲取外援的重要通道。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國,東海的制海權淪落日本之手,中央政府遷至重慶。由此,緬甸通道對于中國的戰(zhàn)略意義陡然提升。美國地緣政治的重要學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說:“日本的擴張勢力差不多完全把我們同俄國和中國的交通截斷了。從俄國和印度到中國的陸路,運輸量有限,沒有能夠使中國得到接近必需的軍需。要想最后擊敗日本,大部分有賴于有效地改善這種情況。”1937年,在中國東部被全面封鎖的情況下,中央政府于10月始征調(diào)云南民工20萬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修成了連接昆明至瑞麗的中國境內(nèi)段公路,進入緬甸后又繼續(xù)修建了經(jīng)過緬北的公路,兩段合稱“史迪威公路”,中國由此從境外獲得大量戰(zhàn)略物資,為抗戰(zhàn)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1959年6月,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片面撕毀了中蘇雙方簽訂的關于國防新技術的協(xié)定,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chǎn)原子彈的技術資料。9月9日,蘇聯(lián)塔斯社就中印邊境爭端發(fā)表聲明,公開偏袒印度尼赫魯政府,反對中國。9月15日,美蘇舉行“戴維營會議”,隨后赫魯曉夫就來到北京勸說中國“不要用武力去試探資本主義制度的穩(wěn)定性”,與此同時,蘇聯(lián)政府開始鼓吹蘇美兩國共治世界的“戴維營精神”。1961年始,肯尼迪政府對越南發(fā)動“特種戰(zhàn)爭”,1962年4月至5月,蘇聯(lián)駐中國新疆領事館慫恿新疆伊犁、塔城民族沖突,造成當?shù)鼐用翊罅客馓印?/p>

    這一系列事件引起毛澤東的高度警覺,他開始考慮“要準備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合伙整我們”及“敵人怎樣進攻我們怎樣對付”的問題。當時中央軍委提出“北頂南放”的戰(zhàn)略方針,毛澤東則判斷“敵人很可能是中間突破”。

    為了對付“從中間突破”的可能性,在各種方案中,毛澤東首選以西南為重心的“大后方”建設。集中投資于四川東部山區(qū)和中部平原,特別是重慶一帶,在四川西南端的攀枝花和甘肅酒泉建造鋼鐵基地。與此同時,毛澤東提議“三線建設”。1964年5月27日,毛澤東在中南海菊香書屋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毛澤東說:“第一線是沿海,包鋼到蘭州這一條線是第二線,西南是第三線。攀枝花鐵礦下決心要搞,把我們的薪水都拿去搞。在原子彈時期,沒有后方是不行的,要準備上山,上山總要有個地方?!碑斄_瑞卿講到總參謀部擔心密云、官廳這些水庫的泄洪量太小時,毛澤東將北京的安全與四川聯(lián)系起來,說:“北京出了問題,只要有攀枝花就解決問題了。北京淹了,還有攀枝花嘛。應該把攀枝花和聯(lián)系到攀枝花的交通、煤、電的建設搞起來?!钡诙欤?月28日),劉少奇主持召開有各中央局負責人參加的會上進一步強調(diào):“昨天在主席那個地方談的基本的一點就是搞四川這個第三線。主席著重地講了攀枝花,酒泉也提到了,但不是擺在第一,第一是講攀枝花,其他各方面少搞,搞攀枝花?!?1月26日,毛澤東在聽取西南三線工作匯報時說:“國民黨為什么修長江—都勻—貴陽那一條線,而不修川漢那一條線?是什么道理?川漢鐵路,滿清未修,就鬧風潮,選的是北線。為什么要修川漢線,要找歷史資料做比較,都要研究一下,做個比較?!彪S后毛澤東向在座的同志提問并回答說:“《三國志》講黃權隨劉備東征,劉備打了敗仗,黃權被隔斷于江北,沒有路走,只好降魏。降魏的人中有人造謠,說劉備殺了他的家屬。曹丕要給開追悼會,他說不要開,劉備不會殺他的家屬。后來證實果然沒有殺。是沒有路走,回不去了嘛!”這說明,毛澤東這時考慮的也是大西南的國際通道和國內(nèi)從大西南返回中原的交通問題。顯然,緬甸在其中的戰(zhàn)略地位自然不可小覷。

