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鑒賞古代詩歌是高中生必須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的一項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古代詩歌;詩家語;高考
鑒賞古代詩歌是高中生必須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它在高考新課標卷中的分值是11分,是學生容易失分的重災(zāi)區(qū),是廣大莘莘學子邁上通往大學的通衢坦途之前的崎嶇蜀道。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詩歌則是這門藝術(shù)的巔峰,因而讀詩首先就是理解它的語言。有些詩句通俗如話,有些詩句則晦澀難懂。由于受到字數(shù)、聲律等方面的限制,詩歌在遣詞造句上不同于散文,具有區(qū)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語言特征,也就是所謂的“詩家語”。準確解碼“詩家語”是鑒賞詩歌的基礎(chǔ),不可不留意焉。
詩歌有哪些語言特征呢?總結(jié)起來,大略有以下幾點:
1.改變詞性
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居多,例如:“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保ㄍ蹙S《送別》)“風老鷹雛,雨肥梅子?!保ㄖ馨顝稘M庭芳》)。“飲”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袄稀薄胺省苯砸孕稳菰~作動詞用,是說鶯雛已經(jīng)長成,梅子亦均結(jié)實,極其生動。
2.顛倒語序
①主語后置。例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保ㄍ蹙S《山居秋暝》)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浣女歸竹喧,漁舟下蓮動”。
②賓語前置。例如:“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保ǘ鸥Α对乱埂罚┱UZ序應(yīng)該是“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
③定語別置。例如:“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保ㄥX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憐新雨后竹,愛夕陽時山”。
④狀語后置。例如:“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保ɡ钌屉[《安定城樓》)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永憶江湖白發(fā)歸,欲回天地扁舟入”。
3.省略詞語
多省略人稱代詞、動詞、介詞和關(guān)聯(lián)詞,例如:“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保ǘ鸥Α堵靡箷鴳选罚┚渲惺÷粤吮碓虻慕樵~,補充出來應(yīng)該是:“名豈(因)文章著,官應(yīng)(以)老病休?!?/p>
4.習慣用語
有些詞語在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具有約定俗成的意義和用法,例如:“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保ㄍ醪端投派俑问裰荨罚昂雎劯韫耪{(diào),歸思欲沾巾。”(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沾巾”即流淚。“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保ǜ哌m《燕歌行》)“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白居易《長恨歌》)“煙塵”即戰(zhàn)爭?!伴L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車行》)“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杜甫《歲暮》)“敢”其實是不敢。
如此看來,“詩家語”并非“火星文”,只要掌握了以上總結(jié)的一般規(guī)律,就能準確解讀“詩家語”,而無蜀道之難。讀懂“詩家語”,就能夠克服對詩歌鑒賞題的畏懼心理,作答的時候就有章
可循了。
例如,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乙卷的詩歌鑒賞,閱讀材料是陸
游的《鵲橋仙》:“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钡谝粋€問題是“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酒徒一一取封侯”的意思很明確,“獨去作、江邊漁父”省略了主語“我”,只要補充出來就能答對。
再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的詩歌鑒賞,閱讀材料是梅堯臣的《送何遁山人歸蜀》:“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yīng)知已息機?!钡谝粋€問題是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名詞“綠”在這里活用作動詞,描繪出春風的活力將樹木變綠的動態(tài)美,展示了春天的生機。
參考文獻:
蕭滌非.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
作者簡介:李峰,男,碩士,就職學校:山西省運城學院附屬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