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卓莉
摘 要:目前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小紅最為嚴重的之一就是大氣污染問題,首當其沖。依據(jù)綠色植被天污染物之間的化學反應來對城市的綠化進行選擇是能夠減輕城市污染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補充工具。在過去我國的研究之中,對于植物對不同的大氣污染物之間的反映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的,其難以攻克的點在于,依照不同的濃度的大氣污染物對植物進行汛期的實驗同現(xiàn)場觀察植物的葉片的宏觀受寒的癥狀來對植物受損傷的程度進行估計污染物的抗性等級。而這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本文將就此提出相應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大氣污染 綠色植物 化學反應 城市綠化 吸污能力 抗污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133-01
1 我國目前城市污染的狀況分析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朝前發(fā)展,我國目前的污染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煤炭的燃燒,礦石的燃燒,發(fā)電廠的不斷發(fā)電,將大氣中的有害氣體排放量的指標弄得一升再升。相關的研究顯示,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增加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們呼吸道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危害甚為嚴重。同時還會造成心臟病,嚴重的導致死亡。同時很多種類的污染物對植物的破壞程度是相當?shù)膰乐氐?。植物在污染的空氣中會遭受到不同種程度上的破壞??茖W家于70年代就憂慮地提出,在森林地帶,樹木首先被低劑量的污染物毀滅,隨著污染時間的增加,高灌木消失了,接著死亡的就是矮灌木、草本植物、苔蘚和地衣(Mudd and Kozlowski,1975)。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合會(IUCN)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全球植物約有3.4萬種瀕臨滅絕,占全球植物種類的1/8,這一進程還在繼續(xù)(王英斌,1998)。
在針對全世界53個國家的272個城市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種完全污染物的濃度測定之后,世界衛(wèi)生組織根據(jù)該結果進行排行,我國首都被列為全球環(huán)境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之一(李吉躍等,1999)。參加全球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GEMS)的五大城市:北京、上海、沈陽、西安、廣州的監(jiān)測顯示,五大城市的5年SO2年平均值、總懸浮顆粒平均值大大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標準(殷京生和孫曰,1998)。我國廣州、武漢、蘭州、重慶四個城市空氣中,檢測到對人體危害大的可吸入顆粒物PM2.5,一般都是美國新標準的2~8倍(吳國平等,1999)。大氣污染的危害程度已經成為我國最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之一,躍居環(huán)境污染之首。
大氣污染要想實現(xiàn)真正的防治,就要從源頭抓起。這也是進行污染防治的第一步。目前在認識方面,由于今年我國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程度。也正在多方面采取措施進行污染的防治,例如減少污染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途徑。第二點,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時候,例如工廠的燃煤氣體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要經過凈化處理的過程,必須經過多重除塵的設備進行初步的凈化處理才允許排放。其次,通過綠色植物,對于大氣污染物進行吸收,由于綠色植被對于污染性氣體會有相應程度上的吸收以及凈化作用,所以被廣泛應用成為治理空氣污染的一種重要的工具之一。同時,植物在吸收粉塵,噪聲的吸收以及氧氣的釋放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在水蒸氣和響起方面的巨大作用也是很多其他的工具力所不能及的。
然而植被吸收污染性氣體的弊端在于,其自身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量是有限的,相應的凈化能力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不同的植被以及不同的污染物之間的反映情況和吸收情況也是不相同的。所以選出最為恰當?shù)木哂薪滴勰芰Φ奈廴疚飳τ谥脖粌艋饔玫某浞职l(fā)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能夠為綠色植被的合理化選用提供相應的參考和建議。
2 城市大氣污染物的種類,污染物特征以及來源
清潔干燥的空氣的主要組分為:78.06%的氮,20.95%的氧,0.93%的氬,這三種氣體的
和約占總體積的99.94%。其余有十多種氣體總和不足0.1%。隨著工業(yè)及交通運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煤、石油等的大量使用,大量的有害物質如: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物質不斷排放到大氣中,當這些有害物質成分超過環(huán)境所能允許的極限值且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就會改變大氣的正常組成,破壞自然的物理、化學和生態(tài)平衡體系,危害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損害自然資源及財產、器物等,這樣大氣污染及其惡果就產生了。
3 植被吸污能力探索
能夠在污染性大氣中生存的污染物都對污染性氣體有相應的抗性。在實際應用方面,除了要能夠對抗污染區(qū)的氣體之外,還應該對污染性物質有相應的吸附能力,這樣便能夠對污染物起到降解性的作用。這也是植物吸污能力的原理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吸收污染的能力同植物的抗性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所以在對植被的抗性進行研究的同時,還應該對其吸收污染的特性進行相應的研究。同時不同的植被對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明顯不同。
4 結語
由此可見,如果要將大氣污染的這一嚴重的環(huán)境方面的問題得到根本性實質性的解決,就必須要對污染源進行治理,與此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綠色植物作為一種治理方面的補充性方法。由于植被的特殊性,在吸收污染物和自身凈化方面的不同,不同植被之間的差異性的存在等,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和相應指標類提升植被的凈化能力,通過植物體內的累積成分來研究吸污能力,這必將有利于植被對于大氣污染物的降解。
參考文獻
[1] 吳國平,胡偉,滕恩江,等.我國四城市空氣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J].中國環(huán)境科學,1999(2).
[2] 周忠梁,常衛(wèi)民,王若祥,等.北京地區(qū)抗污染樹種的篩選繁殖和示范的研究[J].園林科技信息,1996(3):1-19,45-48.
[3] 韓陽,王秋雨,韓光燮.植物葉片SOD活性分析及植物抗性等級的劃分[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2):7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