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語言的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教學;人文素養(yǎng);提高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性質(zhì)”部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zhì),其中,就人文性作了如下具體的描述:人文性目標是非語言目標,包括智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內(nèi)涵,即學生通過語言學習,開闊知識視野,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英語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在學生知識的擴展和深入的同時,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
的責任。本文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結(jié)合教材,增加對英語背景文化的教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容。如果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英語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同時,應該融入文化背景的教學。因為文化背景的教學能拓寬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對所學語言的實際運用打下基礎。縱觀各地歷年的中考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純語法的試題在逐年減少,考查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語言運用的試題在增加。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既適應英語考試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必
要途徑。
1.文化的對比
教學中中西方文化的比較,能讓學生克服母語干擾,真正地用英語思考,將英語用“活”。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 school life Reading中的兩篇短文講述的是美國學生和英國學生的學校生活,在課文導入部分,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學校生活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閱讀完短文后,我會把中國、美國、英國學生的學校生活設置成表格,讓學生找出不同點,再請他們把每個學生的學校生活串起來口頭表達,既達到了復述課文的效果,又使他們在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印象。當然,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正確地對待兩個民族的差異,不能極端地否定一方,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教育學生在交際中正確地選擇符合對方文化標準的表達方式,以達到交際目的。
2.文化的體驗
體驗是一種心智活動,也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成功的體驗會萌發(fā)興趣,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大大增強求知效果?!墩n標》倡導一種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七年級上冊 Unit 5 Lets celebrate 講到萬圣節(jié) 的時候,我會預先讓學生把教室布置成萬圣節(jié)的氣氛,在講到“trick or treat”的時候,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來合作表演這個節(jié)目。在制作南瓜燈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先通過視頻演示這個過程,然后給學生分組來制作他們自己的南瓜燈,接著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并且用英語來講述制作的過程。學生在表演中能發(fā)揮特長,接受英語文化的熏陶,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
二、抓住契機,融入學生情感的教育
情感是影響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夠激發(fā)出濃厚的興趣,進而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教師注重積極的情感投入,既是人文關懷的客觀要求,更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必不可少的條件。教學過程中正確地把握情感教育,能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素質(zhì)。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積極情感的土壤,能讓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從而把這種感情延伸到英語這門學科中來,對英語學習保持高度的熱情和興趣。這種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能啟迪學生的智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達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2.挖掘教材中積極的情感因素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在選材上內(nèi)容豐富,都是反映學生本身及與家庭、社會的各種情感體驗,富有教育意義。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積極的情感因素,有目的地把它與學生被激活
的情感融合起來。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思想上也會受到熏陶。9A Unit 1 star sign 有很多涉及12個星座性格特點的單詞,我會設計些小卡片,讓學生把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單詞中英文配對,然后讓他們歸類,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把這些單詞按照褒貶來區(qū)分。在整個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單詞的含義外,也讓他們對這些單詞的感情色彩加深了印象。并且強調(diào)每個人都會有的缺點,我們要勇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盡最大努力來完善自己,這樣才會讓自己成長起來。
三、放眼未來,著眼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在課堂上不應只是個teller,而要做個guide。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要給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英語課堂上盡量放手讓學生去模仿、去表演、去思考、去想象;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通過舉辦英語文藝晚會、英語歌唱比賽、課本劇表演、制作英語海報、賀卡等方式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鼓勵、啟發(fā),產(chǎn)生聯(lián)想、靈感,增添創(chuàng)造意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善問,多問,并且尊重學生獨立的見解,鼓勵創(chuàng)新。
著名的英語教育專家許國璋在談英語學習方法時說過:“我教學生,從來不以教會幾句英語或教會一種本事為目標,而是要教怎樣做人,是英語教育:用英語來學習文化,認識世界,培養(yǎng)心智,而不是英語教學?!蔽覀円凶冇⒄Z教學為英語教育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授詞匯、語法或是閱讀技能,我們更要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形成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福寶.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語數(shù)外學習,2013(08).
[2]徐璟.提升初中學生英語文化背景意識的幾點教學建議.新校園·理論:上旬刊,2012(06).
作者單位:朱雪芳,女,1983年11月出生,本科?,F(xiàn)任江蘇省常熟市莫城中學英語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