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來看,無論哪個階級,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記憶中,故事都是傳承歷史的重要媒介,是陳述歷史知識的主要途徑。歷史故事就是歷史教學的重要資源。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運用
歷史故事是傳承歷史的重要途徑,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資源?!肮适隆迸c“歷史”本身之間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們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二者緊密聯(lián)系。
1.歷史故事的運用,有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眾所周知,興趣是教學最好的老師,是主觀個體對客觀事物的主體傾向。它是促進學生主動走進課堂,參與教學的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濃淡,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歷史故事因為其自身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幽默活潑的語言,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只要教師合理加以利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科學地引導,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2.歷史故事的運用,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重難點
歷史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見證,其教學內(nèi)容具有歷史性、時序性,亙古不變。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課文的理解非常困難。而歷史故事則通過形象生動的語句,塑造新的教學情境,以性格鮮明的人物特點,打破歷史的陌生感,幫助學生重新理解,突破課本重難點。
3.歷史故事的運用,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有效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歷史故事的引入,學生對歷史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歷史資料和對書籍的分析、整理,把歷史故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再次進行整合、創(chuàng)造。
總之,歷史故事被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對教學本身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歷史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恰當?shù)亟梃b相應的歷史故事,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陳述,能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簡單的事物變得清晰。因為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娛樂性”,適當?shù)倪\用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走進課堂理解、識記。同時,通過歷史故事的運用,可以降低知識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德民.故事開發(fā):歷史學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6).
[2]王德民.故事選擇與意義生成:從張元先生講隋唐史說起[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9(05).
[3]何成剛,陳偉壁,沈為慧.“于非事實中覓出事實”:虛擬故事中“虛”與“實”的思考札記[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9(05).
[4]趙士祥.“神入”歷史人物的教學藝術:學習張元先生講隋唐史[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9(02).
作者簡介:陳吉,男,1984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武德中心校,研究方向:初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