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 田佰柱 辛英
(解放軍第88醫(yī)院,271000)
·病例報告·
良性胸膜間皮瘤一例分析
胡麗 田佰柱 辛英
(解放軍第88醫(yī)院,271000)
良性;間皮瘤;鑒別診斷
胸膜間皮瘤是一種少見的原發(fā)性胸膜腫瘤,患病率很低,僅占所有胸膜腫瘤的5%左右[1]。良性胸膜間皮瘤更加罕見,患者常無自覺癥狀,多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
患者,女,29歲。無石棉接觸史,無咳嗽、胸悶、胸痛、發(fā)熱等癥狀,2013年11月體檢。胸透示:左肺下野近肩胛下角處示一高密度影(圖1)。肺CT示:雙肺實質內未見明顯異常密度灶,肺門結構清晰,氣管及支氣管通暢,縱隔無移位,其內氣管及大血管形態(tài)、大小正常,間隙清晰,未見明顯腫大的淋巴結。左側胸壁可見類圓形混雜密度影,邊界清晰,增強掃描病灶呈不均勻強化,實性部分可見明顯強化,病灶大小約為28.2 mm×25.5 mm(圖2~3)。2013年11月病理檢查示:瘤細胞形態(tài)多樣,呈梭形、圓形,胞漿紅染,核仁不明顯,無異型,核分裂象少見,無出血,平均2個/10 HPF。病理診斷為良性間皮瘤?;颊咦詈笈R床診斷:良性胸膜間皮瘤。2014年2月復查胸部CT,未見明顯變化。
胸膜間皮瘤為胸膜的原發(fā)性腫瘤,臨床上胸膜間皮瘤主要分為局限型和彌漫型,前者通常有包膜包被,呈局限性生長,有良、惡性之分;后者是更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在臨床上大多惡性胸膜間皮瘤多指此種類型[2]。胸膜間皮瘤是來源于胸膜表面間皮細胞的少見原發(fā)腫瘤,可發(fā)生于臟層胸膜和壁層胸膜的任何部分,其中約有30%的局限型病變有惡性傾向,80%的腫瘤原發(fā)于臟層胸膜,20%發(fā)生于壁層胸膜[3]。良性胸膜間皮瘤又稱胸膜局限性纖維瘤及胸膜單發(fā)性纖維瘤。間皮瘤在病變發(fā)展不同時期具有不同表現(xiàn),大部分間皮瘤具有易導致誤診的外觀表現(xiàn),需要從放射學、病理學方面診斷。良性間皮瘤主要與惡性間皮瘤、早期周圍性肺癌(腫瘤侵犯到胸膜)鑒別診斷,鑒別要點如下。①臨床表現(xiàn):良性胸膜間皮瘤早期無明顯臨床表現(xiàn),往往于體檢時被發(fā)現(xiàn);當腫瘤較大時可出現(xiàn)咳嗽、胸痛。惡性胸膜間皮瘤多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熱等癥狀,血性胸水,增長迅速。經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無效。早期周圍性肺癌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②影像學診斷鑒別要點:CT診斷準確率高于X射線。良性胸膜間皮瘤肺CT表現(xiàn):腫瘤呈圓形或橢圓形,長軸與胸膜走向一致,可突向肺內,腫塊多<5 cm,腫瘤邊界清楚[4],與胸壁間直角或鈍角相交,CT平掃密度均勻,增強后均勻中度強化,這是由于腫瘤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以及密度較高的膠原蛋白;較大的病變,由于病變血供豐富,增強后不均勻強化,內可見多條迂曲血管影。腫塊與周圍組織間界面光滑,無淋巴結腫大或胸水。惡性胸膜間皮瘤CT顯示:胸內側呈彌漫性不規(guī)則胸膜增厚和突向胸腔內多發(fā)性結節(jié),呈波浪狀陰影。并發(fā)大量胸腔積液者,縱隔向對側移位,可見腫大淋巴結,增強后明顯不均勻強化。早期周圍性肺癌CT征象:實性結節(jié),可有空泡征,邊緣毛糙為常見征象,分葉征較多見,分葉之間可見血管征象。胸膜凹陷征象是腫瘤與胸膜之間的線型或三角型影像,在胸膜陷入的部位結節(jié)可形成明顯凹陷。CT增強多表現(xiàn)完全強化。③病理學鑒別要點:瘤組織共同的特征是組織結構復雜、細胞形態(tài)多樣。良性胸膜間皮瘤多為局限型,有包膜,切面結節(jié)狀、實性,灰白色,質韌而富有彈性。鏡檢:瘤細胞呈梭形、短梭形及圓形,胞漿紅染,核仁不明顯,良性SFT的瘤細胞無異型,核分裂象不多見,平均0~2感染/10 HPF,不典型SFT的瘤細胞輕度異型,核分裂2~4個/10 HPF;惡性胸膜間皮瘤從臟層胸膜生長,平板或肉莖狀,可帶有毛刺。鏡檢:瘤細胞異型明顯,核分裂4~10個/10 HPF,細胞稀疏區(qū)和密集區(qū)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較多,細胞間富有粗細不等瘢痕樣玻璃樣變性的膠原纖維,并有出血、壞死。目前認為,胸腔鏡是診斷胸膜間皮瘤最好的手段,診斷率達到98%[5]。免疫組化:腫瘤細胞保留肌成纖維細胞或成纖維細胞的表型:CK、EMA陰性,vimentin通常陽性,actin、desmin偶爾陽性,keratin陰性。Flint等報道,CD34表達陽性可與促纖維增生性惡性間皮瘤區(qū)別,且后者keratin呈陽性表達[6]。
圖1 胸部平片示左肺下野示一高密度影
圖2 CT平掃(肺窗)示左側胸壁可見邊界清晰,密度略不均勻
圖3 CT增強示病灶呈不均勻強化,實性部分可見明顯強化
周圍型肺癌病理特點:多為腺癌,起源于細支氣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分化較高,沿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長,可侵犯到胸膜,需與間皮瘤相鑒別。
良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常無自覺癥狀,病變初期變化不易被發(fā)現(xiàn),隨病情發(fā)展,有一定惡變率,故要對已確診病人定期復查,隨訪。
[1]張敦華.胸膜間皮瘤[M]//朱元玨.呼吸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312-1320.
[2]劉艷萍,李遠鵬.惡性胸膜間皮瘤研究新進展[J].臨床薈萃,2010,25(15):1378.
[3]張盼,王靜.胸膜間皮瘤的研究進展[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1):81.
[4]孫奧松,王順源.良惡性胸膜間皮瘤的CT鑒別診斷[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2):125.
[5]王小震,李寧,王綠化,等.惡性胸膜間皮瘤的臨床研究進展[J].癌癥進展,2006,4(1):20-25.
[6]劉彤華.診斷病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44-245.
2014-01-14)
1005-619X(2014)05-0471-02
10.13517/j.cnki.ccm.2014.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