    毛澤東三線建設方案的提出來自對大西南地緣政治特點的深刻認識,除了來自他自身豐富的歷史知識外,還與他1935年隨中央紅軍經(jīng)黔、滇、蜀北上陜甘的親身經(jīng)歷有關。在云貴與蔣軍周旋期間,因北上渡江困難,中央已有了建立川滇黔根據(jù)地的設想,毛澤東也一定有了萬一北上不成如何經(jīng)營黔滇川蘇區(qū)并與南面國家處理關系,以及如何從西南打通國際通道的通盤考慮,這種考慮又被黔貴川地區(qū)在隨后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發(fā)揮出的聯(lián)接國際大通道的突出作用所驗證?;谶@些經(jīng)歷,在20世紀60年代美蘇南北夾擊中國的時刻,毛澤東才會有“北京淹了,還有攀枝花嘛”即再次遷至大西南的判斷,并做出“應該把攀枝花和聯(lián)系到攀枝花的交通、煤、電的建設搞起來”的重大決策,這與隋煬帝曾率大軍北驅(qū)突厥、南下平陳的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大運河對中國統(tǒng)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出于同一個道理。1962年,毛澤東在西南開戰(zhàn),顯然是為了奪取西南方向的主動權。

    除了伊朗之外,西南的緬甸出口大大提升了緬甸之于中國的地緣政治意義。在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緬甸之于中國的戰(zhàn)略作用得到了充分顯示。當時若沒有緬甸,中國的抗戰(zhàn)就會更加艱難。鑒于這樣的經(jīng)驗,中國政府一直重視西南方向的國際通道建設。2011年國家建成渝新歐國際大通道,有了這條通道,中國大西南就有了北上大西北進入中亞的出口,如能再進一步開發(fā)與伊朗、緬甸相接的傳統(tǒng)通道,這樣,中國大西南這盤棋就下得活了,對于毛澤東提出的“黃權之問”,在50年后就可以有讓毛澤東滿意的答卷。

    在中國安全問題上,最令人擔憂的是東西共振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西南往往擔當著絕地翻盤的特殊的戰(zhàn)略作用。

    東北亞對中國西南的戰(zhàn)略聯(lián)動作用

    我們研究歷史會發(fā)現(xiàn),歷史上真正能對中國大西南安全產(chǎn)生重大壓力的方向——因為喜馬拉雅山的屏護及中國在幾乎陡直的喜馬拉雅山地中所處的居高臨下的地勢——較少地來自南方印度洋,而更多地來自東北亞。比如清兵入關、日本從東北入侵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拿下東北、揮師過江后國民黨在大西南的縱深布局等,都促成了大西南的戰(zhàn)略地位及其相關通道的戰(zhàn)略需求陡升;而20世紀60年代初的中印關系的緊張和沖突,又不能不是美國對新中國東部越逼越近的海上封鎖繼而介入對越南內(nèi)戰(zhàn)的聯(lián)動結(jié)果。

    對東北亞問題有較早直覺的是隋朝皇帝楊廣。楊廣在中國歷史上是對中華民族有大貢獻的人物,在他即位之前,中國經(jīng)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和戰(zhàn)亂,與秦始皇及其業(yè)績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相仿。有了這樣幾乎持續(xù)了三個半世紀(公元220~581年)的動蕩背景,他們那一代人對國家統(tǒng)一就有了強烈的共識。楊廣在位期間為中國統(tǒng)一和安全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修了貫通北南的大運河,想一舉貫通中國大江南北——這件事算是做成了。如果沒有這條大運河,明朝不可能把國都定在北京。第二,他意識到未來中國邊陲的安全威脅將來自東北亞。于是他三次出兵朝鮮,想一舉而定萬世太平——這件事卻辦砸了。

    這招致后世文人的非議,他們諷刺隋煬帝好大喜功。但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后來歷史上的顛覆性的力量——比如導致大明、大清以至民國覆亡的沖擊力量,不都出于東北或東北亞嗎?唐太宗曾也認為煬帝好大喜功,可他執(zhí)政后也同樣認識到東北亞的危險性,并于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出兵東征高麗。1949年初,從西柏坡準備進京的毛澤東風趣地將此行比喻為“進京趕考”,在回答周恩來“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的話時說:“退回去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明乎此,再重溫毛澤東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這句話,意義就深刻了。毛澤東說的不僅是李自成政權甫立即腐的教訓,更是說他沒有守住山海關的教訓。面對吳三桂的變節(jié),李自成并沒有做認真準備,僅帶了五萬兵過去了,不及半月便全線崩潰,退出北京,次年(1645年)即被殺于湖北通城九宮山。明朝及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失敗及后來日本又從東北入侵中國的歷史教訓說明,東北亞對中國安全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東北破,北京就得遷都,隨之而來的后果不是政權易手就是國家分裂。若此,大西南就成了中國抵抗力量絕地反攻的唯一地方。東北一帶一馬平川,勢逼中原,且距離北京太近。1644年李自成剛?cè)氡本?,清兵就過來了;1949年年底我們剛踏入北平,1950年下半年美國就來了。如不死,李自成接下來的目的地最有可能就是大西南的滇緬一帶。如果當時認為美國來了僅僅是為了朝鮮,與我們無關,那李自成的悲劇很快就會來到眼前。故此,毛澤東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狈催^來想,如果沒有朝鮮戰(zhàn)場的勝利,同期西南剿匪及后來的西藏解放的難度將會大幅提高。

