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麥麥
摘要: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各種外界信息云集,新一代的孩子很容易盲目羨慕外國,而忽視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貫穿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新一代的孩子多了解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xiāng),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作為生物教學工作者,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
關鍵詞:生物教學;愛國主義;生物新課程標準;科學發(fā)展史
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生物新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也是中共中央宣傳部頒發(fā)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所以結合生物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生物教師必須承擔的長期而又緊迫的任務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在生物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生物科學發(fā)展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我們新課程教科書上有科學發(fā)展史,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在生物科學的發(fā)展中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向學生介紹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1981年我國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運核糖核酸,這兩項成果當時轟動了全世界。1989年我國也成功的誕生了試管嬰兒。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三系配套水稻新品種,為世界水稻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再如在學習“生物進化的古生物學證據(jù)”時,給學生介紹1996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中國科技工作者鄭重宣布,中華龍鳥才是鳥類真正的開始,它比始祖鳥還要久遠,因為我國生物科技工作者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發(fā)現(xiàn)拉中華龍鳥化石標本,對這一項新成果的講解,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近年來我國在生物工程,人體生命科學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展示了我國生物科學發(fā)展的良好前景,如在介紹“基因工程”時,我們可以告訴學生“花風管通道法”是我們國家科學家獨創(chuàng)的一種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并成功地培育出了抗蟲棉,1999年9月中國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測定人類基因組全部序列的1%,并與2000年4月末完成工作,使中國成為繼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個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參與國,也是參與這一計劃的唯一發(fā)展中國家,以上這些都屬于世界領先水平,是值得我們學生自豪的光輝業(yè)績,它將激勵著我們的莘莘學子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勤奮讀書,使他們將來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從而報效祖國。
二、利用我國豐富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生態(tài)學”中,可以介紹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從而孕育了極其豐富的物種,我國是世界上野生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世界高等植物有30余萬種,我國就有3萬多種,居世界第三,我國還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種最多的國家,我國陸棲脊椎動物占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種類的14%。還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之一,淡水魚也占世界魚類總數(shù)的1/10左右。此外還有許多世界特有的珍貴物種,如大熊貓、白暨豚、揚子鱷、銀杉、水杉、珙桐、鵝掌楸、大葉木蘭等。這樣使同學們?yōu)樽约旱淖鎳腥绱吮姸嗟恼滟F的資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
三、愛國主義教育與熱愛校園、熱愛家鄉(xiāng)相結合
校園、家鄉(xiāng)是小家,國家是大家,我們通過熱愛小家教育,最終實現(xiàn)熱愛祖國這個大家。在課余時間,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投入到大自然和社會懷抱中,去認識學校、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并把熱愛校園、熱愛家鄉(xiāng)之情與熱愛祖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如我們當?shù)赜小扒晁庎l(xiāng)”、“天下藥倉”和“西部藥都”之美稱,是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chǎn)區(qū)之一,被中國農(nóng)學會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xiāng)”等,我們要利用這些資源和優(yōu)勢,更好地為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建設服務,通過這些事實,堅定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信念。
當然我們也要給學生強調,雖然說自然資源比較豐富,但由于我們盲目地、不科學的開發(fā)利用,還由于我們?nèi)丝诨鶖?shù)巨大,對資源的需求量大,所以我們的人均占有資源量并不豐富,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再加上我們的科學發(fā)展還相對落后,所以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保護環(huán)境,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資源,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更好地回報祖國,服務祖國。這可以讓新一代的孩子產(chǎn)生保護環(huán)境,愛護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總之,作為教學一線的工作者,我們在教學中要盡量根據(jù)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加上我們的知識儲備,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我們的生物課堂中,讓我們的新一代能熱愛祖國,將來學有所用,服務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武;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教育;2000年05期.
[2]張鵬;在生物教學中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滲透;神州;2000年06x期:171.
[3]楊俊;生物學史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生物學教學;2001年第9期:9-10.
[4]蔡永清;在生物教學中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滲透;考試:教研版;2007年第2期.
[5]何慧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新課程.教研版;2010年第4期:99.
[6]李友華;生物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滲透;讀與寫(下旬);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