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輝
(遼河石油勘探局曙光工程技術處,盤錦124109)
遼河油田稠油分布廣泛,儲量巨大,采用蒸汽吞吐的開采方式。由于注汽頻繁、出砂、汽竄、超覆等現象,導致套管變形、損壞嚴重,對曙光礦區(qū)超稠油井套管損壞情況進行的統計表明,套管損壞井已經超過50%以上。其它稠油區(qū)塊,套變井的比例也非常大。這些井每年都需要進行幾個輪次的作業(yè),對出砂嚴重井必須進行沖砂作業(yè),采用常規(guī)沖砂工藝難以有好的效果,經常會出現管柱下不去、折斷、彎曲甚至卡管柱等事故,因而一些井甚至不敢進行沖砂作業(yè);在一些沒有套管變形井由于地層嚴重漏失,大量的沖砂液進入地層,并且井筒內的地層砂又隨沖砂液進入地層,造成沖砂失敗,也增加采油排液時間,影響產量。針對這種問題,遼河石油勘探局曙光工程技術處開發(fā)了一種適合套管變形井沖砂作業(yè)的新工藝—柔性管負壓沖砂技術,該技術通過采用特殊加工的接頭將短油管連接在沖砂管柱底部,在進入變形井段后沖砂管柱可隨套管變形情況而變化,并可旋轉,防止油管脫扣;同時結合泡沫負壓沖砂技術通過降低懸砂液柱密度,增加沖砂液黏度,提高攜砂能力,減輕沖砂液在地層中漏失量,起到保護油層的目的。
2.1 柔性沖砂管柱的設計原理 針對稠油注汽井套管變形、損壞情況的統計分析,稠油井由于頻繁注汽使得射孔井段套管發(fā)生嚴重變形,因此將油管接箍設計成球頭懸掛結構;管柱強度滿足井下工具標準,外徑尺寸不變。
2.2 混氣泡沫負壓沖砂原理
2.2.1 混氣泡沫液組成 泡沫液由氣泡劑0.55ABS(烷基苯磺酸鈉)和穩(wěn)定劑0.2%Na2CO3及水組成。
2.2.2 泡沫特性 ①泡沫黏度大,懸砂能力強。泡沫黏度比泡沫液黏度大的多。上述泡沫液黏度為1.057mPa·s(清水黏度為 1.0mPa·s),而泡沫的黏度則高達 800mPa·s。②降低井液密度,產生負壓。泡沫密度較小,可在井筒內產生低于地層壓力的靜液柱壓力,避免漏失。泡沫用于沖砂含有較強的攜砂性,同時,遇水敏地層不會產生粘土膨脹問題。
2.2.3 各部位壓力及有關參數計算:
套管環(huán)空各深度壓力:
套管返出口泡沫密度:
泡沫比靜水柱減少的壓力:
泡沫各深度混氣比:
泡沫各深度混氣密度:
負壓沖砂負壓值:
式中:Pi——不同深度的泡沫壓力,MPa;P0——泡沫在套管返出口的壓力,MPa;P1——施工地區(qū)大氣壓,MPa;P水——油井靜水柱壓力,MPa;Q1——水泥車液體排量,L/min;Q2——壓風機氣體排量,L/min;N0——泡沫在返出口的混氣比;
V氣、V水——泡沫中氣體及液體所占的體積,L;Ni——泡沫在不同深度的混氣比;h——油井深度,m;γ水、γ液——水及泡沫液的密度,等于1g/cm3;γ0——泡沫在返出口的密度,g/cm3;γi——泡沫在不同深度的密度,g/cm3。
一般稠稀油套管完好井、變形井、出砂特別嚴重井;地層漏失嚴重井;套管縮徑大于110mm以上井;對套管斷錯井應慎用。
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①將特殊的沖砂管柱70~100mm接在油管最下部,下至砂面以上,井口裝好防噴器,連接地面管匯;②配制泡沫液;③施工時用混氣泡沫液沖砂至井底并循環(huán)干凈;④壓風機氣舉至無液返出為止;⑤停壓風機后氣體返出管線自然泄放;⑥繼續(xù)混氣沖干凈;⑦停水泥車,壓風機繼續(xù)運行,進行氣舉至無液返出為止。
圖1
柔性沖砂管柱長度根據井內砂柱高度而定,下至砂面以上3~5m為好,根據砂面高度準備充足泡沫液,沖砂過程中遇阻加壓不可超過30kN,每沖進一根油管上提管柱一次再接單根;施工中和沖完砂后不宜猛放壓,返出口管線用硬管線且固定好;一般水泥車用一擋,漏失嚴重井可提高排量,井深又漏失嚴重井采用兩段分別舉升法,沖砂時根據地層結構控制負壓值,一般在0.2~0.5MPa為好。
以遼河油田杜84-48-146井稠油井沖砂施工為例。
該井人工井底872.0米,油補距為4.13米,生產井段為669.0~687.5米,油層厚度為18.5米。實探砂面深度654.0米,設計沖砂井段675.5~717.0米,JRB封隔器深度為649.0米。作業(yè)施工中在685.5米處撈砂無進尺,改為下沖砂管柱沖砂,井嚴重漏失,打熱水20方仍不返液。采用稠油套變漏失井沖砂技術,通過降低懸砂液柱密度,增加沖砂液黏度,提高攜砂能力,減輕沖砂液在地層中漏失量,又起到保護油層的目的,非常順利地沖到設計位置。
①該技術管柱可以解決各類套變井、漏失井沖砂難題,可以縮短排水期兩天以上。
②混氣比在30~90%之間較好,泡沫黏度在0.8MPa·s左右,所選用泡沫液的泡性良好,攜砂能力強是清水的10倍,可以懸起平均直徑2.5mm的大砂粒。
③可以減少回壓,避免漏失,能將井筒內砂全部攜出地面,并能排出部分地層浮砂。
④沖砂時井底附近產生高速液流沖擊孔道和孔眼,部分清除堵塞物,能起到解堵作用,因而可以增產。
[1]周全興.鉆采工具手冊[M].科學出版社,2000.
[2]吳奇.井下作業(yè)工程師手冊[M].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9).
[3]張萬義.負壓沖砂工藝[J].石油鉆采工藝,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