    從隋朝至明朝再到民國的顛覆國家的力量一直都是沿著這條線越推越大的。1937年3月,毛澤東在《祭黃帝陵文》中說:“琉臺不守,三韓為墟。”筆者理解這是說琉球、臺灣和朝鮮半島的齒唇依存關系。但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戰(zhàn)”后竊取中國臺灣、1910年全面占領朝鮮、1937年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諸事件所展示的連貫邏輯同樣表明:“三韓”不保,中原為墟。朝鮮半島是中國——當然也是俄國——東方安全的重要屏障:此門洞開,且不論由此可能造成的中國東北動亂及其對中國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影響,僅從地緣政治上及近現(xiàn)代歷史經(jīng)驗看,更會直接威脅中國京畿重地,并對中國的整體穩(wěn)定造成重大沖擊。只有朝鮮半島穩(wěn)住了,我們的大東北方可無憂,反之,東北亞的任何動蕩都會很快傳導到北京中樞,北京動則全局動,全局動則西南重。所以毛澤東當時特別看重明成祖把國都立在北京的經(jīng)驗,說他“不怕蒙古人的鐵騎,是個有膽識的人”,這是因為他特別重視“關外問題”:關外問題即全國問題,全國問題很快便會轉(zhuǎn)化為西南問題。明乎此,我們理解了毛澤東20世紀40年代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50年代初“抗美援朝”及60年代強調(diào)“三線建設”舉措、乃至1962年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之間的戰(zhàn)略關聯(lián)。

    毛澤東早就看到“關外問題”對華北平原在中國地緣政治中的極端重要性,并予以高度重視。1945年日本失敗前夕,中國共產(chǎn)黨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5月1日,毛澤東在關于政治報告討論的結(jié)論中指出:“東北四省極重要,有可能在我們的領導下。有了四省,我們即有了勝利的基礎?!?950年,美國出兵東北亞,毛澤東一改隋、唐遠征為援助朝鮮的方式,借蘇聯(lián)的支持,出兵協(xié)助金日成一舉將“關外問題”遠遠推到“三八線”之外??姑涝膭倮麖氐锥沤^了新中國重蹈李自成因忽視或失控于“關外問題”而功敗垂成的任何可能,中國東北從而華北由此穩(wěn)定至今。毛澤東與唐太宗、隋煬帝一樣都注意到東北亞政局對中原政治的影響,比較而言,不同的只是毛澤東沒有把邊界鎖定在山海關而是鎖在朝鮮半島的“三八線”。這是“唐宗宋祖”們的文治武功“稍遜風騷”的地方。

    猜你喜歡
    大西南緬甸毛澤東
    抗美援朝,毛澤東立國之戰(zhàn)
    1949,毛澤東點將
    肇慶建設廣東面向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探索
    商情(2019年5期)2019-03-29 12:02:54
    緬甸記憶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2
    錄毛澤東詞一首(草書)
    陽光(2017年7期)2017-07-18 18:58:59
    緬甸非常之旅
    華人時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0
    葡萄用藥:眾品牌“逐鹿大西南”
    營銷界(2015年23期)2015-02-28 22:05:50
    鄧小平之大西南禁毒記
    大西南 一段如歌的歲月
    《WATER FESTIVAL-2》
    海峽影藝(2013年3期)2013-11-30 08:16:02
    永济市| 禄丰县| 凤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银川市| 酉阳| 溧阳市| 万全县| 杭锦旗| 凤阳县| 巢湖市| 庆安县| 民和| 霍林郭勒市| 涿州市| 临安市| 海南省| 太原市| 汾阳市| 普宁市| 铜川市| 克拉玛依市| 安康市| 苍山县| 密云县| 山东省| 衡阳县| 宁化县| 江油市| 从江县| 社旗县| 彰化市| 信阳市| 长海县| 石台县| 浮梁县| 荆州市| 读书| 曲阳县| 甘孜|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