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初中生實施德育意義重大,能夠促進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為了確保德育的成效,必須滲透德育即生活的理念,將德育教學和生活細節(jié)結合起來。
關鍵詞:初中;德育;生活化
一、注重生活化內容的挖掘,讓德育教學回歸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德育的主要載體,該課程中包含了許多經典的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大多都蘊藏著生活化的因素。教師要善于由此及彼挖掘生活化的要素。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氛圍,這樣才能為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創(chuàng)造條件。此外,初中階段其他課程,如地理、歷史和語文等課程中的許多內容也蘊藏了德育要素,教師利用這部分課程中蘊藏的生活化德育要素,對學生進行間接的德育。
二、借助生活現(xiàn)象,進行德育滲透
德育的生活化依賴于生活現(xiàn)象,教師必須認真?zhèn)湔n,要積極尋找生活現(xiàn)象素材,在德育教學時,將這些生活現(xiàn)象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這種立足生活現(xiàn)象進行德育滲透的方法能夠克服傳統(tǒng)課堂教師照本宣科進行教學的弊端,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復雜的問題進一步簡單化。例如,在《做誠信的人》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拾金不昧的現(xiàn)象、引入生活中誠實守信的故事,通過這些生活化的現(xiàn)象,
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誠信,怎樣才能做到守信,做一個誠信的人的重要性。
三、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感悟德育
社會實踐活動是德育教學生活化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認識社會,能夠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重塑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根據德育課的內容,選擇相對應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到養(yǎng)老院進行表演活動,陪伴孤寡老人,讓他們懂得尊敬老人、懂得孝的含義,組織他們到街上做衛(wèi)生護衛(wèi),讓他們了解社會公德。組織他們參與各種社區(qū)服務活動中,讓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價值觀。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德育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意義非凡,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探尋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確保德育生活化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鄭元軍.淺析初中生德育教育生活化.新課程,2007
(07).
作者簡介:全開衡,男,1976年8月出生,大專,就職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qū)陽湖坪鎮(zhèn)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歷史。
編輯 魯翠紅